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冲达

作品数:20 被引量:159H指数:6
供职机构:慈溪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角膜
  • 8篇近视
  • 7篇上皮
  • 6篇上皮瓣
  • 6篇准分子
  • 6篇准分子激光
  • 6篇磨镶术
  • 6篇激光
  • 6篇分子
  • 4篇手术
  • 4篇皮瓣
  • 4篇角膜磨镶术
  • 4篇角膜上皮
  • 3篇切削术
  • 3篇屈光
  • 3篇微型角膜刀
  • 3篇角膜刀
  • 3篇高度近视
  • 2篇形觉剥夺
  • 2篇上皮瓣下角膜...

机构

  • 14篇复旦大学
  • 9篇慈溪市人民医...
  • 2篇昆明医学院第...
  • 2篇云南省第二人...
  • 1篇无锡市康明医...

作者

  • 20篇陈冲达
  • 10篇褚仁远
  • 7篇周行涛
  • 6篇戴锦晖
  • 5篇于志强
  • 4篇瞿小妹
  • 4篇周浩
  • 3篇胡敏
  • 2篇干德康
  • 2篇刘睿
  • 2篇王晓瑛
  • 1篇李梅
  • 1篇刘永松
  • 1篇杨晨皓
  • 1篇禇仁远
  • 1篇周子梅
  • 1篇龚梁
  • 1篇陈君毅
  • 1篇薛枫
  • 1篇李瑾

