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伟
- 作品数:177 被引量:689H指数:1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非血缘关系骨髓及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比较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比较非血缘关系骨髓(UBMT)及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UPBSCT)在移植疗效方面的差异。方法63例患者分为UBMT组30例,UPBSCT组33例。两组均采用本所的加强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所有患者在预处理阶段都应用了抗T细胞免疫球蛋白(ATG)或CD,单抗,但UPBSCT组以兔源性的ATG为主(21/33),而UBMT组以猪源性的ATG为主(17/25,P=0.02)。结果UBMT和UPBSCT组分别有28/30例和32/33例患者达到完全稳定的供者植入,UBMT组输入单个核细胞中位数(2.80×10^8/kg)少于UPBSCT组(6.16×10^8/kg,P〈0.05),WBC和PLT的中位植活时间长于UPBSCT组(17d比11d;27.5d比14d,P〈0.01)。两组≥Ⅱ度急性GVHD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66.7%和33.0%;其中Ⅲ-Ⅳ度为34.5%和7.3%(P〈0.05)。在对两组ATG的来源进行分层分析后发现急性GVHD的发生率没有统计差异。两组慢性GVHD的发生率分别为63.6%(14/22)、72.0%(18/25),其中广泛型分别为7例和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MT和UPBSCT组巨细胞病毒(CMV)血症和CMV疾病的发生率分别为60.0%(18/30)、43.3%(13/30);60.6%(20/33)、15.1%(5/33)。截至2005年6月,UBMT复发4例,死亡15例,总体生存率(OS)为47.22%,UPBSCT组复发6例,死亡8例,OS为62.45%。1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53.13%、78.06%(P=0.05),总的移植相关病死率分别为51.52%、19.68%(P=0.06)。结论UPBSCT同骨髓移植相比,造血重建快,并不增加急性GYHD的发生,两组生存率相近。
- 陈育红黄晓军许兰平刘代红陈欢张耀臣韩伟高志勇吴彤张晓辉陆道培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巨细胞病毒感染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单独胃肠道受累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特征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发生单独累及胃肠道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7年1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行allo-HSCT治疗的307例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单独胃肠道受累的aGVHD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307例患者中174例(56.7%)发生aGVHD,其中单独累及胃肠道的38例,占21.8%.单独累及胃肠道的aGVHD的发生与受者性别、年龄、供受者性别关系、供受者血型关系、基础疾病诊断及回输的单个核细胞均无关;但与移植类型相关,亲缘全相合组发生率高于亲缘不合组及非血缘组.单独累及胃肠道的aGVHD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或抗CD25单克隆抗体治疗,仅有2例死于aGVHD未控制合并感染,总有效率达94.7%;发生Ⅱ~Ⅳ度aGVHD但非单独累及胃肠道的患者抗aGVHD治疗总有效率为8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单独累及胃肠道的aGVHD中有12例应用抗CD25单克隆抗体治疗,治疗均有效.结论 HSCT后单纯累及胃肠道的aGVHD并不少见,其发生率在亲缘全相合组高于亲缘不全相合组及非血缘组,单独累及胃肠道的aGVHD对抗aGVHD治疗效果好,可能与应用抗CD25单克隆抗体疗效较好有关.
- 冯茹刘代红许兰平陈欢张晓辉韩伟赵婷刘开彦黄晓军
- 关键词:移植物抗宿主病
- 非血缘异基因脐血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疾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04年
- 路瑾黄晓军任汉云刘开彦韩伟陆道培
- 关键词:恶性血液疾病移植物抗宿主病支持疗法
- 更昔洛韦胶囊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血症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ganciclovir,DHPG)胶囊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患者巨细胞病毒(CMV)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2月至5月在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行HSCT的30例移植后CMV血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CMV感染预防采用更昔洛韦10mg/(kg.d),分2次静脉滴注,移植前第9天至移植前第2天,连续8d。移植后应用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CR)定期进行病毒DNA检测,CMV-DNA定量>6.0×102拷贝/mL或<1×105拷贝/mL的患者应用更昔洛韦胶囊1g每日3次治疗。结果HSCT后发生CMV血症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42d,诊断时CMV-DNA中位数4.626×103拷贝/mL。更昔洛韦胶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14d转阴率66.67%,转阴中位时间10d。4例(13.3%)出现不良事件,程度为轻至中度,表现为血细胞计数减少3例,转氨酶升高1例。结论更昔洛韦胶囊用于治疗HSCT后CMV血症患者安全有效。
- 王昱黄晓军许兰平刘代红韩伟陈育红王景枝张晓辉陈瑶刘开彦
- 关键词:更昔洛韦巨细胞病毒造血干细胞移植
- 抢先抗巨细胞病毒治疗策略在不同类型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对不同类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患者采用统一的抢先治疗指征,比较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从而评价抢先治疗策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进行异基因HSCT患者318例,自移植后采用实时定量(RQ)-PCR法监测血浆CMV—DNA水平,其中136例出现CMV感染,全相合HSCT31例,亲缘半相合HSCT88例,非血缘HSCT17例。三种类型移植采用相同的抗病毒抢先治疗指征,比较CMV—DNA拷贝数的转阴率、CMV病的发生率及患者的长期生存率。结果136例CMV感染患者分别采用更昔洛韦、膦甲酸钠或缬更昔洛韦进行抗病毒抢先治疗,全相合、半相合及非血缘移植组治疗的中位时间相近,三组患者CMV—DNA最终转阴率相似(96.8%,93.2%,88.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抢先治疗后三组患者发生CMV肺炎及肠炎的比例及死于CMV病几率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型移植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发生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0~Ⅰ度aGVHD患者(P=0.036)。结论不同类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CMV感染患者,采用基于RQ-PCR监测的抢先治疗策略可达到相同的疗效。
- 赵晓甦许兰平刘代红陈育红陈欢张晓辉韩伟王昱刘开彦黄晓军
- 关键词: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巨细胞病毒抢先治疗
- 重组活化Ⅶ因子(FⅦa)治疗获得性血友病A急性出血的临床研究
- 目的:回顾性临床研究获得性血友病A的临床特征,以及重组活化Ⅶ因子在治疗获得性血友病A急性出血的作用。方法:通过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测定,以及APTT纠正试验,采用Bethesda法测定凝血因子Ⅷ抑制物和凝血因子Ⅷ...
