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伟

作品数:175 被引量:415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6篇期刊文章
  • 9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94篇文学
  • 25篇政治法律
  • 14篇艺术
  • 13篇哲学宗教
  • 12篇经济管理
  • 11篇文化科学
  • 7篇历史地理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3篇文学
  • 18篇反垄断
  • 15篇垄断
  • 14篇乐论
  • 12篇美学
  • 10篇文论
  • 10篇小说
  • 9篇国文
  • 8篇音乐
  • 8篇文学批评
  • 8篇格萨尔
  • 8篇《格萨尔》
  • 7篇代文
  • 7篇审美
  • 7篇史诗
  • 7篇宋代
  • 7篇文化
  • 6篇执法
  • 6篇垄断法
  • 6篇乐记

机构

  • 70篇中国社会科学...
  • 60篇哈尔滨师范大...
  • 49篇西北师范大学
  • 2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6篇南京大学
  • 4篇伦敦大学玛丽...
  • 3篇黑龙江大学
  • 2篇西安外国语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国务院发展研...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曼海姆大学
  • 1篇墨尔本大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西安工业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柏林自由大学

作者

  • 170篇韩伟
  • 3篇李雄飞
  • 2篇吴成柯
  • 2篇肖嵩
  • 2篇石迎波
  • 2篇陈晨
  • 2篇王柯俨
  • 2篇杨晓燕
  • 2篇赵波
  • 2篇宋锐
  • 1篇朱永明
  • 1篇姚凤鸣
  • 1篇赵闻彦
  • 1篇孟雁北
  • 1篇黄亚妮
  • 1篇宋飞
  • 1篇刘一帆
  • 1篇熊鸿儒
  • 1篇赵娜
  • 1篇吴铁柱

传媒

  • 14篇竞争政策研究
  • 10篇甘肃社会科学
  • 7篇小说评论
  • 7篇文艺评论
  • 5篇兰州学刊
  • 5篇西北师大学报...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古籍整理研究...
  • 4篇榆林学院学报
  • 3篇文学评论
  • 3篇文艺理论研究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 3篇青海社会科学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3篇甘肃联合大学...
  • 2篇交响(西安音...
  • 2篇北方论丛
  • 2篇阅读与写作
  • 2篇丝绸之路
  • 2篇西藏研究

年份

  • 7篇2023
  • 9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9篇2019
  • 5篇2018
  • 18篇2017
  • 16篇2016
  • 13篇2015
  • 17篇2014
  • 10篇2013
  • 10篇2012
  • 10篇2011
  • 14篇2010
  • 1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体系被引量:6
2009年
自1980年代以降,如何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学批评便一直是人们争论探讨的焦点。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导致了当代文学批评失去了对文学及其现象的有效性评价标准,并使之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而无所适从。我们应从观念、学理和制度等层面重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体系,这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韩伟
关键词:当代文学批评价值体系无所适从有效性
回忆性叙事:60后作家的“文革”书写
2017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当代中国许多作家陆续以这段沉重的历史为题材创作出大批的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大部分作家都以“文化大革命”直接参与者或受害者的形象来对这段历史进行叙述。这些作品中有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控诉的“伤痕文学”,有对这场人为灾难进行反思的“反思文学”,还有对这段岁月进行追忆的“知青文学”。
韩伟程丹阳
关键词:文革叙事叙述自我叙述者第一人称叙事
多元的开掘与沉实的探索
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批评在反思过去的基础上,思想解放,视野开阔,取得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成果。文学批评的这种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文学观念冲破旧有束缚、张扬人文精神,在自律与他律的辩证统一中探索和把握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并在此基...
韩伟
关键词:当代社会文学批评人文精神审美理想
技术与艺术:VR时代的审美新变
2020年
VR技术在娱乐、艺术方面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纵深化,使当代审美发生了重大转变。在日常生活审美化和VR技术的双重推动下,审美活动中的两大重要因素,即审美主体、审美客体,都逐渐显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从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以及审美标准三个方面阐述VR技术在日常生活审美化时代背景下带来的审美转变,可对VR审美生成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韩伟王晓雨
关键词:VR技术审美主体审美客体
魏晋乐论及其对美学范畴的重塑
2013年
魏晋乐论具有重要的思想史和美学史意义。作为魏晋时期艺术思想领域的先锋,乐论对于时代美学思想的转变具有促进作用,并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对美学范畴的重新塑造。具体言之,最大限度地抽离了"乐"的伦理内涵,使其向审美性的快乐滑移;使"和"摆脱政治性的最终归宿,由社会政治之和变为主体精神之和、艺术形式之和;在音乐文学领域重新审视"气"范畴,从而形成"声气"和"韵气",并试图对两者的外延进行拓展。
韩伟
关键词:魏晋乐论
致敏树突状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在体内外对舌癌细胞抑瘤活性的观察
目的:观察经肿瘤冻融抗原致敏的人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介导的细胞免疫在体内外对Tca8113舌癌细胞的抑瘤作用。 材料和方法:采用贴壁方法分离得到人外周血中单核细胞,与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韩伟
关键词:外周血单核细胞舌鳞状细胞癌树突状细胞细胞免疫抑瘤活性
文献传递
文学本土化:现实诉求与理论创新
2021年
“本土化”研究是当下文学研究的核心关键词之一。对本土化以及本土化价值的重视既是当今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学研究所面临着自我突破境况的集中体现,又是新时期背景下中国文学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学的本土化问题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学克服“影响的焦虑”,由“自卑”到“自信”的外在表征。廓清本土化的学理内涵,在本土体验的基础上对文学本土化生成范式的研究和探讨,对于当代文学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韩伟赵婉彤
关键词:现实诉求
明代革新派文人“尚俗”观的形成及完善
2017年
"尚俗"是明代革新派文人的主要特征。革新派文人的"尚俗"倾向具有文学和心学的双重基因,以李东阳、前后七子为代表的复古派为其提供了文学准备,发端于王阳明,成型于泰州学派的"百姓日用"思想,为其提供了思想动力。徐渭、汤显祖、袁宏道等人的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使革新派的"尚俗"思想走向纵深。最终,王骥德以"尚俗"而不"滞俗"的美学追求,使革新派的"尚俗"思想趋于完善。
韩伟
关键词:明代革新派文学心学
《乐记》中乐的娱乐价值及其悖论
2012年
《乐记》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美学著作。《乐记》的重要贡献是在承认乐的伦理价值、仪式价值的同时,亦承认乐的娱乐价值,并对其进行了理论总结,这在当时社会是难能可贵的。同时,《乐记》也带有鲜明的历史局限性,一方面,乐的娱乐程度必须在儒家价值体系之内;另一方面,在对待古乐、新声的问题上又显得过于僵化,从而表现出理智与情感之间的悖论。
韩伟
关键词:《乐记》娱乐价值古乐
论强制阐释的预设维度与征用疆界
2016年
强制阐释论是当下文学理论领域中最被关注的话题之一。强制阐释中的主观预设总体上应包含三个维度,即话语导向维度、体系建构维度、现实解释维度。在征用场外理论方面,应合理地圈定出征用疆界,人文性是确定一种理论是否合适的主要划界标准。在具体方法层面,应吸取"失语症"及古代文论现代转化讨论无疾而终的教训,将研究落到实处,并尽量探索避免强制阐释的具体规则或标准。
韩伟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