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国斌

作品数:11 被引量:76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南理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4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性
  • 4篇酒石
  • 4篇酒石酸
  • 3篇酯化
  • 2篇絮凝
  • 2篇絮凝剂
  • 2篇手性分离
  • 2篇水处理
  • 2篇萃取
  • 2篇萃取分离
  • 2篇废水
  • 2篇废水处理
  • 2篇D-酒石酸
  • 2篇L-酒石酸
  • 2篇拆分
  • 1篇电镀
  • 1篇淀粉
  • 1篇对映
  • 1篇对映体
  • 1篇性能研究

机构

  • 11篇湖南理工学院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1篇陈国斌
  • 10篇唐课文
  • 3篇朱政兵
  • 2篇陈铁华
  • 1篇李娟
  • 1篇易健民
  • 1篇张伟珍
  • 1篇周春山
  • 1篇管山河
  • 1篇黄凯明
  • 1篇王崇国
  • 1篇曹金艳

传媒

  • 4篇湖南理工学院...
  • 3篇合成化学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精细化工
  • 1篇质谱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氧水法处理FPC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化学法——即双氧水法处理柔性线路板(FPC)生产中所产生的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以柔性线路板生产湿部的电镀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双氧水、聚合硫酸铁用量、pH值对废水中Cu^(2+)、Ni^(2+)等重金属离子的络合物破络效果及CO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氧水用量2.5mL·L^(-1),聚合硫酸铁用量80mg·L^(-1),聚丙烯酰胺用量40mg·L^(-1),pH为6~9,效果好、操作简便、费用低廉。
陈国斌管山河
关键词:废水处理重金属电镀
疏水性L-酒石酸正戊酯的合成被引量:11
2004年
以甲苯作溶剂,L 酒石酸、正戊醇为原料,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下,n(正戊醇)/n(L 酒石酸)=2 8,加热回流,温度控制在130~135℃,反应时间1h,合成了疏水性L 酒石酸正戊酯。折光率:n20D=1 4520,沸点:198~201℃,酯化率>99%,收率达78 4%。
陈国斌唐课文陈铁华朱政兵
关键词:L-酒石酸酯化反应
聚硅酸氯化铝铁絮凝剂的研制和应用被引量:9
2003年
红黄壤经焙烧活化,用盐酸浸取其中铁和铝,调整Fe(Ⅲ)/Al(Ⅲ)的摩尔比,添加适量助凝剂硅酸钠,合成聚硅酸氯化铝铁,用于处理造纸废水,效果良好。
陈国斌唐课文朱政兵
关键词:聚硅酸氯化铝铁絮凝剂土壤造纸废水废水处理
D-酒石酸正庚酯的合成被引量:5
2006年
以D-酒石酸与正庚醇为原料,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合成了手性拆分剂D-酒石酸正庚酯,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优化反应条件为:D-酒石酸100 mmol,n(D-酒石酸)∶n(正庚醇)=1.0∶2.6,对甲苯磺酸0.5 g,甲苯50mL,回流反应约1 h,酯化率99%,收率在93%以上。其结构经IR确证。
陈国斌唐课文王崇国
关键词:手性拆分酒石酸正庚醇酯化
D-酒石酸正辛酯的合成被引量:5
2005年
以D酒石酸和正辛醇为原料合成了手性拆分剂D酒石酸正辛酯,其结构经IR确证。通过正交实验得优化反应条件为D酒石酸100mmol,n(D酒石酸)∶n(正辛醇)=1.0∶2.8,对甲苯磺酸0.5g,甲苯55mL,慢速搅拌,酯化率在98%以上,收率达90%。
唐课文陈国斌李娟
关键词:手性拆分酒石酸正辛醇
用高岭土制备聚氯化铝铁-淀粉复合絮凝剂及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以高岭土、淀粉为原料合成聚氯化铝铁-淀粉复合絮凝剂。产品和市售PAC(以质量相同计)对废水进行处理,絮凝性能明显优于市售PAC。实验研究了酸浸高岭土的优化工艺条件,高岭土与盐酸质量比为1:3,盐酸浓度为6mol.L-1,温度为85~90℃,反应时间为4h,铝铁的浸取率分别达93%、95%。实验还研究了复合絮凝剂优化反应条件,酸浸液中铝与淀粉质量比为3.4:1,pH为1.5,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6h时,产品絮凝效果佳。
陈国斌唐课文黄凯明
关键词:高岭土酸浸淀粉复合絮凝剂
L-酒石酸正己酯的合成被引量:15
2004年
以甲苯作溶剂 ,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 ,L 酒石酸、正己醇为原料合成了手性选择体———L 酒石酸正己酯。确定最隹反应条件为 :L 酒石酸 10 0mmol,n(L 酒石酸 )∶n(正己醇 ) =1∶2 .8,甲苯 4 5mL ,对甲苯磺酸 0 .30g ,回流反应 5 3min ,酯化率在 99%以上 ,收率达 83%。
陈国斌唐课文陈铁华朱政兵
关键词:L-酒石酸酯化
苦瓜中降糖物质的提取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法从苦瓜中提取了降糖物质。通过正交实验得最佳反应条件为:浸提剂乙醇浓度75%,温度0.5℃,pH值3.0,时间24h。该条件下收率达新鲜苦瓜质量的0.87%。红外光谱定性分析验证了产品为蛋白类物质;HPLC定性分析表明产品中含有三至四种蛋白类物质。
陈国斌唐课文曹金艳
关键词:苦瓜
手性配体立体选择性萃取分离扁桃酸对映体被引量:18
2004年
Based on chiral ligand exchange, the distribution behavior of mandelic acid enantiomers in the two-phase system containing copper ion(Ⅱ)(Cu2+) and N-n-dedecane-L-hydroxyproline (L), was studied. At different pH, the partition of Cu2+ in the two-phase system containing N-n-dedecane-L-hydroxyproline, was investigated. The formation constant of binary cpmplex(Li2Cu) was obtained by regression. The influence of pH, concentrations of Cu2+ and chiral ligand, and solvents on partition coefficients(K) and separation factor(α), was discuss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Li forms more stable ternary complex with D-mandelic acid than with L- mandelic acid. There is a large influence of pH on K and α. At low pH values (<3.5), formation of binary complexes is thermodynamically unfavourable. K and α are best when pH values are above 3.5 and the molar ratio of chiral ligand to Cu2+ is 2:1. At the same time, solvents influence K and α very much.
唐课文陈国斌周春山
关键词:配体交换萃取手性分离扁桃酸对映体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姜黄挥发油化学成分被引量:16
2004年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姜黄中提取挥发化学成分 ,并用气相色谱 -质谱 ( GC/MS)联用技术分离和鉴定姜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 :分离出 5 0余个色谱峰 ,共鉴定出 43种物质 ,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物质相对含量。在已鉴定的组分中 ,烃类化合物 2 3种 ,占被测总量的 40 .85 % ,主要物质为β-姜黄烯 ( 1 1 .48% ) ,β-倍半水芹烯 ( 9.5 2 % ) ;含氧有机化合物 1 8种 ,占被测总量的 5 8.95 % ,主要成分为 L-香芹醇 ( 2 0 .63 % )、6,6-二甲基 -双环 [3 ,1 ,1 ]庚 -2 -烯 -乙醇、4-氰基 -2 ,2 -二甲基 -1 -亚甲基 -环戊烷。
唐课文陈国斌
关键词:挥发油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水蒸气蒸馏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