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鸣
- 作品数:12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上网影响个人的社会融合吗?——以陕西和广西为例
- 2015年
- 上网对个人社会融合的影响是一个有争议的论题。文章使用2010年中国西部调查中陕西、广西两省(自治区)数据,从初级群体、次级群体两个维度考察上网时间与个人社会融合情况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上网时间的延长会增加个人的社会融合行为。同时,上网程度的加深会强化个人对初级群体的融合。这些结论初步揭示出上网对个人社会融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 雷鸣
- 关键词:互联网社会融合
- 国有企业管理者的双重角色被引量:3
- 2015年
- 国有企业管理者承担政治和经济双重角色。作为公务人员,他们肩负实现国家意志的责任;而作为经理人员,他们必须领导旗下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持续盈利和胜出。本文通过某大型国有企业的观察和数据,分析国企管理者兼具政治和经济的双重角色及其关系。分析表明,大型国有企业管理者的双重角色,虽有其路径依赖,但最主要的是由于国有企业本身具有政治和经济双重性质决定的。在此情形下,国企管理者接受党纪国法和市场竞争的双重约束,企业的政治和经济表现产生交叉回报(政治表现带来经济机遇,经济表现产生政治效果),而当双重角色发生潜在矛盾和冲突时,管理者的行为选择包括服从主要角色、逃避角色规范、协调角色期待等三个方面。
- 边燕杰雷鸣
- 关键词:国有企业双重角色
- 中国农村的宗族网络与民事纠纷应对被引量:4
- 2016年
- 宗族网络是否影响民众的纠纷卷入以及如何影响纠纷应对渠道选择,既有研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本文利用CGSS2005数据,考察了宗族网络对农村居民民事纠纷应对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宗族网络不仅抑制农村居民卷入民事纠纷,而且其强度也使得农村居民更可能采取非正式渠道解决民事纠纷;引入公民意识变量后,这种非正式选择效应也未被显著消解。以上结果表明,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宗族网络仍然在社会快速转型过程的乡村社会具有积极作用,这为建立能符合"制度需求"的多元纠纷解决体系提供了新的可能。
- 范晓光雷鸣肖阳
- 关键词:民事纠纷公民意识非正式
- 新闻报道中的气候科学:以《人民日报》对IPCC的呈现为例(1988~2014年)
- 2015年
- 本文聚焦新闻媒体中的气候科学报道,以《人民日报》为例分析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如何在媒体中呈现。话语分析结果显示,《人民日报》中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形象随时间的发展不断演进,由最初的"国际性科学机构",变为"国际性的政治组织",再到"仅由科学家参加的科学组织"。本研究从文化主义、结构主义、政治经济学三个路径剖析了上述形象呈现的原因。
- 岳改玲雷鸣
- 关键词:IPCC《人民日报》
- 中国西部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结构与特征——基于西部12省调查数据的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探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社会转型与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基于2010年的西部综合调查数据,按照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到社会的依次推进的逻辑,提出了4个理论模型分析和解释西部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结构与特征;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居民与东部相比,幸福感总体不高,身心健康模型对西部居民幸福感最具解释力,身份特征模型表明女性、老人和已婚者幸福感相对较高,而地位差异依然是影响西部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变量,社会融合是从更高层次上影响西部居民幸福感的重要维度。
- 杨建科雷鸣张磊边燕杰
-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经济发展
- 中原王朝被征服的计量历史分析:质疑被引量:3
- 2013年
- 中国古代的朝代更迭是中国数量经济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强应用计量方法分析中国古代朝代更迭的论文《中原王朝被征服的计量历史分析》存在以下缺陷:(1)过于轻率否定"个人素质说"和"气候变化说";(2)以平均水旱灾发生率替代边际水旱灾发生率(无法体现气候变迁);(3)解释变量的选择不当;(4)中原王朝定义与传统史学不一致。
- 雷鸣俞炜华柳春
- 关键词:历史气候
- 浅析互联网对社会整合的影响被引量:7
- 2012年
- 文章分别从互联网对社会分层的影响、互联网对社会资本的影响、互联网对民主政治的影响这三个不同的维度分析了当前中国社会中互联网对现实社会整合的作用。通过对相关数据和典型案例的剖析认为,互联网既有促进社会整合的一面,也有侵蚀社会整合的一面。要发挥互联网的正面作用,需要从技术、法律、道德三个角度来规范其运行,依靠政府、社会的共同努力来促进其完善。
- 雷鸣
- 关键词:互联网社会分层社会资本民主政治社会整合
- 权力作用下中国城市居民的纠纷卷入与应对被引量:5
- 2014年
- 社会纠纷始终是社会学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在现有关于社会纠纷的研究基础上,以权力为核心概念,从地位结构观和网络结构观两种理论视角出发,试图提出"权力的强制性及传导机制"这一理论框架,分析当前中国城市中,个体自身拥有的权力和个体社会网络中的权力对居民的纠纷卷入及其应对行为所产生的影响。CGSS2006的数据结果表明,第一,无论是个体自身的权力还是个体社会网络中的权力,都有助于居民规避社会纠纷;第二,无论是个体自身的权力还是来自其社会网络中的权力,居民占有的权力资源越多,就越可能使用正式渠道来应对纠纷。
- 肖阳范晓光雷鸣
- 关键词:社会纠纷阶层社会网络
- 西部穆斯林的幸福观及影响因素:一个比较群体视角
- 2016年
- 本文研究宗教信仰和生活形态何以提高我国穆斯林的主观幸福。与其他群体比较,穆斯林的聚居生活方式巩固了他们的宗教信仰,提供了心理慰藉,有利于获得社会支持,从而使他们的平均幸福感高于其他群体。同时,穆斯林群体的宗教活动参与程度和教义笃信程度都更高,以家庭亲族网络为中心的非正式社会支持系统较强,教育程度对穆斯林幸福感的提升作用较大,但是收入水平的变化无关重要。这些构成了穆斯林群体主观幸福比其他群体较高的社会结构要素。
- 雷鸣边燕杰
- 关键词:穆斯林主观幸福宗教信仰
- 气候变迁对清代华北平原的动乱事件的影响
- 2015年
- 本文应用Poisson回归分析气候、人口、政府救灾能力等因素对清代华北平原地区动乱事件发生频数的影响。研究发现:降水的增加会持续显著降低动乱发生的频次,但干旱的增加则只会短时间内显著增加动乱的频次;蝗灾的增加在较长的时滞后会增加动乱频次;温度的增加会减少动乱的频次,且影响幅度随时间推移呈现U形。气候变化对动乱的影响在政府救灾能力不同时存在显著的差异。此外,人口的增加会造成动乱增加。
- 雷鸣殷永昆俞炜华
- 关键词:政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