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晓龙

作品数:102 被引量:1,907H指数:26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33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4篇经济管理
  • 5篇电子电信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社会学
  • 2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9篇旅游
  • 16篇城市
  • 10篇城市旅游
  • 7篇网络
  • 6篇旅游业
  • 6篇复合材料
  • 6篇SUB
  • 6篇复合材
  • 5篇数据包络
  • 5篇数据包络分析
  • 5篇乡村
  • 5篇旅游地
  • 5篇空间结构
  • 5篇包络分析
  • 4篇影响因素
  • 4篇中国主要城市
  • 4篇区域旅游
  • 4篇热反应
  • 4篇旅游产品
  • 4篇旅游发展

机构

  • 49篇西北大学
  • 27篇南开大学
  • 19篇中山大学
  • 13篇北京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9篇青岛大学
  • 5篇喀什大学
  • 4篇莆田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石油化工...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山东大学(威...
  • 1篇中铁四川生态...

作者

  • 102篇马晓龙
  • 27篇赵武
  • 15篇张志勇
  • 13篇贠江妮
  • 12篇翟春雪
  • 10篇杨新军
  • 10篇李强
  • 10篇闫军锋
  • 7篇吴必虎
  • 6篇保继刚
  • 6篇张鹏
  • 6篇张涵
  • 5篇王雪文
  • 5篇陈田
  • 4篇邓周虎
  • 4篇黄金火
  • 4篇李维维
  • 3篇洪瑞江
  • 3篇虞虎
  • 3篇赵荣

