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祖宏
- 作品数:27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5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促进半月板无血管区损伤愈合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对纤维软骨细胞外基质分泌、VEGF表达及促进半月板无血管区的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半月板白区,经胶原酶消化、离心分离后,提取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培养至第2代。用流式细胞仪鉴定该细胞表面CD31,CD44,CD45和CD105标志物,并用Ⅱ型胶原抗体做免疫细胞化学鉴定,以证明所培养、传代的细胞是纤维软骨细胞。分别将细胞培养在浓度100ng/ml的CTGF培养基中3、14d后,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Ⅰ型胶原、Ⅱ型胶原和VEGF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造模,在兔半月板中央区,制作长3mm的纵行撕裂。将45只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处理方式为:半月板单纯缝合术,缝合术加填充PBS-纤维蛋白胶,缝合术加填充1.5μgCTGF-纤维蛋白胶。术后第1、4、10周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法显示Ⅰ型、Ⅱ型胶原和VEGF在损伤处的表达与分布情况,直观撕裂处的愈合情况。结果:体外实验第14天,定量RT-PCR结果显示,100ng/mlCTGF组中的Ⅰ型、Ⅱ型胶原和VEGFmRNA表达比PBS对照组,明显增加。体内实验的荧光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术后第10周,CTGF治疗组中的Ⅰ型、Ⅱ型胶原和VEGF已完全填充撕裂损伤处。PBS-蛋白胶组中,损伤处仍有明显裂隙。结论:CTGF可促进半月板无血管区重要的细胞外基质(Ⅰ型、Ⅱ型胶原)的合成,同时损伤处VEGF的表达活性明显增强,有利于促进无血管区半月板撕裂损伤的愈合。
- 何蔚刘明青祖宏高巍刘玉杰黄潇楠
- 关键词: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纤维软骨细胞半月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 冲击波联合扶他林膏剂治疗Ⅰ期胫后肌腱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应用冲击波联合扶他林膏治疗战士Ⅰ期PTT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战士Ⅰ期PTTD患者应用冲击波联合扶他林膏剂治疗。治疗结束后根据AOFAS踝与后足评分和VAS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全部病例随访1年。疗效评价:治疗后效果优为36例(75%),良为8例(16.7%),可为2例(4.1%),差为2例(4.1%)。结论冲击波联合扶他林膏剂治疗PTTD具有疗效可靠、康复快并且非创伤的优点。
- 高巍刘明青祖宏何蔚牛二龙王慧娣
- 关键词:胫后肌腱冲击波疗效
- 左手食指血管球瘤1例
- 2007年
- 患者,女,24岁。左手食指疼痛3年,加重半年入院。体检:左食指甲床下呈紫蓝色,局部温度正常,末端内侧可触及约米粒大小包块,触痛,质软,边界不清,无波动感。X线提示:食指末节指骨远端桡侧软组织内稍高密度影,末节指骨圆形压迹。CT平扫显示:类圆形软组织包块影,边缘密度稍高,相应部位远节指骨骨质缺损。术中见食指远端桡侧瘤样组织,约0.3cm×0.3cm×0.3cm,呈紫色,包膜完整。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血管球瘤。
- 高巍刘杨冯常智青祖宏李永焕
- 关键词:血管球瘤食指
- 微型解剖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采用微型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80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术后骨性愈合良好,无感染、畸形愈合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掌指关节、指间关节活动良好。认为微型解剖钢板内固定操作简便,快捷、有利,是一种理想的手部骨折内固定方法。
- 高巍刘杨冯常智青祖宏王慧娣彭阿钦
- 关键词:掌骨骨折指骨骨折骨折内固定术
-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9000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病变引起下腰痛46例疗效观察
- 2014年
- 目的观察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9000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病变所致下腰痛的疗效。方法用DRX9000对病变腰椎间盘实施治疗后,腰部冰敷10min,再进行微电脑中频治疗20min。每周5次,20次为一疗程。患者治疗前、每周后和治疗结束后均填写Oswestry调查表,比较治疗前后Oswestry分值变化,以此评估疗效。结果果46例病人治疗前Oswestry平均分16.80分,治疗结束后平均分10.63分,有效率84.78%。结论 DRX9000治疗病变腰椎间盘是以增加其含水量、恢复形状为治疗目的,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对多节段腰椎间盘病变引起的下腰痛有明显疗效。
- 青祖宏刘明高巍何蔚李永焕刘杨刘洋
- 关键词:脊柱多节段腰椎间盘下腰痛
- 关节镜下清理术加持续灌洗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晚期感染被引量:6
