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松芝
- 作品数:29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食管癌的18F-FDG PET/CT显像的临床应用探讨
- 2011年
-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在食管癌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经证实的24例食管癌患者进行18F-FDGPET/CT扫描。结果 24例食管癌患者中,18F-FDGPET/CT图像检测出全部患者,灵敏度100.00%。结论 18F-FDGPET/CT显像对食管癌及局部淋巴结和远处组织器官转移的检出是一种灵敏的方法,对食管癌的术前分期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骆松芝于宏颖史立强
- 关键词:食管癌18F-FDG
- PET/CT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诊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肺癌诊断及临床分期的作用。方法对临床40例肺癌患者进行18F-FDG PET/CT显像,检查结果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18F-FDG PET/CT极大地提高了诊断效能及准确性,可用于肺癌临床分期、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结论 18F-FDG PET/CT对肺癌诊断及分期有较高临床价值。
- 骆松芝于宏颖史立强
- 关键词:18F-FDGPET/CT肺癌诊疗
- ^(18)F-FDG-PET-CT头颈部生理及病理性摄取鉴别的临床研究
- 2011年
- 目的为头颈部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2年内进行的PET-CT检查,选取临床怀疑或确诊肿瘤的1020例患者的PET及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将特定条件下出现的正常生理性摄取定义为不常见的生理性摄取。本组中共发现头颈部少见生理性摄取25例,占例2.4%。结论 PET-CT让PET和CT影像融合在一起,对于生理性的变异与非肿瘤病灶显像的鉴别有重要的作用。
- 马焱鑫王冬梅骆松芝何苍龙
- 关键词:PET-CT头颈部肿瘤
- PET/CT联合多排螺旋CT肝脏多期增强扫描对鉴别肝脏肿瘤的意义研究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PET/CT联合多排螺旋CT肝脏多期增强扫描对鉴别肝脏肿瘤的意义研究。方法:选取在我科室进行肝脏肿瘤诊断检查的62例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选取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参与调查的病人进行常规18F-FDG PET/CT检查以及三期增强扫描。对比与分析常规18F-FDG PET/CT检查结果与三期增强扫描结果。结果:18F-FDG PET/CT检查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的检出率和增强CT扫描检出率相比较低,两组差异明显,P=0.0000;血管瘤敏感度为88.6%;局灶结节性增长敏感度为84.9%。结论:18F-FDG PET/CT检查在肝脏肿瘤检查中,采取联合增强CT扫描多期成像的检出方式,可有效的提升肝脏肿瘤性质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 何志伟杨乐崔国金史立强骆松芝王冬梅牛芳马焱鑫
- 关键词:肝脏肿瘤PET/CT
- 肾动态显像在肾功能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通过核素肾动态显像,观察肾脏功能,探讨其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意义。方法对肾功能衰竭患者36例做肾动态显像。结果 36例患者诊断成功率100%。结论肾动态显像是目前唯一无创性分肾功能检查方法,简单灵敏,可用于各种疾病的肾功能判断,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骆松芝史立强王冬梅
-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放射性核素显像
- FDG-PET/CT诊断恶性肿瘤临床应用
- 2011年
- 恶性肿瘤发生作为以细胞异常过度增生为基础的病理过程,其向周围组织浸润性生长和远处组织脏器转移的特性,使其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FDG-PET/CT可以通过早期发现恶性肿瘤来提高恶性肿瘤的生存期及治愈率,提供准确的恶性肿瘤的分期以及时了解病变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为临床治疗提供最优化的治疗指导方案。
- 杜雯骆松芝王冬梅何苍龙崔国金史立强
- 关键词:FDG-PET/CT恶性肿瘤
- 肺癌的PET/CT表现及诊断价值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肺癌的PET/CT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后经证实的肺癌患者60例,18F-FDGPET/CT显像后,判断病灶良恶性。结果 PET在肺癌的胸内T、N分期诊断中的准确性高于CT,荟萃分析显示其敏感性85%、特异性90%,均高于CT(P<0.001)。CT检查淋巴结肿大者,PET的敏感性100%、特异性78%,而CT检查淋巴结正常者,PET的敏感性82%、特异性93%。结论 PET或PET/CT技术的应用在某些方面弥补了其他影像技术的不足,为诊断肿瘤最有价值的非侵入性的影像技术。
- 骆松芝史立强梁冬梅
- 关键词:PETCT肺癌18F-FDG
- CT在颅脑肿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在对颅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之中应用CT诊断的方式,并对其临床应用的价值进行观察并分析。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诊断的颅脑肿瘤患者共计352例,在征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调查与分析。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我院常规的CT诊断方式,观察组则首先对临床诊断之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之后再对患者进行临床CT的诊断,由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诊断,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CT的检出率达到了97.73%,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4.09%,其差异具有着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对颅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之中,CT检查的方法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对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准确的定量与定位,若能够在诊断之前对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能够有效地提高CT诊断在临床之中能够获得的效果。
- 杨乐骆松芝史立强崔国金
- 关键词:CT颅脑肿瘤检出率
- 心尖球囊样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09年
- 于宏颖骆松芝黄冬岩黎辉
- 关键词:心尖球囊样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 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用于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在恶性胸膜问皮瘤(MPM)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12例临床疑诊MPM患者的pet-ct显像资料,测量病灶的SUV结果。最后由病理检查及临床随访证实。结果经病理检查机临床随访结果证实MPM9侧,良性胸膜病变2例,肺癌1例。结论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对于MPM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骆松芝
- 关键词:胸膜肿瘤脱氧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