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建荣

作品数:13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4篇诊治
  • 4篇手术治疗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胆囊
  • 3篇胰腺
  • 2篇胆囊切除
  • 2篇胆囊切除术
  • 2篇胆囊炎
  • 2篇胆源性
  • 2篇胆源性胰腺炎
  • 2篇严重肝破裂
  • 2篇胰腺炎
  • 2篇预后
  • 2篇源性
  • 2篇诊治分析
  • 2篇诊治体会

机构

  • 1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2篇陈建荣
  • 8篇陆孝道
  • 8篇张学利
  • 8篇于进玲
  • 6篇檀占海
  • 4篇单远洲
  • 4篇顾琤
  • 4篇周联明
  • 4篇张吉发
  • 3篇顾建萍
  • 2篇姚凯
  • 1篇李先玮
  • 1篇陈建钢
  • 1篇张光军
  • 1篇张平
  • 1篇陆青松
  • 1篇杨治
  • 1篇朱光辉

传媒

  • 3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外科研究与新...
  • 1篇2013国际...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 2篇2013
  • 5篇2011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措施和注意点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适应证和治疗措施以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005年61例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非手术治疗成功57例,成功率93.4%,中转手术治疗4例。中转原因与过早下床活动、合并其他脏器伤、高龄同时伴有高血压病、CT检查Buntain分型Ⅲ型脾损伤有关。成功病例平均住院20d,47例获得门诊随访6~12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采取患者置入ICU严密监护,绝对卧床休息1~2周,动态监测血红蛋白和红血球压积,动态床边B超检查,病情许可下作CT增强检查等措施,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在基层医院是安全可行的。
顾琤陆孝道于进玲陈建荣陆青松陈建钢
关键词:脾破裂非手术治疗适应证
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研究损伤控制外科(DCS)理念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提高临床危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效率。方法选取6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其中应用DCS方法救治严重多发伤患者30例为DCS组,以传统方式抢救的病情严重程度一致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体温恢复时间、休克纠正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56例(96.7%)治愈出院,其中DCS组死亡1例(3.3%),对照组死亡3例(10%);DCS组发生并发症6例(5%),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5例(50.0%)。DCS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DCS组体温恢复时间、休克纠正时间、PT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均P<0.05)。结论 DCS理念应用于急诊外科抢救严重多发伤患者是可行的,能有效减少病死率及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檀占海朱光辉陈建荣周联明杨治张吉发张学利单远洲
关键词:损伤控制外科多发伤抢救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诊治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39例ABP的临床资料。非手术治疗8例;手术治疗131例,其中行胆囊切除术69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52例,ERCP+EST 5例;胆囊切除+胰包膜切开减压+胰周引流术5例。结果非手术治愈8例,死亡1例。手术治愈122例,死亡9例;早期急诊手术54例,死亡6例(11.1%,6/54);延期或择期手术77例,死亡3例(3.9%,3/77),两组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BP的治疗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如果48~72 h后症状加重,应早期急诊手术。虽然本组研究显示早期急诊手术不增加ABP病死率,但早期急诊手术也不能降低ABP病死率。对病情稳定的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待临床症状缓解后,再延期或择期手术。
陈建荣张学利陆孝道于进玲姚凯檀占海
关键词:胆源性胰腺炎诊治
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腹腔镜辅助taTME)用于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的34例直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期选取进行腹腔镜辅助下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手术治疗的46例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改善亦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淋巴结清扫总数、保肛成功率、切缘阳性率、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taTME手术治疗直肠癌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重要神经血管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檀占海陈建荣张吉发周联明张光军单远洲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139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139例ABP的诊治资料.结果 非手术治疗8例,治愈7例,死亡1例,病死率12.5%.手术治疗131例,基本术式为常规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
陈建荣张学利陆孝道于进玲姚凯檀占海
关键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22例严重肝破裂的诊治体会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严重肝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严重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疗措施。结果 22例严重肝破裂患者的主要症状是上腹痛,多伴休克,且合并腹膜刺激征,均经剖腹探查确诊。手术方法包括单纯缝合修补术(14例)、清创性肝切除术(6例)及纱布填塞止血法(2例)。存活20例(90.90%),死亡2例(9.10%)。发生术后并发症6例(27.27%),其中肠梗阻2例,肝内迟发性血肿2例,肝修补后再出血1例,膈下脓肿1例。结论尽早作出诊断并及时手术是治疗严重肝破裂的关键。
陈建荣陆孝道于进玲张学利
关键词:腹部损伤肝切除术出血肝破裂
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4
