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
- 作品数:35 被引量:118H指数:6
- 供职机构:武汉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上尿路结石同时合并肾功能衰竭和败血症的处理
- 目的:总结上尿路结石同时合并肾功能衰竭和败血症病例,提高该症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五年来共收治5例上尿路结石同时合并肾功能衰竭和败血症病例,在采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的同时,根据情况分别采用一期解
- 李运柱李国灏陈琳李文洲余家俊胡卫锋
- 文献传递
- 后腹腔镜手术联合硬化疗法治疗肾囊肿
- 李文洲胡卫锋陈琳彭松李运柱李国灏余家俊张伟王勇郭枫
- 研究背景:肾囊肿是临床常见良性疾病。近年来随着B超和CT的广泛应用,肾囊肿的报告明显增多。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高等优点,成为肾囊肿治疗的首选方法;但也有报道该手术远期复发率较高。手术后残留的肾囊...
- 关键词: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治疗
- 一种新型输尿管镜用防漏水密封帽
- 本实用新型属于密封帽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输尿管镜用防漏水密封帽,针对现有密封帽为一次性使用,若使用次数过多,则容易出现漏水,影响术中视野不清,造成局部损伤可能,同时术中水极易喷洒到医师头面部、身体上等,有职业感染的风险的...
- 李忠远郭永连应诚诚朱建宁万志华李国灏陈琳
- 文献传递
- 长链非编码RNA-UBC1对膀胱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UBC1)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转移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siRNA干扰技术沉默膀胱癌细胞系T24细胞的lncRNA-UBC1,设置阴性对照组,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印迹法检测与转移相关的基质金属蛋白2(MMP-2)与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2(EZH2)。结果 lncRNA-UBC1在T24细胞株中表达明显高于人胚胎膀胱组织来源细胞;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沉默UBC1后,UBC1沉默组膀胱癌细胞增殖速率慢于对照组,UBC1沉默组膀胱癌细胞凋亡细胞比例高于阴性对照组[(18.72±7.79)%vs.(13.09±5.66)%,P<0.05],UBC1沉默组细胞侵袭能力受到抑制,T24细胞MMP-2与EZH2表达降低。结论沉默lncRNA-UBC1可抑制T24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MMP-2与EZH2途径。
- 朱晨曦李文洲郭永连余家俊舒博陈琳李国灏卫丹
- 关键词:膀胱肿瘤肿瘤浸润基质金属蛋白酶2
- 后腹腔镜结核肾切除术12例报告
- 2011年
- 目的了解后腹腔镜结核肾切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8年12月进行的12例后腹腔镜结核肾切除术及12例开放性结核肾切除术病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12例后腹腔镜手术有11例顺利完成,1例转为开放手术。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后腹腔镜组平均134 min,开放手术组平均120 min,P〉0.05),但后腹腔镜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小于开放手术组,切口愈合情况较开放手术组更好(出血量后腹腔镜组平均110 mL,开放手术组平均130 mL,P〈0.05;术后住院天数后腹腔镜组平均8 d,开放手术组平均10.8 d,P〈0.05)。结论后腹腔镜结核肾切除术适应证与开放性结核肾切除术类似,同时具有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切口愈合更好的优点,值得广泛应用。
- 李文洲李国灏李运柱陈琳
- 关键词:后腹腔镜肾切除结核
- 肾囊肿硬化治疗的病理研究
- 目的: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硬化剂对肾囊肿囊壁作用时间及其病理变化的研究,探讨合适的肾囊肿硬化剂及其作用时间。方法:将手术取得的肾囊肿囊壁标本置于无水酒精、50%葡萄糖溶液、20%硫酸铝钾溶液、40%甲醛溶液和酚溶液(石炭
- 胡卫锋李文洲李运柱陈琳余家俊
- 文献传递
- 经皮肾微造瘘联合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并感染性休克75例报告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皮肾微造瘘联合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并感染性休克的疗效及意义。方法:对75例输尿管结石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在积极抗感染及抗休克治疗的同时行经皮肾微造瘘,并于术后1~4周行输尿管镜碎石术。结果:75例患者肾造瘘均jr~,,tl完成,感染及休克症状得到控制。输尿管镜手术均顺利完成,结石基本完全清除。结论:对于输尿管结石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行经皮肾微造瘘能有效控制感染及休克症状,联合输尿管镜碎石术能完整清除结石,临床效果满意,并能有效防I}术后感染并发痒的发牛。
- 李国灏郭永连陈琳胡卫锋吴钉
- 关键词:肾造瘘输尿管镜碎石术输尿管结石感染性休克
- EphA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2009年
- 目的探讨EphA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50例膀胱病理切片标本分为正常对照组、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Ⅱ级、Ⅲ级4组;25例新鲜组织标本分为正常组织、Ta~T1、T2~T3、T4期4组;并培养具有不同侵袭力的两种膀胱癌细胞株(BIU87和T24)。采用免疫组化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组织标本和细胞株EphA2在蛋白及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EphA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各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EphA2mRNA在正常组织细胞、T24和BIU87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EphA2mRNA在膀胱组织中除T2~T3期与其他各分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各期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phA2的高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以及患者预后有关,在临床分期中无明显相关性,且EphA2的蛋白表达与基因表达量不成比例。
- 张伟李国灏陈琳李运柱陈先国刘继红叶章群
- 关键词:EPHA2膀胱移行细胞癌免疫组化荧光PCR
- 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与治疗并文献复习(附11例报告)
- 目的:总结我院2006年-2008年收治的11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资料,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水平。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共11例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46-71岁,平均62岁;肿瘤位于左侧8例,右侧3...
- 李国灏陈琳李运柱李文洲余家俊
- 文献传递
- 坦索罗辛在治疗合并BPH的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评价盐酸坦索罗辛(tamsulosin)在治疗合并BPH的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合并BPH的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结石直径小于1.0 cm。对照组患者未给予输尿管平滑肌松弛剂;坦索罗辛组患者加用坦索罗辛0.2 mg,每天1次。每例患者治疗观察期不超过2周。观察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及副作用发生率、镇痛治疗使用率及其它疗法介入率。结果:坦索罗辛组结石排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率和哌替啶的使用率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选用其他疗法介入率显著高于坦索罗辛组(P<0.05)。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高于坦索罗辛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明显的药物副作用(P>0.05)。结论:坦索罗辛可明显促进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出,缓解肾绞痛发生同时改善排尿症状,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输尿管下段结石辅助药物疗法。
- 李文洲陈琳胡卫锋李国灏
-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良性前列腺增生坦索罗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