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琼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从广告的特性看广告的真实性被引量:2
- 1995年
- 很难用一句话给广告的真实性作一个界定。广告既是某种信息的载体,又是一种促销手段,而它本身还具有艺术的欣赏价值,因而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艺术品,有人称之为'用想象包裹事实的艺术'。广告与我们常见的新闻、宣传、实用艺术以及促销等信息传播与沟通形式有其相同之处。
- 陈宝琼
- 关键词:广告主虚假广告传播信息信息传播艺术化
- 表达TNFR-Fc的重组CHO细胞旋转振荡培养工艺的放大及其活性检测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在旋转振荡培养工艺放大条件下,表达肿瘤坏死因子受体-Fc融合蛋白(TNFR-Fc)的重组CHO细胞稳定性及其表达产物活性。方法采用旋转振荡悬浮培养CHO细胞,至对数生长期时,接种不同培养体积(10 ml、250 ml、1.5 L),于31℃继续培养,每日取样检测不同培养体积下的细胞密度、细胞活力、融合蛋白浓度;经MabSelect Sure亲和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采用SDS-PAGE、ELISA、MTT法进行纯化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纯度及结合活性、中和活性的检测。结果重组CHO细胞在旋转振荡培养条件下,由10 ml放大到1.5 L培养体积时,细胞的生长密度、活力及蛋白表达量均相对稳定;纯化的融合蛋白纯度在94%以上,相对分子质量约75 000,可与重组人TNFα特异性结合,其相对亲和力与标准品十分接近,且可中和重组人TNFα的细胞毒效应。结论明确了表达TNFR-Fc融合蛋白的重组CHO细胞旋转振荡培养工艺放大的可行性,为更大规模发酵生产奠定了基础。
- 王一婷雷云黄鹂谢奎杨依丽陈宝琼谢秋玲洪岸熊盛
- 关键词:生物反应器CHO细胞
-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生物仿制药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评价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TNFR-Fc)生物仿制药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6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药物组(Enbrel)和TNFR-Fc高、中、低质量分数组,空白组(无炎症),每组6只,弗氏完全佐剂(CFA)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给药13 d后,分别测量大鼠体重、后足足垫厚度,关节炎指数评分,ELISA法测量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Enbrel组和TNFR-Fc大、中、小质量分数组的大鼠体质量明显增加(P<0.05)、继发性足肿胀减弱(P<0.05)、关节炎评分分值、IL-1β、TNF-α、IL-6含量均减小(P<0.05),IL-10含量升高(P<0.05).结论:TNFR-Fc通过降低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以及升高IL-10水平来发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 洪刚雷云温家明陈宝琼卢加李光飞谢秋玲熊盛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坏死因子IL-10
- 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的表达、纯化及活性测定
- 2012年
- 目的筛选得到稳定表达重组人源化抗HER2单克隆抗体(rhHER2-mAb)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最优表达株,采用旋转振荡式培养及小规模放大,测定纯化后抗体蛋白的活性和亲和力。方法使用一次性旋转振荡生物反应器——Tube-spin对细胞株进行高通量筛选,然后使用摇瓶进行规模放大培养,利用Protein A亲和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SDS-PAGE、HPLC检测产物的纯度,夹心ELISA检测产物的表达量,MTT检测产物的活性。结果通过比较,确定产量最高的#38细胞克隆株,经过规模放大培养得到足量细胞上清液,摇瓶表达量达到(152±20)mg.L-1。纯化后经检测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50×103,纯度在96%以上,与商品化的赫赛汀一致;活性检测和亲和力检测也显示其活性和亲和力与赫赛汀相当。结论通过细胞株筛选得到高表达细胞株,经旋转振荡式放大培养,成功纯化获得抗体蛋白,与商品化药物性质一致,为大规模旋转振荡培养发酵奠定基础。
- 黄鹂黎美香雷云王一婷谢奎杨依丽陈宝琼谢秋玲洪岸熊盛
- 关键词: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活性检测
- 表达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Fc的CHO-DG44细胞的培养温度优化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优化表达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Fc(TNFR-Fc)融合蛋白的重组CHO-DG44细胞的培养温度,并考察该细胞株在最佳温度放大培养下纯化后的产物纯度及活性。方法采用批次培养方式,将重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培养于37℃、37℃转31℃、31℃3种不同的温度下,每日取样检测细胞密度、细胞活率、葡萄糖浓度、乳酸浓度、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Fc融合蛋白浓度,并选择最佳的培养温度对重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进行放大(10、50、200 mL、2 L)培养,所得培养上清经Protein A亲和色谱柱纯化,并采用SDS-PAGE,SE-HPLC,WST-8对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Fc融合蛋白进行相对分子质量,纯度和生物活性检测。结果研究发现,37℃转31℃的转温度培养条件可在保持高密度活细胞的同时维持细胞活率,延长培养周期,显著提高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Fc融合蛋白产量,并且该转温度培养工艺可成功地应用于重组CHO细胞的规模放大培养中。纯化后的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Fc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50×103,纯度在93%以上,生物活性检测显示其可中和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的细胞毒效应。结论相比单一的37℃培养条件,37℃转31℃的转温度培养工艺可明显提高重组CHO-DG44细胞的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Fc融合蛋白表达量,且该工艺具有可放大性,这为该工艺的更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
- 雷云谢奎洪刚陈宝琼杨依丽谢秋玲熊盛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