201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普外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间择期手术的60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组(以下简称二镜组)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组(以下简称开腹组),对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例数、伤口疼痛、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病例均无死亡,二镜组未发生中转开腹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者二镜组21例、开腹组22例。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总费用比较无明显差异。而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伤口疼痛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二镜组明显优于开腹组(P<0.01)。结论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是一种新兴的微创手术,只要正确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式。
陈建荣顾琤于进玲陆孝道顾建萍李先玮张学利
关键词: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
长链非编码RNA胃癌高表达转录本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预后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胃癌高表达转录本1(lncRNA GHET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IGF2BP1)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CR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行手术治疗、具有完整病理及临床资料的CRC患者组织标本90例,设为研究组,另取该组手术患者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标本中GHET1、IGF2BP1的表达情况;分析CRC组织GHET1、IGF2BP1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GHET1、IGF2BP1在CR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预后情况的关系;Cox回归分析影响CRC预后情况的因素。结果研究组标本中的GHET1 mRNA水平及IGF2BP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GHET1、IGF2BP1表达情况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GHET1 mRNA高表达及IGF2BP1蛋白阳性患者生存率均低于GHET1 mRNA低表达及IGF2BP1蛋白阴性患者(32.80%vs 75.00%,Log-rankχ^(2)=17.775,P<0.05;33.33%vs 80.00%,Log-rankχ^(2)=13.615,P<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GHET1 mRNA高表达、IGF2BP1蛋白阳性表达是影响CRC预后情况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CRC患者癌组织中存在GHET1 mRNA水平及IGF2BP1蛋白阳性高表达,且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张平檀占海陈建荣张吉发周联明单远洲赵琴
关键词:预后
胰腺癌组织中METTL14和GFPT1的水平表达与临床预后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胰腺癌组织中甲基转移酶14(methyltransferase 14,METTL14)及谷氨酰胺-果糖-6-磷酸转氨酶1(glutamine-fructose-6-phosphate transaminase 1,GFPT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诊治的86例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癌和癌旁组织中METTL14和GFPT1 mRNA水平表达。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癌和癌旁组织中METTL14和GFPT1蛋白表达。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比较不同胰腺癌患者METTL14和GFPT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分析胰腺癌组织中METTL14和GFPT1蛋白表达与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模型评价影响胰腺癌预后的因素。结果胰腺癌组织中METTL14 mRNA(5.442±0.437),GFPT1 mRNA(6.521±0.516)表达高于癌旁组织(0.992±0.203,0.895±0.2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5.644,93.525,均P<0.05)。胰腺癌组织中METTL14(73.26%),GFPT1(69.77%)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8.14%,9.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545,65.765,均P<0.05)。胰腺癌组织中METTL14 mRNA与GFPT1 mRNA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性(r=0.569,P<0.05);METTL14蛋白与GFPT1蛋白表达呈明显正相关性(r=0.664,P<0.05)。低分化程度(92.31%,88.46%)、AJCC分期Ⅱ~Ⅲ期(89.13%,86.96%)及有淋巴结转移(95.12%,92.68%)胰腺癌组织中METTL14,GFPT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高于高中分化程度(65.00%,61.67%)、AJCC分期Ⅰ期(55.00%,50.00%)及无淋巴结转移(53.33%,4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74~19.507,均P<0.05)。METTL14阳性表达组和GFPT1阳性表达组患者三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低于METTL14阴性表达组,GFPT1阴性表达组(χ^(2)=15.232,18.054,均P<0.05)。肿瘤AJCC分期Ⅱ~Ⅲ期(OR=2.552,95%CI=1.420~4.455)、伴淋巴结转移(OR=1.754,95%CI=1.125~2.534)、METTL14阳性(OR=2.797,95%CI=1.233~5.876)、GFPT1阳性(OR=1.635,95%CI=1.030~2.506)是影响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
檀占海陈建荣张吉发周联明单远洲
关键词:胰腺癌
382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分析
目的:总结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s, AC)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的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82例AC施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
陈建荣顾琤陆孝道于进玲张学利顾建萍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手术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