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昱利
- 作品数:7 被引量:54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南京地区塑料大棚中空气温湿度日变化模型及验证被引量:6
- 2011年
- 为定量塑料大棚温湿度日变化,根据气象学相关原理,通过分析南京地区塑料大棚温湿度日变化规律以及大棚结构与材料特点,得出塑料大棚温湿度日变化模型,并进行验证。模型如下:白天12-d/2
- 陈昱利张智优刘岩朱艳曹宏鑫
- 关键词:塑料大棚温度日变化
- 农业模型与数字农业发展探讨被引量:15
- 2012年
- 为了进一步深化与促进农业模型与数字农业发展,并融入国际发展潮流,以系统学思想为指导,采用系统分析及认识论挖掘等方法,提出并进一步明晰了农业模型概念与分类,农业模型与数字农业的相互关系、意义与评价,综述了国内外农业模型的研究与应用新动态,通过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分析结果表明,广义上,农业模型是为研究农业问题的定量规律所建立数学模型的总称,包括农业生物模型、农业环境模型、农业技术模型以及农业经济管理模型等;狭义上,农业模型主要包括农业植物模型、农业动物模型、农业微生物模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模型等。数字农业体系分为数字种植业、数字林业、数字畜牧业、数字渔业、数字农村工业以及数字农产品市场与管理等。农业模型之间发展不平衡但各有特色;农业模型间的协同较少;不同学科背景下农业模型之间缺乏开放源式的整合与互操作框架;农业模型的检验方法还需进一步完善;虽然目前数字农业的应用还较少,但随着中国农业的发展,它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 曹宏鑫赵锁劳葛道阔张文宇刘永霞刘岩陈昱利宣守丽孙金英岳延滨张智优沙依然张伟欣
- 关键词:数字农业
- 设施番茄果实生长及产量形成模拟模型被引量:18
- 2012年
- 为探明番茄果实生长与温度、光照的关系以及建立番茄产量预测的新方法,该研究对不同播期、品种、氮素水平及茬口的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构建了反映果实生长与温度、光照关系的果实横、纵径生长模型,以及果实干物质机理性模型和果实鲜重与横、纵径关系的线性模型,并建立了以上述模型为基础的番茄产量预测模型。运用独立数据对产量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不同氮素水平下,当利用干物质机理性模型模拟番茄产量时,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MSE和ADe都小于30 g(每株);当用果实横径经验性模型模拟番茄产量时,RMSE和ADe都小于35 g(每株);当用果实纵径经验性模型模拟番茄产量时,RMSE和ADe都小于40 g(每株)。表明番茄产量模型均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够很好地模拟番茄产量,可为设施番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其中利用果实横、纵径的线性关系模型来预测番茄产量,具有参数少、不破坏果实活体、实用性强等特点。
- 张智优曹宏鑫陈兵林刘岩陈昱利
- 关键词:番茄果实生长发育
- 油菜作物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4年
- 作物模型是农业模型的重要内容,主要分为作物生长模型和作物形态结构模型。从油菜生长模型和油菜形态结构模型及可视化两方面,较系统综述了油菜作物的发育、生长(光合、呼吸、分配等)、水分平衡、氮素平衡、器官建成及管理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油菜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展望了未来油菜作物模型的发展前景。
- 张伟欣曹宏鑫朱艳刘岩张文宇陈昱利傅坤亚
- 关键词:作物油菜
- 基于生物量的油菜越冬前植株叶片空间形态结构模型被引量:7
- 2015年
- 油菜越冬前的形态建成是油菜苗后期乃至整个生长中、后期的物质基础,叶片是该期最重要的营养器官。为了明确油菜植株的形态结构要素与器官生物量的关系,以3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于2011—2013年分别设置品种和肥料试验、品种、肥料和密度试验、品种试验,越冬前测定油菜植株不同叶位叶片形态指标,分析油菜主茎叶片形态参数与叶片干物重的关系,构建了基于生物量的油菜越冬前植株叶片空间形态结构模型。建模后以独立试验数据检验,除短柄长、叶切角和叶弦角、不施肥品种叶片干物重分配系数值(partitioning coefficient of leaf blade dry weight,CPLB)误差较大外,油菜越冬前植株叶片空间形态结构模型观察值与模拟值一致性较好,所建模型可靠性较高,具有一定的解释性。
- 张伟欣曹宏鑫朱艳刘岩张文宇陈昱利傅坤亚
- 关键词:油菜叶片生物量
- 设施番茄植株氮素积累与分配及产量形成模拟研究
- 中国是设施园艺生产大国,设施园艺总面积居世界第一位,蔬菜是中国设施栽培的最主要作物。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中国采用钢架大棚进行蔬菜保护地栽培的面积迅速扩大,基于塑料大棚的保护地栽培已成为农业生产产业化新技术革命的方向...
- 陈昱利
- 关键词:设施番茄氮素积累与分配
- 文献传递
- 设施番茄单株成果数模型研究
- 2013年
- 单株成果数是番茄单株产量的构成因子,为了定量分析不同品种设施番茄单株成果数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以"美国摩尔一号"(B1,偏早熟)、"超世纪番茄大王"(B2,偏晚熟)和"美国903"(B3,中熟)为材料,于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开展了品种和施肥、品种和水分田间试验。通过分析不同品种、水分和施肥水平番茄坐果数、果实脱落数、开花数及现蕾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建立了设施番茄单株现蕾数、单株花脱落数、单株果脱落数和单株成果数模型。经独立试验资料检验,设施番茄品种B1、B2和B3平均单株累积现蕾数实测值与模拟值的根均方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Xde)和决定系数(R2)分别为2.452个(n=24)、1.851个和0.976,1.820个(n=24)、1.422个和0.948,1.849个(n=24)、1.464个和0.949。单株花脱落数实测值与模拟值的RMSE、Xde和R2分别为0.712个(n=16)、0.662个和0.786,0.730个(n=17)、0.662个和0.965,1.229个(n=16)、1.091个和0.952。单株果实累积脱落数实测值与模拟值的RMSE、Xde和R2分别为0.391个(n=15)、0.342个和0.849,0.439个(n=15)、0.346个和0.966,0.318个(n=15)、0.288个和0.961。单株成果数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MSE、Xde和R2分别为0.839个(n=27)、0.712个和0.934,实测值与模拟值的吻合程度较好,说明模型可较好地模拟不同品种、水分和施肥水平设施番茄单株成果数。
- 陈昱利曹宏鑫朱艳刘岩张伟欣
- 关键词:设施番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