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泽秀 作品数:49 被引量:489 H指数:13 供职机构: 西藏农牧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领域前沿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不同前茬对设施黄瓜产量和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2009年 试验研究了在延安日光温室不同前茬作物条件下,黄瓜随着生长季节的变化其产量和品质及土壤呼吸和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前茬为豇豆的黄瓜产量和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较高,前茬为番茄的黄瓜可溶性糖含量和土壤呼吸强度较高,前茬为四季豆的黄瓜维生素C含量较高,前茬为翻青玉米的黄瓜硝酸盐含量和土壤脲酶活性较高,前茬为翻青黑豆的土壤蔗糖酶活性较高。从提高黄瓜产量的角度出发,豇豆-黄瓜是最佳模式,而从改善黄瓜品质的角度出发,番茄-黄瓜和四季豆-黄瓜是最优模式。 贺丽娜 梁银丽 熊亚梅 周茂娟 高静 韦泽秀关键词:前茬作物 黄瓜产量 黄瓜品质 土壤酶活性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耕作及施肥下农田土壤种子库特征 被引量:13 2009年 为了探明多年免耕下农田恶性杂草发生的机理,提高保护性耕作下作物对农田恶性杂草持久稳定的抑制效果,依据陕西安塞田间4a的定位试验,采用小区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物种组成、密度特征、多样性以及相似性特征等方面,研究了黄土丘陵旱作农区大豆(Glycine max)、玉米(Zea mays)、红小豆(Semen Phaseoli)、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在翻耕化肥(CF)、翻耕有机肥(CM)、翻耕无肥(CN)、免耕化肥(NF)、免耕有机肥(NM)、免耕无肥(NN)等水平下的农田土壤种子库。结果表明:(1)4种作物24种土样中共萌发出12个物种1965株幼苗,隶属于7科12属。1年生杂草占94%,棒头草(fugax nees ex steud)、苋菜(Acalypha australis)、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早熟禾(Poasphondylodes)为优势种,占87%。(2)在0~20cm土层不同处理间,土壤种子库的密度变动于(282.9±63.4)~(7482.5±1078.3)粒.m-2,其中,红小豆小区>马铃薯小区>大豆小区>玉米小区;翻耕小区>免耕小区;有机肥小区>化肥小区>无肥小区,差异极显著。(3)土壤种子库密度NM红小豆最高,NN玉米最低;丰富度指数CF大豆为2.30;NN红小豆为0.29;多样性指数NN大豆为5.56,CF红小豆为0.45;生态优势度NF玉米为1.35,CF大豆为0.17。玉米、大豆是黄土丘陵沟壑旱作农区免耕下农田抑制杂草最为适宜的作物,NM玉米、NF大豆和NM大豆是黄土丘陵沟壑旱作农区较优的耕作管理方式,其农田的生态效应是能够竞争性抑制恶性杂草的蔓延,优化土壤环境,杂草的多样性高且比较均衡,杂草的土壤种子库密度低。 黄茂林 梁银丽 周茂娟 韦泽秀 吴燕关键词:保护性耕作 多样性 不同水肥条件下番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与产量品质的关系 被引量:13 2009年 采用内含子切接点引物(Intron-splice junction primer)和长随机引物的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标记技术,就黄土高原不同水肥处理对日光温室番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对产量、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用的6个引物共能扩增出182条稳定清晰的条带,其中142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为78.02%。聚类分析与主坐标分析表明,水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有不同的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与番茄产量、果实的Vc、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成正相关,尤其与Vc的相关系数达0.9211,而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成负相关关系。6个水肥组合中WmFh(中水高肥)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且番茄果实的Vc、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该组合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提高,利于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番茄优良品质的形成。 韦泽秀 梁银丽 山田智 曾兴权 周茂娟 黄茂林 吴燕水肥处理对黄瓜土壤养分、酶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8 2009年 以津优1号黄瓜为试材,设3个土壤相对含水量水平(50%~60%、70%~80%、90%~100%)和2个肥料追施量(600kgN·hm-2和420kgP2O5·hm-2,420kgN.hm-2和294kgP2O5·hm-2)处理,研究了不同水肥供应对日光温室黄瓜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NH4+-N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随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水肥供给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土壤中速效磷含量和蔗糖酶活性;肥料增加使土壤中蛋白酶活性降低,而水分降低使土壤中脲酶活性提高.