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鸣

作品数:23 被引量:127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生物学
  • 7篇医药卫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细胞
  • 4篇多克隆
  • 4篇多克隆抗体
  • 4篇雷公藤
  • 4篇活性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蛋白纯化
  • 3篇凋亡
  • 3篇原核表达
  • 3篇前列腺
  • 3篇前列腺癌
  • 3篇楸树
  • 3篇腺癌
  • 3篇抗体
  • 3篇抗氧化
  • 3篇抗氧化活性
  • 3篇克隆
  • 3篇黄酮
  • 3篇基因原核表达

机构

  • 2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陕西省农业分...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青海卫生职业...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3篇雷鸣
  • 4篇董娟娥
  • 4篇张斌
  • 3篇郭泽坤
  • 3篇杨振
  • 3篇黄晓华
  • 3篇安宁
  • 3篇宋振
  • 3篇徐洪宇
  • 3篇尉芹
  • 3篇赵万红
  • 2篇宗时春
  • 2篇贺甜甜
  • 2篇李倩
  • 2篇王涤
  • 2篇张康健
  • 2篇许小勇
  • 2篇黄伟伟
  • 2篇潘聪
  • 2篇李梅兰

传媒

  • 4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生物化学与生...
  • 2篇林业科学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杜仲雄花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被引量:10
2013年
以杜仲雄花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相、乙酸乙酯萃取相、正丁醇萃取相和水相(萃余相)为研究对象,在测定各相总酚含量的基础上,选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和抗脂质过氧化活性4项指标评价杜仲雄花各萃取(余)相的抗氧化活性,并与抗氧化剂BHT和V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杜仲雄花中含有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其中乙酸乙酯相(393.47mg·g-1)和正丁醇相(287.33mg·g-1)中的总酚含量显著高于石油醚相(105.42mg·g-1)和水相(114.74mg·g-1),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1.55%和80.32%,接近于BHT和VC;正丁醇相对羟自由基清除率较高(80.47%);乙酸乙酯相的还原力高于BHT和VC;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的抗脂质过氧化活性显著高于VC。杜仲雄花提取物的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抗脂质过氧化活性与其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2>0.9),与萃取(余)相的质量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这说明杜仲雄花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进一步生产保健品的原料。
邱高翔董娟娥马希汉行冰玉张靖一雷鸣
关键词:总酚抗氧化活性
裸花紫珠化学成分及细胞毒活性研究被引量:32
2014年
综合运用HP-20大孔吸附树脂柱粗分、硅胶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等色谱法分离纯化海南道地药材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中的化学成分,借助波谱数据解析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定其粗提物和单体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发现裸花紫珠醇提物50%,70%乙醇洗脱物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从上述活性部位分离和鉴定得到12个化合物,其中6个黄酮:木犀草苷(1),木犀草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2),6-羟基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3),木犀草素-7-O-新橙皮苷(4),野漆树苷(5),木犀草素-7,4’-二-O-葡萄糖苷(6);3个苯乙醇苷:连翘酯苷(7),类叶升麻苷(8),alyssonoside(9);3个环烯醚萜苷:梓醇(10),nudifloside(11),益母草苷(12)。化合物3~6,10和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实验显示,黄酮类化合物1~6整体均显示出对宫颈癌Hela,肺癌A549和乳腺癌MCF-7细胞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化合物3,5和11的细胞毒活性比较突出。综合分析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是裸花紫珠活性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潜在功效;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含量较高,但不表现细胞毒活性;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少量存在,表现出微弱的细胞毒活性。
马燕春张旻徐文彤冯世秀雷鸣易博
关键词:裸花紫珠细胞毒化学成分
雷公藤甲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的作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的作用。方法:构建前列腺癌PC-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雷公藤甲素治疗,0.4mg/(kg.d),皮下注射,连用15天,对照组仅给予含有等量DMSO的生理盐水,检测药物处理后肿瘤的变化,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检测SUMO特异蛋白酶SENP1的表达。结果:雷公藤甲素能够显著抑制移植瘤的增长,并能抑制SENP1的表达水平。结论:雷公藤甲素可以显著抑制PC-3细胞裸鼠移植瘤的增长,并降低SENP1的表达水平。
杜柄承乔小霞张斌雷鸣马元春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PC-3细胞裸鼠移植瘤
一种从杜仲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从杜仲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所涉及的方法包括:新鲜采摘的杜仲叶,于室内充分阴干;粉碎后使用浓度为50%的甲醇渗漉提取,直到流出液无色;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浸膏;浸膏用纯水按照kg/L 1:10混悬,使用...