- 2011年
- 笔者自1992年2月-2006年9月收治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晚期感染患者,5例采用关节镜下清理加敏感抗生素灌洗方法治疗。
- 冯常智李永焕高巍青祖宏
-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晚期感染关节镜清理术灌洗
- 以跟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肾透明细胞癌1例报告被引量:1
- 2007年
- 高巍冯常智青祖宏李永换周建力刘杨
-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首发症状骨转移手术切口瘢痕病例简介手术伤口跟骨结节
- 经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笼置入锁定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总结采用经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笼置入锁定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8月~2012年12月,采用经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笼置入锁定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25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33~75岁,平均56.5岁。25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压迫症状。次全切的椎体C4、C5有9例,C5、C6有15例,C6、C7有1例。观察手术前后及随访阶段均拍摄颈椎正侧位、颈椎过伸过屈位X片、颈椎MR。了解颈椎病变部位脊髓受压情况、颈椎稳定性及术后颈椎高度、曲度、钛笼钢板螺丝钉位置和颈椎融合情况。对比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疼痛评分。结果手术时间为(120±30)min,术中出血量为(150±50)ml。术中未出现相关并发症,随访2~24个月,平均12.5个月。神经功能明显改善,JOA评分由术前的(6.2±1.1)分提高到末次随访的(14.3±1.5)分,平均改善率为(82.3±11.4)%;VAS平均分为2.1分,随访期间未发现钛笼移位、螺丝钉松动及病变部位脊髓再受压现象。结论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经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笼置入锁定钢板螺丝钉内固定,不仅能及时有效解除脊髓神经压迫,而且能迅速恢复颈椎曲度和高度,重建脊椎稳定性,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损伤小,为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创造了有利条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青祖宏刘明高巍何蔚刘杨李永焕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
- 膝交叉韧带重建术中切取自体腘绳肌肌腱安全区的临床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膝关节屈曲状态下切取胭绳肌肌腱的安全区和安全角度。方法选择膝关节标本15例,分离出隐神经及分支。以髌韧带内缘在髌骨下极水平处定为点B,以髌韧带内缘在胫骨结节的止点处定为点A,以A、B点的中点定为点C。分别测量点A和点C至隐神经、髌下神经的距离,通过计算得出手术安全区范围和切口角度。结果切取胴绳肌肌腱时,在点A(胫骨结节)水平上为同时避免损伤隐神经和髌下神经切口位置必须在点A内侧3.4—5.9cm,切口安全角度为50°。结论在切取半腱肌股薄肌时膝关节屈曲90°、切口在胫骨结节内侧3.4—5.9cm、切口角度50°可避免神经损伤。
- 高巍刘振邦耿晓鹏青祖宏王慧娣张奉琪陈百成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自体肌腱隐神经
-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高龄患者腰椎退变性滑脱所致腰痛的临床研究
- 2014年
- 目的观察经皮椎弓根钉治疗高龄老人腰椎退变性滑脱所致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4月~2013年8月28例腰椎退变性滑脱所致腰痛的高龄老人,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实施治疗,对比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本组28例患者,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AS)为(7.61±1.22)分,功能障碍指数(ODI)为(53.12±3.32)分;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术后1周内均带护腰支具下地活动,下地后术前腰痛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术后2周伤口甲级愈合并拆线。术后1周VAS为(2.30±0.98)分,ODI为(7.64±1.23)分;平均手术时间130分钟,平均出血量110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随访时VAS为(2.12±1.33)分,ODI为(8.46±2.20)分。结论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老人腰椎退变性滑脱所致腰痛疗效确切。
- 青祖宏刘明高巍何蔚李永焕刘杨刘洋
- 关键词:椎弓根钉内固定腰椎退变性滑脱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