传媒

  • 3篇中华眼科杂志
  • 3篇中国眼耳鼻喉...
  • 2篇眼视光学杂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浙江医学
  • 1篇眼科研究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眼科学报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龄儿童配戴硬性透气性接触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探讨低龄儿童配戴硬性接触镜 (RGP)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 36例 6 2眼的 6~ 8岁低龄儿童进行RGP配戴 ,观察患儿的RGP配戴和适应情况、视力矫正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有 5 6眼戴框架眼镜时被诊断为弱视的患者 ,其中 2 1眼 ( 37.5 0 % )在戴RGP镜后矫正视力≥ 0 .8。 6 2眼均一次配戴成功 ,2w内均能适应全天日戴。3个月随访时有 17例 ( 4 7.2 2 % )自己独立配戴 ,12例 ( 33.33% )自已独立清洗 ,无角膜擦伤或角膜溃疡等严重并发症 ,有 2 9例 ( 90 .6 2 % )患儿家长对配戴RGP表示满意。结论 :低龄儿童是适合配戴RGP的 ,配戴RGP安全有效 ,但要倍加小心 ,注意随访。
陈冲达李梅褚仁远
关键词:儿童硬性透气性接触镜矫正视力
准分子激光表层切削治疗薄角膜高度近视的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表层切削手术,对于薄角膜的近视患者更是首选的较为安全的手术方式,但目前对表层切削术后安全的角膜厚度尚无定论。本研究旨在通过对LASEK治疗薄角膜高度近视手术疗效的分析,进一步探讨表层切削术后角膜厚度与安全性的关系。
陈冲达许春柳于志强褚仁远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高度近视切削术薄角膜角膜厚度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矫治薄角膜近视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矫治薄角膜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预测性。方法10例(19眼)相对薄角膜近视患者行LASEK。术前近视等效球镜为-2.875~-11.125D,平均(-6.404±2.311)D;术前角膜厚度466~506μm,平均(491.32±9.67)μm,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最长12个月。结果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无一例下降。术后等效球镜平均(-0.053±0.407)D,其中17眼(89.5%)在-0.5D~+0.5D之间,角膜厚度平均(417.47±18.91)μm。1.00D的近视屈光度的改变实际需要切削角膜厚度为11.63μm。结论LASEK对于薄角膜近视治疗安全、有效、稳定、可预测,可作为薄角膜中高度近视的首选术式。
杨晨皓周行涛陈冲达禇仁远汪琳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薄角膜近视
透明质酸钠在青光眼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中的应用
2009年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在青光眼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对15例(15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在透明质酸钠辅助下的Ahmed青光眼阀引流物的植入,观察术中及术后前房出血、浅前房、脉络膜上腔出血等并发症及眼压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1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2眼(13.3%)术中有少许前房出血,术后无浅前房、脉络膜上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眼压均控制在基本正常范围。结论透明质酸钠应用于青光眼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中是安全及有效的。
陈冲达陈君毅
关键词:透明质酸钠
旋转式微型角膜上皮刀的关键设计及测试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角膜上皮刀是开展微型角膜刀法上皮瓣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pi-LASIK)矫正近视的关键设备,本研究拟研制一种旋转式微型角膜上皮刀系统,提高手术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目前国外的产品均为直线式、压平刀头设计,制作的上皮瓣蒂位于鼻侧。本研究设计了旋转式微型角膜上皮刀,首次采用浮动刀头设计,上皮瓣蒂位于上方。在完成了3000例动物眼测试后,进行了355例临床验证,观察制瓣的成功率和术后上皮瓣的稳定性。结果:旋转式设计能制作蒂在上方的上皮瓣,术后上皮瓣不易发生移位;浮动刀头设计,制作上皮瓣速度快,临床验证成功率为98.6%,能避免损伤角膜基质层而导致角膜疤痕,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该设计能有效地提高Epi-LASIK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周浩褚仁远张宝华周行涛戴锦晖瞿小妹陈冲达干德康
关键词:屈光手术
清热散结片对流行性角结膜炎的中医证候疗效及泪液蛋白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究清热散结片对流行性角结膜炎的中医证候疗效及泪液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菌抗病毒眼药水、眼膏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清热散结片口服治疗,1个疗程后(7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及泪液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研究组疼痛、睑结膜充血、耳前淋巴结肿大、眼睑红肿4个单项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8%和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泪液总蛋白(TP)、乳铁蛋白(LF)及溶菌酶(LZ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P、LF及LZ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散结片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中医主要症状和体征,值得临床推广。
陆雪群陈冲达龚梁
关键词:流行性角结膜炎中医证候病毒
