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凯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改性
  • 2篇丙烯
  • 1篇亚胺
  • 1篇药物
  • 1篇药物载体
  • 1篇乙烯
  • 1篇树脂
  • 1篇水凝胶
  • 1篇水性
  • 1篇水性树脂
  • 1篇缩聚
  • 1篇阻垢
  • 1篇阻垢剂
  • 1篇阻垢性能
  • 1篇琥珀酰亚胺
  • 1篇酰亚胺
  • 1篇吸水
  • 1篇吸水性
  • 1篇吸水性能
  • 1篇吸水性树脂

机构

  • 5篇太原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陈凯
  • 5篇刘永梅
  • 5篇赵彦生
  • 3篇袁广薇
  • 3篇郭美娟
  • 3篇马兴吉
  • 1篇张向英
  • 1篇吴凤龙
  • 1篇魏华
  • 1篇刘成岑
  • 1篇吴永新
  • 1篇申迎华
  • 1篇马德鹏

传媒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环境化学
  • 1篇材料工程
  • 1篇微细加工技术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聚天冬氨酸的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9年
聚天冬氨酸衍生物是一种新型的可生物降解并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根据改性方法和引入基团的不同,改性后的聚天冬氨酸可应用于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近年来聚天冬氨酸的改性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聚天冬氨酸的改性方法及应用领域,并提出了改性聚天冬氨酸的研究方向。
赵彦生袁广薇马兴吉刘永梅郭美娟陈凯
关键词:聚天冬氨酸改性缓蚀阻垢剂药物载体水凝胶
共缩聚法制备功能化P(St-MPS)/MCM-41核壳复合微球被引量:1
2008年
以聚(苯乙烯-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P(St-MPS))微球为核模版,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壳模版,以P(St-MPS)微球、正硅酸乙酯与MPS的混合物为硅源,直接在无皂乳液中通过共缩聚方法合成表面链有碳—碳双键功能基的P(St-MPS)/MCM-41核壳复合微球;采用TEM,XRD和FT-I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表面功能化的P(St-MPS)/MCM-41核壳复合微球可以直接在无皂乳液中一步合成,所制备的核壳复合微球粒径约为260 nm,壳层约为10 nm。
赵彦生陈凯刘永梅刘成岑张向英申迎华
关键词:MCM-41功能化
高聚合度聚琥珀酰亚胺的制备及其应用被引量:13
2009年
采用常压固相酸催化热缩合法,以L-天冬氨酸(L-ASP)为原料,85%磷酸为催化剂,采用分批添加等量催化剂的方法,合成了高聚合度的聚琥珀酰亚胺(PSI)。探讨了反应时间、温度、催化剂用量及其加入方式对单体转化率及产物聚合度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当催化剂/单体为0.5(摩尔比),分4次等量加入时,单体转化率为98.42%,PSI的聚合度高达602。采用己二胺对PSI进行交联反应,制备了可生物降解的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PSI聚合度对吸水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SI聚合度越高,树脂的吸水性能越好。
赵彦生郭美娟刘永梅陈凯袁广薇马兴吉
关键词:L-天冬氨酸聚琥珀酰亚胺聚合度高吸水性树脂吸水性能
双羟化聚天冬氨酸的阻垢性能被引量:2
2009年
以二乙醇胺和聚琥珀酰亚胺为原料,在水体系下,合成了一种含双羟基的聚天冬氨酸衍生物(DHPAP),产物用红外光谱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在不同水质条件下DHPAP对Ca3(PO4)2的阻垢性能,并与以乙醇胺改性的单羟基聚天冬氨酸衍生物(HPAP)和聚天冬氨酸(PASP)进行比较.此外,研究了水体系中[Ca2+]、[PO43-]、温度和pH值对聚合物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HPAP对Ca3(PO4)2的阻垢性能优异,在用量为16mg.l-1时,DHPAP对Ca3(PO4)2的阻垢率达到92.18%,而HPAP和PASP对Ca3(PO4)2的阻垢率则分别为67.09%和25.65%.DHPAP对Ca3(PO4)2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PASP和HPAP,DHPAP.
赵彦生袁广薇刘永梅马兴吉郭美娟陈凯
关键词:阻垢性能
两种核-壳结构复合微球对聚丙烯的改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以吸附自组装和共缩聚法制备的PS/MCM-41-g-MPS和P(St-MPS)/MCM-41两种具有不同界面作用的"核-壳"结构复合微球为填料,对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进行改性,研究了复合微球种类及用量对PP力学与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复合微球的添加均可以显著提高PP的力学性能,在复合微球PS/MCM-41-g-MPS和P(St-MPS)/MCM-41的添加量均为2%(质量分数,下同)时,两种P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分别比纯PP提高了12%和13%;而添加量为4%时,两种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68%和63%,复合微球的添加也促进了β晶的形成;但由于两种复合微球核-壳界面作用的不同,对PP力学及结晶性能的改善作用具有一定的差异;SEM测试表明,核-壳粒子界面作用不同,直接影响其在基体中的分散及增韧增强效果。
赵彦生马德鹏吴凤龙陈凯刘永梅魏华吴永新
关键词:改性聚丙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