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中养分含量无显著相关性,与土壤脲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蔗糖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氮肥追施量600kgN·hm-2和420kgP2O5.hm-2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蔗糖酶、磷酸酶和脲酶活性较高,且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土壤生产潜力最优. 韦泽秀 梁银丽 井上光弘 周茂娟 黄茂林 古建锋 吴燕关键词:水肥耦合 土壤酶 SHANNON-WIENER指数 西藏一年两收套复种实用技术 关树森 侯亚红 徐友伟 刘国一 达娃卓玛 普布卓玛 关卫星 顿珠次仁 贡嘎 大普布卓玛 陈国海 拉巴次仁 小旺堆 韦泽秀 王俊 张国桥 卓嘎 次卓嘎 尼玛扎西 泽旺热邓 次仁杰布 加措 段宏宇 德吉卓嘎 嘎玛洛卓 1、任务来源:2000年自治区农牧厅“种植结构调整试验”,2001年至2005年自治区财政厅“科技致富示范村”,2002年至2003年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生物培肥地力技术”科教片,2004年至2005年自治区科技厅立项“...关键词:关键词:复种 套种 谷特菌对青稞生长及土壤生态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解生物肥对西藏青稞生长的影响,开展了谷特菌不同施用时期(播前、青稞拔节期),不同施用量对青稞产量影响的试验,供试生物肥为谷特菌,供试青稞品种为春青稞藏青320。在青稞收获期采样分析了青稞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同时采集土样分析了土壤蔗糖酶、微生物量N等指标。结果表明:(1)施用谷特菌促进青稞分蘖,增加成穗数,在拔节期施用还能提高青稞灌浆能力,增加青稞穗粒数,提高青稞产量;(2)施用谷特菌对土壤0~10 cm土层蔗糖酶活性影响大,表现为土壤蔗糖酶活性随谷特菌施用量增加而增强,当施用量相同时,拔节期施用谷特菌导致土壤蔗糖酶活性增强,但对土壤微生物量N影响无统一规律。 韦泽秀 冯海平 焦国成 徐友伟 曾兴权 侯亚红 刘静关键词:青稞 黄瓜结瓜期根系伤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依据水肥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以津优1号黄瓜为试材,研究不同水肥处理黄瓜结瓜期根系及环境因素对根系伤流的影响。分析了结瓜初期、盛期和后期不同水肥组合黄瓜根系特征、伤流量、伤流强度以及土壤温度。结果表明,黄瓜一级侧根总长度和根干重随黄瓜植株生长逐渐增加,但根系伤流量和伤流强度在结瓜盛期最大;黄瓜根系伤流强度变化与气温变化极显著相关,5cm深处土壤温度对植株伤流强度的影响不大,30cm处土壤温度对伤流强度的影响最强烈;对根系伤流量直接作用的影响顺序为:根干重(-1.06323)>地上部干重(0.87366)>土壤含水量(0.59972)>一级侧根总长(0.47214)>根数量(-0.02941)。结论 :不同水肥处理通过影响土壤溶液状况和土壤温度从而影响黄瓜根系生长和根系物质运输。 韦泽秀 梁银丽 黄茂林 周茂娟 曾兴权关键词:通径分析 缺氮处理对青稞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017年 青稞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主要产自中国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为选育出适应我国西部高原地区种植的耐贫瘠并高产的青稞品种,本研究以370份青稞品种为材料,以Hoagland营养液为介质,对2叶期的青稞幼苗进行缺氮和对照2组处理试验,通过对不同处理下青稞幼苗的株高变化量和地上生物量(鲜质量、干质量)对缺氮的响应进行分析,并通过对丙二醛含量和氧化物酶活性测定对初选品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缺氮胁迫对不同青稞品种的生长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筛选出耐贫瘠品种13份(北青3号、藏0814、ZYM0963、ZYM1099、藏0284、喜拉19号、藏0225、ZYM0762、藏0861、ZDM07610、藏1312、藏1265、WDM03955),不耐贫瘠品种14份(ZYM0303、WDM00496、WDM03703、ZDM04162、藏0234、ZYM0977、北青2号、拉萨紫青稞、甘农大7号、康青6号、ZDM08841、藏1405、ZDM08193、ZDM09826)。2)青稞通过改变POD、CAT、APX活性适应逆境以减少缺氮胁迫的伤害。对缺氮胁迫不敏感的品种,其应答主要依靠POD和APX活性增加,对缺氮胁迫敏感的品种,其应答主要依靠APX和CAT活性的增加,二者共同起主导作用使青稞适应缺氮逆境。 韦泽秀 徐齐君 扎桑 王玉林 原红军 曾兴权 尼玛扎西关键词:青稞 氮胁迫 生理特性 种质资源 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06年 本文简述了分子标记的种类及其在小麦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发展、应用情况。提出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我区实际情况,把分子标记技术与常规育种方法相结合,加速培育出优质、高产、抗病、抗旱的小麦新材料、新品种。使这一方法在我区的小麦遗传育种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曾兴权 韦泽秀关键词:小麦 分子标记 遗传育种 播期、播种密度及肥料运筹对青稞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8 2021年 以13个来自西藏不同生态区的青稞(Hordeum vulgare L.var.nudum HK.f.)品种为材料,研究播期、播种密度、肥料运筹及其互作对青稞籽粒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青稞品种的籽粒产量与产量性状在品种间、播期间均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春播青稞籽粒产量显著低于秋播(P<0.05)。播种密度和肥料运筹对参试品种籽粒产量影响不显著。每穗粒数在播种密度和肥料运筹间差异显著(P<0.05),千粒质量在肥料运筹间差异显著(P<0.05)。 杨天赐 刘国一 康朝麒 韦泽秀 吕超 许如根关键词:青稞 播期 播种密度 肥料运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