- 张晓辉江倩孙于谦陈育红杨申淼郭杨刘代红许兰平韩伟陈欢刘开彦黄晓军
- 文献传递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生成素(TPO)重建动力学研究
- <正>目的:旨在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血小板生成素(TPO)重建规律,初步揭示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以及与血小板重建的关系。方法:45例allo-HSCT患者纳入本研究,ELISA法检测T...
- 张晓辉付海霞刘代红许兰平韩伟陈欢孙于谦刘开彦黄晓军
- 文献传递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基础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优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单药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急变期患者
- 目的:比较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基础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和TKI单药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急变期(BC)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至2010年10月间92例CML-BC患...
- 江浩许兰平刘代红刘开彦陈珊珊江滨江倩陈欢陈育红韩伟张晓辉王昱王景枝王峰蓉秦亚溱赖悦云刘艳荣黄晓军
- 关键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慢性髓性白血病
- 文献传递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晚发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 探讨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晚发重症肺炎(LOSP)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5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68例LOSP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研究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LOSP中位发生时间为移植后213(90-2330)d,总生存率为42.6%(29/68);LOSP患者中位死亡时间为发病后21 d(研究中定义〈21 d为早期死亡,≥21 d为晚期死亡).LOSP发病时的中位氧合指数为199.15(92.21-290.48)mmHg(1 mmHg=0.133 kPa).LOSP有病原学证据者32例(36.8%),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或混合型.LOSP发病时,中位CRP水平为75.65(0.94-451.00)mg/L;中位降钙素原(PCT)水平为0.66(0.00-249.00)μg/L.ROC曲线分析显示,高PCT水平(≥0.94μg/L)预示LOSP患者早期高病死率.多因素分析进一步显示,PCT水平高的LOSP患者早期死亡风险增加(OR=5.77,95%CI 1.66-20.11,P=0.006),LOSP发生时间≥移植后213 d也是早期死亡危险因素(OR=4.74,95%CI 1.33-16.89,P=0.017);而既往未发生过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OR=4.50,95%CI 1.58-12.83,P=0.005)及LOSP发生时间≥移植后213 d(OR=4.40,95%CI 1.61-11.99,P=0.004)是晚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PCT≥0.94μg/L及LOSP发生时间≥移植后213 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LOSP患者的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既往未发生过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及LOSP发生时间≥移植后213 d是晚期死亡的危险因素.
- 陈瑶王昱江志红许兰平张晓辉陈欢陈育红王峰蓉王景枝韩伟张圆圆韩婷婷唐菲菲莫晓冬孙于谦闫晨华刘开彦黄晓军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重症肺炎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晚发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与预后转归的关系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SCT)后出现晚发重症肺炎(late-onset severe pneumonia,LOSP)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与肺炎预后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allo-SCT后出现LOSP的82例患者的治疗药物启用时间,尤其是抗病毒药物和激素类药物的启用时间与肺炎预后转归的关系。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χ^(2)检验若涉及多组(n>2),其检验水准采用Bonferroni校正。结果:在82例患者中,LOSP的中位发病时间为移植后220 d(93~813 d),患者60 d的生存率为58.5%(48/82),其中好转患者对应的中位好转时间为18 d(7~44 d),死亡患者的中位死亡时间为22 d(2~53 d)。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抗病毒药物启用距离LOSP发病的时间(<10 d vs.≥10 d,P=0.012)和激素启用距离抗病毒药物的时间(<10 d vs.≥10 d,P=0.027)是影响LOSP患者60 d生存情况的因素。根据上述多因素分析结果进一步将患者分为4组:A组(抗病毒<10 d且激素≥10 d)、B组(抗病毒<10 d且激素<10 d)、C组(抗病毒≥10 d且激素≥10 d)和D组(抗病毒≥10 d且激素<10 d),其60 d生存率分别为91.7%、56.8%、50.0%和21.4%。结论:在接受allo-SCT后出现LOSP的患者中,抗病毒药物及激素类药物的启用时间与肺炎预后相关,早期加用抗病毒药物且在其后晚加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生存率最高,提示对于病因不明确的LOSP患者需高度怀疑病毒感染继发过度免疫反应的可能。
- 曹乐清周婧睿陈育红陈欢韩伟陈瑶张圆圆闫晨华程翼飞莫晓冬付海霞韩婷婷吕萌孔军孙于谦王昱许兰平张晓辉黄晓军
-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肺炎抗病毒药糖皮质激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