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思
-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爱国主义的真实内涵——驳茅于轼《以人为本,还是以国为本?》
- <正>爱国主义一直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命题。但对于什么是爱国主义,则有不同的理解。在爱国主义这一名词中,"国"指的是祖国、民族国家,具体包括祖国的领土、人民和文化三项,而不是国家政权,也不是指国家官僚,更不是指国家君主。在中...
- 陈杰思
- 文献传递
- 体证与认知的对比研究
- <正>认知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信息流动,而体证则是主体与客体生命精神的交融。中华传统文化以体证为主,以认知为辅。西方文化以认知为主,以体证为辅。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对比研究。一、体证与认知具有不同的特性1.主体不同体证...
- 陈杰思
- 文献传递
- 中国传统哲学和谐辩证法十题被引量:6
- 2000年
- 中国传统哲学所倡导的和谐辩证法 ,包括以下十大问题 :良性斗争、仇必和解、中庸之道、适度存在、和而不同、抑强扶弱、和实生物、阴阳合谐、均衡互制、各安其位。
- 戴世平陈杰思
- 关键词:传统哲学和谐辩证法
-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安人之道
- 2020年
- 中国传统管理学的核心命题就是“修己安人”,安人包括安身、安心二个方面。本文将中国传统的安人之道与马斯洛心理学中所讲的层次需要论相结合,提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当满足员工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感及爱的需要、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舒适愉快的需要,才能达到“安人”的目的,激发企业的活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竞争力。
- 陈杰思
- 关键词:安身安心凝聚力
- 国学方法论被引量:1
- 2007年
- 国学不仅仅涉及文化事实,而且还有价值取向、精神内涵,关系到修养与践行,因此,认知方法不是国学研究的唯一方法。只有运用认知方法、体证方法、践行方法、敬仰方法、创新方法、综合方法,国学才能走上兴盛之路。
- 陈杰思
- 关键词:国学
- 大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正>大学教育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教育面的扩大上,而且表现在素质教育的发展上,前者解决教育的数量问题,后者解决教育的质量问题。目前,政府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民间资金大量流入大学教育领域,都使得大学在校学生的比例有所提高,逐步...
- 陈杰思
- 文献传递
- 论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
- 2013年
- 中华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基础。中华民族应当以中华文化为主体,中华文化应当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应当以孔子思想为主体。中华文化继承与创新的主体,是对外文化交流的主体。维护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实质上就是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主权,保持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慧命,维护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与价值体系,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 陈杰思
- 关键词:中华文化儒家
- 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的理论分析
- <正>剖析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了解认知活动的真实面目,有助于人们掌握认识规律,正确地开展认知活动。一认知主体是展开认知活动的心灵主体,我们可以将认知主体划为纯粹认知主体、认知准备、认知干扰三个层面。纯粹认知主体,是指认知...
- 陈杰思胥春雷
- 文献传递
- 国学的历史命运与现代价值被引量:6
- 2007年
- 国学的价值,在内外各种势力的攻击之下,被严重地贬低了。国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振奋民族精神,传承中华美德,提升人文素质,建设精神文明,维护祖国统一,推动世界的和平。
- 陈杰思
- 关键词:国学民族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