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瑞泉

作品数:119 被引量:382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4篇哲学宗教
  • 17篇文化科学
  • 12篇政治法律
  • 11篇历史地理
  • 10篇社会学
  • 4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0篇哲学
  • 18篇主义
  • 14篇观念史
  • 13篇儒家
  • 12篇中国哲学
  • 12篇文化
  • 10篇社会
  • 8篇思潮
  • 7篇新儒家
  • 7篇儒学
  • 6篇熊十力
  • 6篇学术
  • 6篇意志论
  • 6篇知识分子
  • 6篇自由意志
  • 5篇直觉
  • 5篇秩序
  • 5篇儒学复兴
  • 5篇思想史
  • 5篇文明

机构

  • 115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美国加州大学
  • 1篇美国夏威夷大...
  • 1篇布鲁塞尔自由...
  • 1篇杜克大学

作者

  • 115篇高瑞泉
  • 2篇许纪霖
  • 1篇罗岗
  • 1篇胡伟
  • 1篇葛兆光
  • 1篇雷启立
  • 1篇刘康
  • 1篇倪文尖
  • 1篇戴锦华
  • 1篇文军
  • 1篇刘擎
  • 1篇瞿骏
  • 1篇蔡翔
  • 1篇孙抱弘
  • 1篇汪晖
  • 1篇成中英
  • 1篇吴晓番
  • 1篇顾卫民
  • 1篇何雪松
  • 1篇吕新雨