高锦明白猛猛田钧勉张康健雷鸣宗时春
文献传递
杜仲叶中分离的黄酮类化合物作为sEH抑制剂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杜仲叶中分离的黄酮类化合物作为sEH抑制剂的应用。所述的化合物结构式如式Ⅰ所示,所涉及的化合物的提取原料为杜仲叶,所述涉及的化合物被验证为具有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抑制活性,且具有水溶性好,毒副作用小、含量高、分...
高锦明白猛猛田钧勉张康健雷鸣宗时春
文献传递
楸树种子油中活性成分及其粕中黄酮类成分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以楸树种子为研究对象,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测定楸树种子油中脂肪酸及植物甾醇组成,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种子油中生育酚含量,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法对脱脂种粕中黄酮类成分进行分析,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楸树种子油中共检测出11种脂肪酸,其中以亚油酸、α-亚麻酸和油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87.37%;含有菜油甾醇(21·52%)、豆甾醇(4.43%)和β-谷甾醇(74.05%);含有132.58 mg/100 g的生育酚,其中γ-生育酚(88·84 mg/100g)比α-生育酚(43.74 mg/100g)含量高近2倍。种粕中含有4种黄酮类成分,其总黄酮含量为9.39 mg/g DW,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为充分利用楸树种子资源,提高楸树的经济价值和开发高效植物源类抗氧化剂提供参考。
徐洪宇朱丽蓉董娟娥雷鸣黄晓华尉芹
关键词:植物甾醇生育酚黄酮类成分
雷公藤甲素诱导HeLa细胞p53依赖的自噬和凋亡被引量:7
2016年
自噬与凋亡被认为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两种重要途径,二者的交互联系对阐明药物的抗肿瘤机理有重要价值.众多的研究表明,雷公藤甲素对多种肿瘤细胞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细胞凋亡与自噬可被相同的因素所诱导,p53蛋白可以同时对二者起调控作用,在自噬与凋亡的交互作用(crosstalk)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He La细胞为模型,研究雷公藤甲素诱导He La细胞发生自噬和凋亡的机制,并通过抑制p53依赖的转录,研究雷公藤甲素诱导He La细胞p53依赖的自噬和凋亡交互联系.
张斌王蕴非赵飞雷鸣黄伟伟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P53自噬凋亡
人SUMO-3基因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被引量:2
2008年
构建人SUMO-3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41a(+)-SUMO-3,表达重组GST-SUMO-3融合蛋白,制备人SUMO-3多克隆抗体。试验结果显示,通过PCR方法从重组质粒pEYFP-SUMO-3中克隆到的SUMO-3N端93个氨基酸的基因序列与NCBI上提供的序列一致,重组质粒pET41a(+)-SUMO-3构建成功;重组pET41a(+)-SUMO-3在E.coli.BL21(DE3)pLysS中表达GST-SUMO-3融合蛋白,分子量为44.0 kDa,与预期分子量一致;采用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GST-SUMO-3并免疫家兔,获得人SUMO-3抗体;Westernblot检测显示该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SUMO-3,ELISA检测结果成阳性,抗体效价约为1∶20000。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人SUMO-3及SUMO第二类家族的功能提供了有用工具。
安宁杨振宋振雷鸣郭泽坤
关键词:原核表达蛋白纯化多克隆抗体
雷公藤红素对人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及SENP1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对人前列腺癌(PCa)细胞生长、凋亡及SUMO特异蛋白酶1(SUMO-specificproteases 1,SENP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对前列腺癌细胞PC-3和LNCaP进行雷公藤红素处理,通过测定细胞生长曲线,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仪分析和实时定量PCR,检测雷公藤红素对前列腺癌细胞生长、凋亡及SENP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雷公藤红素能够显著抑制PCa细胞的生长,并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雷公藤红素能够诱导PCa细胞凋亡,1μmol/L雷公藤红素处理24h诱导14.8%的PC-3细胞和23.2%的LNCaP细胞发生凋亡或死亡;雷公藤红素还能够降低PCa细胞中SENP1 mRNA水平,尤其是PC-3细胞。结论:雷公藤红素能够显著抑制PCa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表明雷公藤红素具有抗前列腺癌作用,雷公藤红素能够降低PCa细胞中SENP1 mRNA水平,揭示雷公藤红素可能通过SENP1相关信号通路达到抗前列腺癌作用。
周培乔小霞贺甜甜赵万红雷鸣张斌
关键词:雷公藤红素前列腺癌细胞凋亡
SUMO化修饰与早幼粒白血病蛋白核体形成被引量:2
2010年
早幼粒白血病蛋白核体(promyelocytic leukaemia nuclear bodies,PMLNBs)是哺乳动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亚核结构,广泛参与如转录调节、基因组稳定性维持、抗病毒、细胞凋亡、肿瘤抑制等一系列的生物学事件.SUMO(smallubiquitinmodifier)修饰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领域中的研究热点,SUMO修饰对PML核体的形成与降解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人的E3泛素连接酶RNF4(RING finger protein4),可促进依赖SUMO-2/3修饰的PML核体的泛素化连接,并且ATO(三氧化二砷)可加速其对PML核体的降解.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技术可完全应用于活细胞内PML核体和SUMO蛋白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精确互作.因此,更深入地研究PML核体形成和降解的机理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重要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李倩潘聪雷鸣
关键词: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