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
- 作品数:14 被引量:111H指数:7
-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颈前路单枚空心钉固定治疗齿状突Ⅱ型骨折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应用颈前路单枚空心钉固定治疗齿状突Ⅱ型骨折的临床观察。方法对21例齿状突ⅡA型5例、ⅡB型16例骨折行颈前路单枚空心钉固定治疗。结果 21例全部获得随访12-36个月,平均21个月。术后无感染,枕颈部疼痛消失,无吞咽不适感,6例术前ASIA分级为D级的患者在术后3个月恢复为E级。骨折平均愈合时间5.5个月,骨折愈合率为100%。随访X线片显示颈椎序列及生理曲度恢复满意,患者颈部屈伸及旋转活动恢复正常,未发生螺钉松动、移位及断裂等。结论采用颈前路单枚空心钉固定治疗齿状突Ⅱ型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 程军关群熊小江占方彪陈林李波
- 关键词:齿状突骨折颈前路空心钉
- 渝东北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研究渝东北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及骨折发生的现状,为骨质疏松的一级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随机抽样选择渝东北地区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以自编老年人骨质疏松现状调查表、骨密度测定进行研究。结果渝东北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为70.9%,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为12.7%。结论渝东北地区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较高,且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也较其他地区高,应积极防治骨质疏松,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
- 陈林程军李波占方彪唐进熊小江
- 关键词:骨质疏松老年人流行病学
- 局部应用抗生素对86例患者术后早期手术部位感染的疗效研究
- 2013年
-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抗生素对患者术后早期手术部位感染(SSI)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1年对86例术后患者的治疗,分别根据局部是否应用抗生素分为处理组及对照组,各43例。处理组以利多卡因10 mL稀释2.0 g头孢拉定后,沿切口外红肿处周围由浅至深层逐渐注射,循切口外红肿处周围刺入皮下,均匀将药液浸润注射于切口周围,每天1次,局部辅助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TDP)治疗;对照组仅局部辅助TDP治疗,比较两组处理后SSI发生率。结果对照组SSI发生率为25.58%(11/43),处理组SSI发生率为4.65%(2/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抗生素能有效控制患者术后早期SSI。
- 廖乙名杨涛陈林熊小江彭燕唐进
- 关键词:手术后期间抗菌药
- 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
- 目的:探讨腰椎结核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5月—2012年6月间我院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42例腰椎结核.其中L1椎体8例,L2椎体9例,L3椎体10例,L4椎体...
- 陈林
- 关键词:腰椎结核内固定病灶清除植骨融合
- 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结合硫酸钙人工骨治疗单一椎体胸腰椎骨折:3个月随访被引量:9
- 2017年
- 背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将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用于修复胸腰椎骨折,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注射硫酸钙的生物兼容性好,在机体中易于吸收降解,而且其固化速度快。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可硫酸钙骨水泥治疗单一椎体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40例单一椎体胸腰椎骨折不伴有神经损伤患者,所有骨折椎体压缩>30%,伤椎至少有一侧椎弓根完整。均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结合硫酸钙人工骨治疗。详细记录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末次随访时患者腰腿痛目测类比评分和ODI;并进行X射线片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及矢状位脊柱局部后凸Cobb角度;另外记录患者对手术的主观满意度(分为优、良、中、差4级)及术后骨折愈合率。结果与结论:(1)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患者ODI分别为16.3%,4.4%;(2)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随访时,本组患者的伤椎局部后凸Cobb角及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均减小,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末次随访患者骨折愈合率为95%,2例患者末次随访时骨折未愈合,患者对手术主观满意度的优良率为95%;(4)与术后3个月比较,末次随访患者胸腰椎局部矢状位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均有丢失,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均显著改善(P<0.01);(5)结果表明,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硫酸钙治疗单一椎体胸腰椎骨折安全可靠,可恢复伤椎前缘高度,减轻疼痛,远期疗效满意,注入硫酸钙可获得较高的骨折愈合率。
- 占方彪程军冯世龙谢鲤钟李波张友陈林
- 关键词:骨科植入物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硫酸钙
- 空气波压力治疗预防全膝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被引量:25
- 2013年
- 背景:大量文献研究表明,空气波压力治疗在预防髋部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有重要作用。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预防全膝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80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加个人行为功能锻炼,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置换后第2天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双下肢;比较两组患者患肢肿胀指数、凝血综合指数及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例数。结果与结论:治疗后2周,试验组肿胀指数、凝血综合指数及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例数明显减少,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全膝关节置换后早期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能有效缓解患肢肿胀,改善凝血综合指数,改善患者的血凝状态,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唐进杨涛熊小江陈林程智勇占方彪廖乙名
- 关键词:人工假体全膝关节置换空气波压力下肢深静脉血栓
- 椎弓根系统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椎弓根系统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胸腰椎骨折29例采用椎弓根系统固定,注射型自固化磷酸钙椎体成形,18例后路减压。结果26例获随访8—21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拔钉及断钉,脊柱序列基本正常。无椎体高度丢失。神经功能大多恢复良好。结论椎弓根系统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能加强稳定骨折的椎体,恢复椎体的高度及序列,从而降低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减少术后椎体高度再丢失,明显提高了手术疗效。
- 程军关群熊小江王斌占方彪陈林王倩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弓根椎体成形术骨水泥
- 渝东北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
- 目的:研究渝东北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及骨折发生的现状,为骨质疏松的一级防治提高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随机抽样选择渝东北地区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以自编老年人骨质疏松现状调查表、骨密度测定进行研究. 结果:渝东北...
- 陈林
- 关键词:骨质疏松老年人
-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对老年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对老年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矢状面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情况。术后随访1年,采用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比较两组患者的脊柱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其伤椎疼痛缓解情况。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切口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缩短(P <0. 01);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恢复及矢状面Cobb角恢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术后ODI指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所有手术病例术中无血管及脊髓、神经根损伤,术后经CT平扫及X线片显示内固定良好,基本恢复正常,椎体复位满意。结论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周世强曹锐程亚锋吴治宏李波陈林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生活质量
- 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腰椎结核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5月~2012年6月,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42例腰椎结核患者。其中L1椎体8例,L2椎体9例,L3椎体10例,L4椎体27例,L5椎体20例;累及单节段17例,双节段18例,3个节段7例。37例患者伴有椎旁脓肿,15例伴有不同程度的硬脊膜和/或神经根受压症状。按Frankel分级C级2例,D级13例,E级2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过≥2周抗结核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年,3例复发,其余病例术后6.5个月行X线片检查,显示椎间植骨融合,融合率为92.9%(39/42)。术后神经症状均获得明显恢复,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后路一期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有利于恢复脊柱稳定性,减小手术创伤,提高植骨融合率。
- 陈林程军李波熊小江廖乙名占方彪
- 关键词:腰椎清创术脊柱融合术内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