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川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泸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3篇手术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2篇胆囊
  • 2篇结石
  • 2篇腹腔镜术
  • 1篇胆道
  • 1篇胆道镜
  • 1篇胆囊大部切除
  • 1篇胆囊大部切除...
  • 1篇胆囊管
  • 1篇胆囊炎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结石
  • 1篇钝性
  • 1篇钝性伤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患者

机构

  • 7篇泸州市人民医...
  • 1篇重庆市急救医...

作者

  • 7篇陈川
  • 5篇姚健
  • 2篇罗黔
  • 2篇王宁
  • 1篇潘广彪
  • 1篇余利坚
  • 1篇敖建平
  • 1篇钟开伦
  • 1篇赖俊谕
  • 1篇张杨
  • 1篇官禹
  • 1篇黄学平

传媒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经肛门显微内镜的手术治疗直肠类癌临床研究(附3例病例报告)
2011年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治疗直肠类癌的疗效。方法:选择3例直肠类癌患者,全麻下根据肿瘤位置选择合适的体位,经肛门插入特殊的TEM直肠镜,保持CO2充气状态,在立体视镜和腔镜系统下,采用针形电刀将直肠类癌完整切除(黏膜下或全层切除),直肠创面行连续缝合。结果:3例直肠肿瘤均获完整切除,切缘均阴性。随访8~16个月,平均11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TEM是治疗直肠类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陈川余利坚姚健钟开伦潘广彪
关键词: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直肠镜直肠类癌微创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临床体会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总结腹膜后腹腔镜肾切除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后腹腔镜肾脏切除术治疗18例各类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无功能肾积水12例,肾萎缩3例,肾结核2例,肾癌1例。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80-180min,平均100分钟;术后8-24h进食,术后住院7-14d。结论腹膜后腹腔镜肾脏切除手术具有患者损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对腹腔脏器干扰少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王宁罗黔姚健陈川
关键词:腹腔镜术腹膜后肾切除术肾疾病
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与传统阑尾切除术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传统阑尾切除术(OA)治疗小儿阑尾炎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89例小儿阑尾炎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LA 36例,OA 53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住院时间、患方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LA组与OA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住院时间、患方满意度等方面LA组优于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微创、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势,提倡将其用于小儿阑尾炎治疗。
敖建平黄学平陈川
关键词:小儿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悬吊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11例报告)
2010年
目的探讨悬吊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应用。方法应用悬吊式腹腔镜切除胆囊后,经扩张的胆囊管,在纤维胆道镜引导下,用取石网篮取净结石或体内微爆破碎石仪粉碎结石后冲洗,吸净结石。结果本组11例手术均获成功,无胆漏、出血、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术后24~48h复查B超均无结石残留,4d出院。随访3~12月无结石复发及胆道狭窄等并发症。结论悬吊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是目前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理想手术方式,充分体现了微创外科技术的优点,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罗黔姚健陈川
关键词:悬吊式腹腔镜纤维胆道镜胆总管结石
急性腹部钝性伤休克患者肠道菌群特征观察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急性腹部钝性伤休克患者肠道菌群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20年10月泸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普外科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腹部钝性伤休克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34~59岁,平均46.7岁;道路交通伤42例,高处坠落伤34例,其他4例。另选取同期到笔者医院接受体格检查的80名健康志愿者(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35~58岁,平均46.9岁)进行对照研究,将其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大便标本中双歧杆菌、葡萄球菌、乳酸菌、肠杆菌、肠球菌韦荣球菌、梭状芽胞杆菌、假单胞菌、真菌、类杆菌等菌群种类表达情况,比较两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降钙素原、D-乳酸、二胺氧化酶、内毒素),分析观察组患者院内生存情况,并通过Spearman系数分析腹部钝性伤休克患者肠道菌群表达与其肠黏膜屏障功能及院内病死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葡萄球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降钙素原、D-乳酸、二胺氧化酶、内毒素数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院内28d内生存率为77.50%,体内双歧杆菌、乳酸菌数量与降钙素原、D-乳酸、二胺氧化酶、内毒素、院内病死率呈明显负相关(P<0.05),葡萄球菌数量与降钙素原D-乳酸、二胺氧化酶、内毒素、院内病死率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腹部钝性伤休克患者肠道内双歧杆菌、乳酸菌数量明显降低,葡萄球菌数量明显增高,均可能通过破坏其肠道黏膜功能而影响预后。
陈川官禹黄扬眉杨柳张杨王瓒宇
关键词:腹部钝性伤休克肠道菌群肠道黏膜屏障
腹腔镜术后戳孔疝一例被引量:2
2010年
腹腔镜手术戳孔较开腹手术切口为小,术后戳孔疝的发生率较低[1]。是腹腔镜手术术后的一种少见并发症。我院遇1例,报告如下。
王宁陈川姚健
关键词:戳孔疝手术后并发症外科学腹腔镜
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在复杂胆囊结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总结本科自2005年7月至2011年4月128例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原因、方法和体会。结果 126例手术顺利完成,2例中途转开腹手术,无死亡,手术时间25~160min,平均105min。术中出血10~100mL,平均51mL。术后5~10d痊愈出院,平均7.46d。随访3个月~3年,无症状复发,效果满意。结论 在化脓性胆囊炎或胆囊三角严重黏连疤痕化等不能够常规行胆囊切除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简便而安全可行,不但能够达到胆囊切除的目的,又能减少肝外胆管和血管损伤,避免了中转开腹,不失为复杂胆囊手术治疗的一种较好的选择,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正确处理胆囊残余部分。
赖俊谕陈川姚健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胆囊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