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克清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政府
  • 2篇政府治理
  • 2篇政治
  • 2篇政治逻辑
  • 2篇人类文明
  • 2篇中央政府
  • 2篇主义
  • 2篇文明
  • 2篇历史演进
  • 1篇帝国
  • 1篇帝国主义
  • 1篇帝国主义侵略
  • 1篇性价比
  • 1篇优秀传统文化
  • 1篇政治经济
  • 1篇政治经济学
  • 1篇中国共产党
  • 1篇中华优秀传统...
  • 1篇人民
  • 1篇人民观

机构

  • 6篇云南大学

作者

  • 6篇陈克清
  • 1篇欧成雄
  • 1篇蒋红

传媒

  • 1篇云南行政学院...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边疆史地...
  • 1篇思想教育研究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论近代中央政府治理云南的历史演进及政治逻辑
2023年
一、权力的分化与平衡:近代中央政府治理云南的历史演进近代以来,云南的地方治理问题日益上升为关乎国家安危的重要问题。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不断加剧,晚清统治者在接连不断的军事失败面前。
陈克清
关键词:帝国主义侵略国家安危政治逻辑历史演进中央政府
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生成逻辑、时代意蕴及实践要求被引量:1
2022年
作为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在践行初心使命、推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形成了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的人民观。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生成逻辑主要体现为:文化逻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丰富营养;理论逻辑——以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为理论基础;历史逻辑——以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为历史基础;现实逻辑——以解决社会现实矛盾特别是社会主要矛盾为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具有深刻的时代意蕴,不仅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而且深刻揭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正确的价值遵循。当前,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已经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历史征程,深入践行中国共产党人民观,有利于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进一步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更加自信昂扬的姿态迈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陈克清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经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22年
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不忘本来、开辟未来的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毛泽东思想是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经济思想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经济思想注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强调人民至上,坚持自力更生,主张独立自主进行经济建设,制定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战略,包含着内涵丰富的真理性认识,直到今天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深入阐释和开掘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能够深化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解,在实践中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行稳致远。
陈克清
关键词:毛泽东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
论近代中央政府治理云南的历史演进及政治逻辑
2023年
在近代中国动荡的社会政治变迁中,中央政府与云南地方的关系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近代中央政府对云南治理的历史演进有中央权力的普遍性、整体性特征,与此同时,由于云南特殊的地理环境、世居少数民族众多且相对分散的民族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的现实基础,又决定了近代云南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系统梳理近代中央政府对云南治理的历史演进及政治逻辑,对于推进新时代的边疆治理工作具有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陈克清
关键词:中央政府边疆治理
试论我国MPA教育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被引量:7
2005年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MPA教育中存在的四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招考问题、投入与产出的“性价比”问题、案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以及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层次问题,以此为基础,集中探讨了MPA授权高校如何整合资源优势、打造MPA教育品牌的理论和实践举措。
蒋红陈克清
关键词:MPA教育面试性价比案例教学办学层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对立德树人的积极作用论析
2022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绵延不断的精神支撑,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观、世界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浩瀚瑰宝中,“礼”的思想是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行为规范、理性思维以及情感文化三重意蕴,是中国人做人、做事持久保留的“底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更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吸收融入“礼”文化的当代元素,能够使抽象的道德行为规范具象化,以理性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有效地唤醒在个人潜意识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情因,对立德树人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陈克清欧成雄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文化自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