传媒

  • 10篇人文地理
  • 6篇地理与地理信...
  • 5篇地理研究
  • 5篇旅游学刊
  • 3篇旅游科学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西北大学学报...
  • 2篇小城镇建设
  • 2篇地域研究与开...
  • 2篇经济地理
  • 2篇城市规划
  • 2篇地理科学
  • 2篇西部论坛(陕...
  • 2篇旅游论坛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未来与发展
  • 1篇商业经济与管...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8篇2023
  • 4篇2022
  • 12篇2021
  • 12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10篇2005
  • 12篇2004
  • 5篇2003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对生物炭-Ni@C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一种对生物炭‑Ni@C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将Ni(NO<Sub>3</Sub>)<Sub>2</Sub>·6H<Sub>2</Sub>O、PVP和C<Sub>6</Sub>H<Sub>...
赵武黄宁宁孙玉书王士铖张鹏赵薪雅陈启晨李强闫军锋翟春雪贠江妮马晓龙
中国及周边国家出境旅游市场互动格局动态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研究国家间出境旅游市场作用关系是经略周边的重要手段,对国家战略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位于亚太地区的22个国家,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1995年、2005年、2017年数据为基础,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各国在出境旅游市场互动中的特征变迁进行刻画。结果显示:23年来,中国及周边国家的整体互动水平不断提升。时间截面上,各国的国际地位两级分化;动态性角度,市场引领者经历由印度到中国,再到俄罗斯等四国的转变。中国的国际地位先上升后下降。研究认为,中国的地位上升是经济发展和出境政策宽松化的结果;而地位下降是出境客流集中、缺乏广泛交流所导致。因此,合理引导出境旅游客流分配,对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具有深远意义。
马晓龙陈泠静魏楠张丽甜
关键词:出境旅游
西安旅游区旅游流空间结构研究被引量:99
2004年
把握旅游流运动规律有利于区域旅游产品开发方向的确定和线路合理组织。该文运用行为地理学相关概念和理论 ,采用实证分析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 ,对西安旅游区入境旅游流流动规律和空间结构进行了刻画和测度。结果显示 ,研究区内旅游流空间结构较不均衡 ,基尼系数高达 0 38,游客对东线旅游产品往往表现出明显的整体偏好。
马晓龙吴必虎
关键词:旅游区旅游流空间结构
消费需求与国内旅游消费需求的周期性波动同步吗——基于MS-VAR模型时变特征的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系统把握消费需求与国内旅游消费需求的周期运行规律与联动机制,是提升我国消费需求与旅游消费需求的协同增长水平、促进需求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文章基于宏观动态演进视角,构建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通过变量协整分析、模型拟合、周期阶段划分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动态计量分析过程探究二者周期联动规律。结果证实,消费需求与国内旅游消费需求的周期波动具有同步性,且这一关系形式实则是消费需求周期波动引发旅游消费需求同步变动的结果。文章认为,二者周期同步变动本质上是经济转型过程中,消费结构根据实际购买力水平和消费倾向,不断变更总体消费规模和服务型消费比重,以实现整体消费与局部支出协同增长的自组织与他组织过程。增强二者协同增长水平和推动消费结构优化转型,则需要产业政策与消费政策的共同调节和适时引导。
李维维虞虎虞虎王新歌
关键词:旅游消费需求MS-VAR模型
基于DEA的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使用效率评价被引量:89
2009年
风景名胜区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和产品形态,对其绩效进行评价有利于区域旅游发展制定更合理的资源利用政策。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空间对比分析方法,对136个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使用效率进行了计算和空间特征刻画。结果表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使用效率普遍偏低,且多数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在总效率的分解效率中,利用效率较高,而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则较低;规模效率是影响总效率、并导致总效率普遍偏低的最重要因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沿云南-贵州-湖南-安徽-浙江(江苏)等省份形成了一条东西向的高效率分布带,该分布带的形成与这些省份旅游资源丰度较大、风景名胜区与各类型旅游资源之间不断产生互补和替代作用密切相关。文章最后探讨了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资源使用效率提高的实际应用途径。
马晓龙保继刚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使用效率
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的区域差异与空间格局被引量:131
2010年
追求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是城市旅游发展的目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05年58个中国主要城市的旅游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城市的旅游效率水平明显高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解效率中,规模效率的差距较大,而技术效率和利用效率的差距则较小,高效率城市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规模效率是影响总效率的直接原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导致不同城市资源投入水平差异,并最终导致规模效率空间差异和总效率空间差异的根本原因。文章最后讨论了提高不同地理空间上城市旅游效率的建议。
马晓龙保继刚
关键词:旅游效率数据包络分析影响因素
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问题及进展被引量:53
2005年
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入手 ,介绍了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主要问题和进展 ,包括自然区保护、区域经济发展、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主办社区、旅游业和游客等 6个方面。针对国内生态旅游研究中存在问题 ,从方法、广度、深度和层次 4个角度 ,提出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的具体思路和方向。
黄金火杨新军马晓龙
关键词:生态旅游自然保护
城市旅游综合体生命周期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以西安曲江为例被引量:3
2020年
城市旅游综合体是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系统,其生命周期特征及形成机制是构建城市长效发展动力的重要决策基础。以历时性游客接待数据为基础,结合Logistic分级模型,在对西安曲江城市旅游综合体的成长过程及趋势进行模拟的基础上,揭示其旅游地生命周期特征及形成机制。结果显示,曲江城市旅游综合体并没有经历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所描述的探查和参与阶段,而是直接进入发展阶段;在经历了近10年的快速发展阶段后,其以2009年为拐点进入巩固阶段,并于2018年达到游客接待量的最大值,之后将进入停滞阶段。研究认为,作为一种新兴旅游目的地形态,城市旅游综合体与自然增长型旅游地的成长机制明显不同,即在行政力量主导的非市场因素作用下,以“经营城市”为核心理念寻求土地综合开发价值、以土地收益推动城市发展和休闲产业体系构建,是城市旅游综合体生命周期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
马晓龙李维维陈泠静
关键词:生命周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中国旅游地理研究:在他乡与故乡之间被引量:39
2017年
旅游地理学已经成为地理学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也是地理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分支学科之一。随着旅游地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人文地理研究"文化转向"与"社会转向"的大背景下,旅游地理研究的"地理味"似乎越来越少,甚至被批评为"去地理化""在奔往他乡的路上忘了故乡"。在此背景下,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于2016年12月在广州中山大学进行研讨,反思与总结旅游地理过去30年的研究问题与学术贡献、学科特征以及如何实现代际转向。结论认为:(1)旅游地理学并未真正远离故乡,只是地理学本身在发展与变化,旅游地理学要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地理学的发展;(2)旅游地理学的核心特征是包容与综合,不仅要有逻辑实证主义,还要有结构主义、人文主义等范式,其核心研究问题应该是流动性、空间尺度转换与人地关系;(3)旅游地理学者的代际转向已经不可避免,在学者们师承传递的背景下,旅游地理学出现了研究问题、学科认知和理论认知的转型,旅游地理学应该建立引领性问题体系,采取"合纵连横"的策略来壮大学术共同体。
保继刚张捷徐红罡章锦河陈田张国友陆林黄震方翁时秀孙九霞罗秋菊钟林生马晓龙张宏磊白凯李山韩国圣张朝枝
关键词:知识溢出学科特征
资源型小城镇旅游发展模式与战略—临潼区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马晓龙黎筱筱
关键词:小城镇旅游资源型旅游地理学世界遗产地计量地理学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