豚鼠形觉剥夺和光学离焦性近视眼模型视蛋白表达变化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 研究形觉剥夺和光学离焦性豚鼠近视眼视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视蛋白表达与实验性近视眼之间的关系.方法 实验研究.50只豚鼠随机分为形觉剥夺组、光学离焦组(每组20只)和正常对照组(10只),形觉剥夺组豚鼠出生1周后单眼戴半透明(半透明薄膜贴于平镜表面)硬性角膜接触镜(RGPCL),光学离焦组豚鼠出生1周后单眼戴-4.00 D的RGPCL,另一眼为对照眼.1、2周后各组分别测量屈光度数、眼轴长度和玻璃体腔深度,并于上午10 ~ 12点钟取材,实时荧光定量PCR观察视蛋白mRNA的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视蛋白的变化.近视眼动物模型建立的数据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联合q检验,PCR和免疫印迹检测结果行配对t检验.结果 造模2周后,形觉剥夺组和光学离焦组屈光度数分别为(-4.00 ±0.87)和(-2.00±1.17)D,相对于对侧眼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3.98,88.66;P<0.05),同时伴有玻璃体腔深度(F=258.26,46.67)及眼轴(F=94.19,11.72)的延长,和对侧眼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波长敏感视蛋白(S-opsin)mRNA在形觉剥夺和光学离焦组中表达均增加,S-opsin mRNA的内参校正值在造模2周时分别为0.752±0.05和1.117 ±0.13,较对照眼0.536 ±0.04和0.772±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0,6.28;P <0.05).长波长敏感视蛋白(L-opsin)在形觉剥夺及光学离焦2周时mRNA的内参校正值均为0.42 ±0.01,较对照眼的0.24±0.01和0.34±0.04表达均增加(t=6.30,4.93;P<0.05).免疫印迹检查结果亦提示S-opsin和L-opsin在形觉剥夺和光学离焦组中表达较对照眼增加.结论 视锥细胞可能是视网膜感受形觉剥夺和光学离焦信息的部位,视蛋白表达变化可能启动实验性豚鼠近视眼的形成.
胡敏刘睿刘永松钱宜珊陈冲达袁援生江春光褚仁远
关键词:近视形状知觉光学
超薄微型角膜刀的不同刃度对分离人眼角膜上皮层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研究超薄微型角膜刀的不同刃度对分离角膜上皮层的影响,来探讨制作角膜上皮瓣的合适刃度。方法采用旋转式微型角膜板层刀具,选用60 μm刃口厚度,随机选用不同刃度的角膜刀在新鲜离体人眼分离角膜上皮层,观察瓣的成形、手术床的平整情况,并作病理学检查。结果刃度在80~100 gf 之间的角膜刀片制作的角膜瓣成形好、瓣完整,病理检查提示为角膜上皮瓣,不含前弹力层,PAS 染色示基底膜完整。刃度≤70 gf 的角膜瓣成形好、瓣亦完整,病理检查示角膜瓣除角膜上皮层外,含有完整的前弹力层及少许角膜基质。刃度≥110 gf 的瓣成形差、为不完整瓣、手术床面不平整,病理检查示角膜上皮内的分离。当刃度≥140gf 时,不能进入角膜。结论刃度在80~100 gf 之间的超薄微型角膜刀可以用来制作角膜上皮瓣。
陈冲达褚仁远戴锦晖周行涛
关键词:角膜上皮瓣病理检查手术方法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矫治高度近视被引量:66
2005年
目的研究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矫治高度近视的手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动旋转型Epi-LASIK角膜上皮刀制作上皮瓣,以Zeiss Mel-80准分子激光仪进行激光切削,术后配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3~5 d,术后随访时间3~6个月,研究术后症状、角膜上皮瓣愈合特点、视觉质量及Haze形成情况.结果共有30例(52只眼)高度近视患者接受Epi-LASIK手术,其中病理性近视36只眼,单纯性高度近视16只眼.平均等效球镜为(-12.82±4.38)D.49只眼制作完好的上皮瓣,直径为8~9 mm,上皮瓣蒂均位于上方.1只眼上皮瓣包含部分基质组织,2只眼上皮瓣游离.术后1 d检查,上皮瓣基本透明36只眼,轻度水肿15只眼,1只眼角膜上皮瓣中度水肿.取角膜接触镜时,50只眼角膜上皮愈合完好.4只眼术后有中度刺激症状,其余患者有轻度刺激症状,持续2 d.术后3个月, 44只眼(84.61%)术后屈光度数在预期值的±1.00 D内,未见最佳矫正视力下降,10只眼(19.23%)最佳矫正视力提高1行或2行.术后3个月,8只眼(15.38%)角膜Haze 0.5级,2只眼(3.84%)Haze 1级,其余患者角膜透明.随访6个月的28只眼,角膜Haze 0.5级3只眼,其余患者角膜透明.术后1个月对比敏感度下降,术后3个月逐渐恢复,术后高阶像差较术前增大.结论 Epi-LASIK手术具有术后刺激症状轻、上皮愈合好及Haze程度轻等优点,其远期临床疗效及对Haze的形成作用仍需更多病例和更长时间的随访和研究.
戴锦晖陈冲达褚仁远周行涛瞿小妹王晓瑛于志强张宝华
关键词:皮瓣角膜上皮高度近视刺激症状矫治
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在小儿眼科手术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小儿眼科手术中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的用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需行眼科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采取相同的基础处置:常规禁食禁水,术前30 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02 mg/kg、苯巴比妥钠2.0 mg/kg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期给予丙泊酚4.0 mg/kg、阿曲库铵0.6 mg/kg、瑞芬太尼1μg/kg缓慢静脉注射,维持期给予微型泵输注瑞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7 mg/kg;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期给予丙泊酚4.0 mg/kg、阿曲库铵0.6 mg/kg、芬太尼3μg/kg,维持期给予芬太尼1.5μg/kg、丙泊酚7 mg/kg,给药方法同观察组。两组手术完毕前10 min停用麻醉药并给予曲马多1 mg/kg。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插管后1 min内(T3)、手术开始5 min时(T4)、手术结束时(T5)、拔管时(T6)患儿的心率(HR)、血压(BP),以及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HR与BP在T2~T6五个时间点与T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6相邻两个时间点比较,HR、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T3、T4及T6的HR、BP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苏醒、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呼吸困难、恶心呕吐、低血氧及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小儿眼科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较稳定,术后患儿苏醒迅速,苏醒质量较好,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静脉麻醉方法。
陈磊陈冲达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小儿眼科手术静脉麻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