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少年
  • 1篇生长激素
  • 1篇生长激素水平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患者
  • 1篇青少年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患者
  • 1篇卒中
  • 1篇卒中一级预防
  • 1篇激素
  • 1篇激素水平
  • 1篇鞍区
  • 1篇2型糖尿
  • 1篇2型糖尿病
  • 1篇2型糖尿病患...
  • 1篇病患
  • 1篇垂体
  • 1篇垂体催乳素

机构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马于堃
  • 3篇郭莹
  • 3篇李征
  • 3篇钟历勇
  • 2篇张春芳
  • 1篇李小荣
  • 1篇范虹
  • 1篇刘洪宇
  • 1篇徐剑

传媒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鞍区肿瘤患者手术后生长激素水平的临床观察
张春芳粱丹郭莹李征马于堃钟历勇
2型糖尿病患者卒中一级预防的现况调查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前及住院期间卒中各危险因素的干预状况,发现临床实践与证据之间的差距,提高临床医生对卒中一级预防的认识,指导今后的临床治疗。方法本调查为横断面调查研究,回顾性调查167例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前及住院期间对卒中主要危险因素的干预情况。结果被调查的患者中,入院前有46.7%的患者有高血压;36.0%的患者有吸烟史;19.8%的患者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0.6%的患者有心房颤动;23.4%的患者有脂代谢异常。出院前有56.9%的患者被诊断高血压;81.4%的患者存在脂代谢异常。入院前与出院前对血压的药物干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5.6%及80.0%,P>0.05);入院前后的降脂治疗(分别为25.6%及69.1%,P<0.01)及降糖治疗(分别为82.0%及97.6%,P<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院前对危险因素干预的达标率较低,应加强2型糖尿病患者及临床医生对卒中一级预防的认识,提高卒中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干预率。
李征郭莹马于堃刘洪宇李小荣钟历勇
关键词:卒中
13例青少年起病的男性垂体催乳素瘤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男性青少年催乳素瘤的临床特点、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青少年男性催乳素瘤患者临床表现及疗效。结果(1)男性青少年催乳素瘤以大腺瘤为主。头痛和第二性征发育障碍常见,但较少引起生长停滞。(2)溴隐亭治疗安全有效,与手术相比,可以保护垂体前叶功能,改善第二性征发育。结论男性青少年催乳素瘤采用溴隐亭治疗较手术更为可取,必要时,联合治疗有助于缓解病情。
徐剑钟历勇张春芳范虹李征郭莹马于堃
关键词:青少年催乳素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