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智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三缩丙二醇双丙烯酸酯的RAFT分散聚合研究
- 2009年
- 以S-1-十二烷基-S′-(α,α′-二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TTC)作为链转移剂,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作为反应介质进行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分散聚合和MMA与双官能度单体三缩丙二醇双丙烯酸酯(TPG-DA)的分散共聚合。由于在分散聚合体系中加入链转移剂等物质会降低反应体系稳定性,导致微球粒径失控等问题,经研究发现改变链转移剂的加入方式并适当增加稳定剂的用量,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在成核以后加入TTC和TPGDA的两步法分散聚合反应,制备得到了MMA-co-TPGDA支化共聚物微球。微球粒径随反应转化率提高而逐渐增加,当双官能度单体用量增加或稳定剂用量减少时微球粒径也增大。1HNMR分析结果显示共聚物具有支化结构和未反应的双键,其在共聚物中的比例低于其在原料中的初始比例。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了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同时用黏度法测定了聚合物特性粘数,并计算出聚合物形状因子α。结果显示,α值随转化率下降,说明聚合物逐渐转变为支化结构。最后,讨论了聚合反应条件对聚合产物支化度的影响。
- 陈智冉蓉
- 关键词:分散聚合支化聚合物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
- 紫外光引发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RAFT交联聚合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合成了S-1-十二烷基-S′-(α,α′-二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TTC),以此为链转移剂,采用光差动热分析仪(DPC)和动态力学分析(DMA)方法研究了室温条件下紫外光引发的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EGDMA)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自由基聚合行为.发现RAFT光聚合反应的反应速率小于常规自由基聚合,因为体系由扩散控制,反应中自加速趋势减缓.探讨了双键之间聚乙二醇链段长度对于聚合速率和最终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中间聚乙二醇链段的增加,聚合速率先变小再变大,最终转化率缓慢变大.RAFT光交联产物的交联密度随中间链段长度的增加而下降,交联均匀性提高.
- 卓丁陈智王晓龙阮英波赵雪梅冉蓉
- 关键词: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光聚合聚合动力学交联结构
- RAFT分散聚合方法制备支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被引量:2
- 2009年
-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三缩丙二醇双丙烯酸酯(TPGDA)为单体,S-1-十二烷基-S′-(α,α′-二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作为RAFT试剂防止反应体系交联,进行RAFT分散共聚合.通过在成核以后加入RAFT试剂和多官能度单体(TPGDA)的两步法分散聚合反应得到了粒径接近单分散的球形聚合物粒子,其粒径大小在1.9~2.7μm范围,粒径分布为1.12~1.24.采用凝胶色谱法(GPC)、核磁共振(1H-NMR)对所得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MWD)、共聚物组成、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GPC结果表明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曲线呈双峰分布,说明在成核期形成了线形的MMA均聚物,而在成核后由MMA与TPGDA共聚生成了支化的共聚物.1H-NMR结果显示所得共聚物具有支化的结构,共聚物中TPGDA的比例低于其在初始原料中的比例.此外,所得共聚物的特性黏度随转化率升高而降低,形状因子α从0.643降低到0.548,进一步证明了聚合物具有支化结构.
- 陈智王晓龙邹游杨一君冉蓉
- 关键词: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分散聚合支化聚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