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福涛

作品数:7 被引量:126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铁素
  • 3篇铁素体
  • 3篇铁素体区
  • 3篇热轧
  • 2篇深冲
  • 2篇深冲性
  • 2篇深冲性能
  • 2篇铁素体区热轧
  • 2篇铁素体区轧制
  • 2篇无间隙原子钢
  • 2篇析出物
  • 2篇TI-IF钢
  • 1篇低碳钢
  • 1篇电子探针
  • 1篇压边
  • 1篇压边力
  • 1篇冶金因素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圆锥形件
  • 1篇塑性

机构

  • 7篇山东大学
  • 2篇山东建筑工程...

作者

  • 7篇韩福涛
  • 6篇王作成
  • 5篇景财年
  • 3篇张文平
  • 2篇衣彦宏
  • 1篇郭卫民
  • 1篇崔国涛

传媒

  • 3篇金属热处理
  • 1篇特殊钢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塑性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6
  • 2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IF钢中的析出物被引量:19
2005年
概述了不同 IF 钢中析出物的种类、特征和析出规律,介绍了不同元素对析出物种类和析出过程的影响,轧制和退火过程中析出物演变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析出物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景财年王作成韩福涛
关键词:析出物IF钢退火过程
铁素体区热轧Ti-IF钢的组织和性能被引量:1
2006年
试验研究了含0.007%磷的普通Ti-IF(无间隙原子)钢(0.0045%C-0.07%Ti)和含0.080%磷的高强度Ti-IF钢(0.0052%C-0.08%Ti)24mm板在800~680℃铁素体区经4道次热轧成3mm板,再经750℃3h退火后的组织、二相粒子和机械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普通Ti-IF钢的拉伸强度为270MPa。延伸率为45%,塑性应变比r值1.309,高强度Ti-IF钢的拉伸强度为315MPa,延伸率44%,r值1.098。两钢板为再结晶铁素体组织,钢板中心组织较边部粗大,但在高强度Ti-IF钢中有FeTiP二相粒子析出。
景财年王作成韩福涛张文平衣彦宏
关键词:TI-IF钢铁素体区轧制二相粒子
圆锥形件变压边力拉深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7
2006年
进行了板料的恒压边力和变压边力拉深实验,分析了变压边力拉深工艺对板料拉深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不同压边力模式下圆锥形件壁厚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变压边力拉深工艺能够极大提高板料的极限拉深高度。
王作成韩福涛崔国涛
关键词:拉深工艺变压边力
铁素体区轧制对超低碳钢和无间隙原子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本文研究了铁素体区轧制工艺条件对超低碳(ULC)钢和钛处理的无间隙原子(Ti-IF)钢组织和性能,特别是对深冲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Ti-IF钢中的析出物。结果表明,润滑条件对Ti-IF钢的塑性应变比(r)值和深冲性能影响显著,但对ULC钢的r值影响很小。随铁素体区轧制温度的降低,Ti-IF钢的深冲性能得到提高,但ULC钢即使在铁素体区低温轧制其r值仍小于1,深冲性能较差。
韩福涛王作成景财年张文平郭卫民
关键词:铁素体区轧制深冲性能
冶金因素对热轧深冲无间隙原子(IF)钢板组织性能影响的研究
无间隙原子(IF)钢作为最新一代冲压用钢,具有十分优异的深冲性能和非时效性,被广泛用作汽车板等冲压件的原料。其传统生产工艺需经连铸-热轧-冷轧-退火等多道工序,工艺比较复杂,成本较高。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简化深冲钢的...
韩福涛
关键词:无间隙原子钢铁素体区热轧冶金因素深冲性能
热轧Ti-IF钢析出物的研究被引量:23
2006年
Ti-IF钢经铁素体区热轧、退火后,用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研究了析出物的尺寸、形貌、分布等特征和析出方式。讨论了析出物的析出机制和脱氧产物对析出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素体区轧制与传统轧制方式的析出物相同;析出物多在晶内析出,少量在晶界上析出,析出方式以单独析出为主,存在TiN-TiC和TiN-A l2O3的复合析出。
景财年王作成韩福涛衣彦宏张文平
关键词:TI-IF钢析出物电子探针
相变诱发塑性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58
2005年
对国外相变诱发塑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做了概述 ,介绍了TRIP效应及其影响因素。重点概括了化学成分对残留奥氏体量和稳定性的影响 ,残留奥氏体量和相变转化率及残留奥氏体中碳含量对相变诱发塑性的影响。介绍了影响TRIP效应的其它因素 ,如变形条件、轧制工艺和热处理制度等。这些论述有助于相变诱发塑性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景财年王作成韩福涛
关键词:残留奥氏体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