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春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预适应
  • 3篇缺血
  • 3篇缺血预适应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动脉支架
  • 1篇眩晕
  • 1篇眩晕患者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危险因素
  • 1篇血管狭窄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聚集
  • 1篇药物治疗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肢体
  • 1篇肢体缺血

机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胜利石油管理...

作者

  • 6篇马春
  • 4篇罗玉敏
  • 4篇吉训明
  • 3篇李淑婷
  • 1篇张树雷
  • 1篇田耕
  • 1篇华扬
  • 1篇郑向君
  • 1篇刘向荣
  • 1篇古训明
  • 1篇陈健
  • 1篇王莹
  • 1篇焦卫平

传媒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国医院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年份

  • 4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门诊医疗服务能力调查可行性分析及对就诊流程改进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通过对科室工作人员的抽样调查,发现工作规律、就诊高峰与窗口关系、窗口接待能力等,为流程再造和改善诊疗操作规程提供依据。根据统计医院在挂号、收费、取药三个环节的总接待容量基本可满足需要,但仍有明显的排队问题,主要和就诊时段分布不均有关系。解决这种瞬时压力,可以从疏导高峰时段患者流量、增加服务量及操作标准化几个方面探索方案。
田耕吉训明焦卫平张树雷王莹马春郑向君
关键词:门诊服务就诊流程
阿尔伯塔省卒中策略——急性卒中的急诊处理(节选)
2010年
时间就是大脑(生命)。卒中是急症,卒中患者应在急诊室进行分诊。(1)所有高级和初级卒中中心最佳实践指南神经血管影像[1h内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通知立即进行]。
马春王春育
关键词:卒中急诊处理
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治疗基底动脉支架术后残余眩晕患者一例被引量:6
2011年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4岁,因“突出眩晕伴左侧肢体麻木无力12h”于外院就诊。2008年11月30日收入我院。入院体检:意识清楚,双眼各向运动充分,无眼震,
马春李淑婷罗玉敏陈健刘向荣古训明
关键词:缺血预适应术后残余动脉支架眩晕基底
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辅助二级预防药物治疗高度狭窄或闭塞性脑血管病临床干预的短期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对脑血管高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共纳入16例脑动脉高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随机纳入到预适应组和药物组,每组各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规范卒中二级预防治疗;预适应组同时辅助短暂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治疗,疗程半年。观察两组患者脑缺血事件发生率、症状改善率、mRS评分以及颈动脉超声和TCD的结果,并检测血清cAMP、HIF-1α和VEGF。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脑缺血事件;预适应组症状改善率87.5%,药物组62.5%,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管狭窄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预适应组治疗后血清cAMP的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5.8±2.2 vs 8.9±2.7nmol/L,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物组治疗前后血清cAMP的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两组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在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可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症状,其作用可能与血清cAMP增高有关。
马春李淑婷吉训明罗玉敏
关键词:肢体缺血预适应脑血管狭窄
短暂肢体缺血预适应对远隔组织器官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1年
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自1986年首次发现后,短短二十余年问,大量动物实验不断推动该研究向前发展。在此基础上,缺血后适应,远程缺血预适应或后适应,肢体远程缺血预适应或后适应以及药物预适应等新概念不断涌现。
马春罗玉敏吉训明
关键词:缺血预适应再灌注损伤
颅内与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血管危险因素的差异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颅内与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常见血管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选择诊断颅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235例,根据病变血管部位分为单纯颅外组111例,单纯颅内组97例及混合组27例。回顾分析3组患者常见血管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单纯颅外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混合组和单纯颅内组(P<0.05,P<0.01),高脂血症比例和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单纯颅内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单纯颅内组(P<0.05)。混合组糖尿病比例和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单纯颅内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尿酸是男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内与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血管危险因素存在差异。
马春李淑婷华扬罗玉敏吉训明
关键词:颅内动脉疾病颈动脉狭窄血小板聚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