传媒

  • 15篇华东师范大学...
  • 13篇探索与争鸣
  • 11篇学术月刊
  • 6篇天津社会科学
  • 5篇哲学研究
  • 5篇杭州师范学院...
  • 4篇江苏社会科学
  • 4篇社会科学
  • 3篇学术界
  • 3篇社会科学文摘
  • 3篇哲学分析
  • 2篇开放时代
  • 2篇浙江社会科学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历史教学问题
  • 2篇毛泽东邓小平...
  • 2篇中共宁波市委...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天涯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克思主义者对“科玄论战”的二度超越被引量:2
1991年
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科玄论战"有一层特殊的意义.这不仅指20年代马克思主义者超越论战之两造,介绍了唯物史观的历史决定论原理,而且指30年代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探索,在更深刻更正确地回答那次论战所提出的哲学问题的同时,弥补了以往对唯物史观理解的缺陷,特别是扬弃了机械决定论的倾向,由此构成对"科玄论战"的二度超越,留给当代马克思主义者一笔值得珍视的哲学遗产.
高瑞泉
关键词:意志自由自由意志唯意志论社会历史科玄论战
平等:和谐社会的必要价值被引量:13
2005年
只有现代社会才把平等看作达到社会和谐的必要价值。随着现代化的浪潮,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平等”作为人类的基本权利写进自己的宪章,但是贫富差距却成为当今世界越来越严重的问题。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所经历的深刻革命,某种意义上是“平等”价值的胜利。十分明显,我们并没有因为抛弃了平均主义、发展了市场经济就自动地一劳永逸地从理论上解决了平等问题,而毋宁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进展,平等问题将更严峻地等待我们。20世纪的历史表明,正是平等尤其是经济平等的理想,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作为现代社会的价值要素,“平等”的理论应该将形上与形下的沟通。要建设一个和谐社会,除了其他要素以外,全面实现政治平等和社会平等固然是必要的前提,但逐步切实地实现经济平等才能给和谐社会奠定长治久安的基础。
高瑞泉
关键词:社会主义运动经济平等社会现代化平均主义社会平等政治平等
“贞信”在现代道德中的价值
2007年
为了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增进公民道德;它不应该用高调的道德理想主义来规范,而应该切实地从基本公德开始。其中的一个要件,就是“贞信”。即做人有原则,而又言行一致。缺乏“贞信”是当代中国的道德困境之一。“贞信”与礼俗社会中的“信德”有联系,也有区别:它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平等关系中建立社会合作的基础。“贞信”是自律的道德,表达了人们过有尊严的生活的内在要求。
高瑞泉
关键词:道德现代社会
勾通功利主义与德性论的尝试——评梁启超的“道德革命”理论
1991年
本世纪初,中国思想界的旗手梁启超曾经提出过颇为惊世骇俗的“道德革命”口号。他一反改良派视道德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般永恒神圣的观点,提出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德也当不断新陈代谢。他以历史学家的敏锐洞见了道德转换期的时代特征:传统的旧道德已不足以维系人心,程朱理学教义的式微已成定势;
高瑞泉
关键词:功利主义德性论哲学思想
释“观念”
2022年
通常认为观念史研究的“观念”一词“来自西洋、路过日本”,但是将“观念”视为西文idea之译词,本身蕴含了源自英国经验论和柏拉图主义的歧义,由此导致中国哲学家在语用中产生了分歧。进一步的探究发现,以“观念”来迻译idea,并非日本译者的发明,当初乃佛经翻译之产品;佛学“观念”作为一个译词,“观”和“念”各有其梵文之本,该术语意指观察思念真理及佛体,由此遥契智慧之域。且先人选择汉字“观”迻译梵文Vipasyana(毘婆舍那),是因为先秦哲学经典中,“观”已有超出观看外物而感知之意,指示了通达理性之知乃至形上智慧的方式。“观念”一词经过“梵—汉”和“汉—西”两层迻译,发生了意义的位移,观念史研究也因而有不同的层次和向度。
高瑞泉
略论近代中日哲学的相关性
1993年
19世纪中叶,中日两国在十分接近的时刻相继开启了各自的近代史历程。在此之前,中国古代哲学基本上是在封闭的系统中独自创造发展起来的,除了汉唐以降因印度佛教的传播与刺激,没有受到外来哲学的认真挑战。在哲学方面,日本民族显示出与在其他方面同样的特别善于摄取外来文化的特点。虽然中江兆民曾经说过,“我们日本没有哲学”,但是中国的儒学很早即已传入日本,中国佛学各宗如天台、华严、禅、净土以及法相唯识之学也纷纷在日本广为传播,特别是禅宗,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12世纪起。
高瑞泉
关键词: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章太炎中国近代哲学日本哲学
论《庄子》“物无贵贱”说之双重意蕴被引量:3
2010年
《庄子》一书内在地包含着的政治批评和哲学创造双重意蕴,并非互相分离的两个不同向度。其"物无贵贱"说提供了理解这一内在关系的文本。就思想的秩序而言,庄子对于以"贵贱"对立呈现的等级制度的抗议,优先于认识论的"是非"之辩;而通过后者所达到的境界,为解构"贵贱"对立开启了来自主体的可能性。但其实现,尚需要将对"贵贱"的解构,从认识活动转变为实践活动。以农业经济为基础、通过血缘纽带组织起来的宗法社会,不可能超越"人的依赖"关系,不可能出现类似现代平等的社会理想。因此,庄子"物无贵贱"说,虽然也保留着微弱的乌托邦倾向,但其主流不是通过"齐其不齐"去改变客观世界,而是改变主观世界,进达"不齐而齐"。即一方面抑制物质欲望和追逐名利地位的冲动,修养以改变自身;另一方面通过创造活动,将"物无贵贱"发展为诗性表达的系统理论。前者是道德,进一步通达生死智慧,所以又接通宗教;后者是哲学,借助"寓言、重言和卮言"等诸种修辞方式的交错,开启如何"以道观之"的前景。庄子学的历史为研究中国古代"人的相同性"理论为何没有发展出权利平等的观念,提供了一个重要案例。
高瑞泉
关键词:庄子
近代价值观变革与晚清知识分子被引量:16
2004年
近代中国发生的价值观变革 ,在观念系统围绕着“天人”、“群己”、“义利” (“理欲”)等对范畴的争论而展开的过程 ,与社会生活中传统的知识阶层向现代型知识分子的转变有密切的关系。晚清社会 ,从龚自珍开始 ,传统士大夫中的异端、“条约口岸知识分子”、留学生和新式学校出身的知识者 ,先后成为价值观变革的主力。随着传统文人集团的分化和价值观念的新陈代谢 ,士大夫没落和消失了 。
高瑞泉
关键词:晚清时期知识分子士大夫阶层思想史义利之辩
现代性批评在中国的兴起与走向——近30年中国知识分子思想倾向的转变
2006年
中国人对现代性的态度经历了从学习型现代性到反省型现代性的转变。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到整个80年代,我们仍然处在强烈的现代性追求之中,90年代以后则变为对现代性的批评。中国人对现代性的批判现在有可能转变为内在的批判,它首先是对我们自己的现代文化的批评,是现代性的自我反省。这种反省,当然与对具有高度扩张性的西方现代性的批评,以及对全球化过程的反省构成一种互动的关系,但它更多的应该与当代中国问题和中国经济有着深刻的关联。
高瑞泉
关键词:知识分子
论梁启超的理想人格:《新民说》重读被引量:1
2024年
在“道德革命”的旗帜下,梁启超的《新民说》表达了“新民之道”的多项意谓。该书以明确的历史意识和高度的方法论自觉为前提,以建设“公德”为契机,以“利群”为道德之总纲来平衡公德与私德,目标是造就与现代民族国家相应的“新民”。解读《新民说》,不宜纠缠于表述之欠周延甚或前后扞格,而可悬置系统哲学的框架,以观念史的方式钩玄提要。“新民”的历史形态是由“臣民”变为“国民”或“人民”,在道德界则应超出“私德”扩展“公德”。真正把握其“公德”观念,需要对“德”有逸出一般行为规范的界定,明确其包含“品性”“德行”和“行动”及其“力量”之复合意义;在此基础上会看清梁启超所谓“公德”实际上包含了一个观念群,它们由五对相反相成的观念绾合而成,涉及到形上学、伦理学、社会学和政治学诸学科,对它们作辩证综合方才能描绘出梁启超心目中的新型理想人格,汲取其对于我们今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积极意义。
高瑞泉
关键词:公德理想人格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