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平
-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 钴负载量对Co-PPy/C催化剂的氧还原电催化稳定性的影响
- 以VX-72R 为载体,原位聚合制备出碳载聚吡咯(PPy/C)复合载体,采用浸渍法及高温热处理制备出Co-PPy/C 催化剂,通过X 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元素分析等多种表征方法,研究了催化剂的Co/Py 配比、N 含量、...
- 陈伟平陈胜洲杨旸林维明
- 关键词:钴吡咯氧还原溶出
- 钴载量对Co-PPy/C催化剂氧还原性能的影响
- 2014年
- 以XC-72炭黑为载体,原位聚合制备碳载聚吡咯(PPy)复合载体,采用浸渍法及1 073 K高温热处理,制备Co-PPy/C催化剂。通过XRD、透射电镜(TEM)、元素分析(EA)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对Co-PPy/C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循环伏安和线性扫描伏安(LSV)测试结果表明:Co0.50-PPy/C催化剂在酸性介质中具有良好的氧还原活性。在0.5 mol/L H2SO4中,353 K下处理72 h后,催化剂中的钴粒子全部被溶出;催化剂中吡啶氮和石墨氮是此类催化剂的氧还原反应(ORR)活性中心。
- 陈伟平陈胜洲杨旸
- 关键词:钴氧还原
- Co/MR氮掺杂炭气凝胶的制备、结构及氧还原性能被引量:1
- 2013年
- 以三聚氰胺、间苯二酚、甲醛为原料,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冷冻干燥等步骤制备出三聚氰胺-间苯二酚一甲醛(MR)干凝胶;并以所制炭气凝胶为载体浸渍硝酸钴,经氮气中高温炭化,得到钴复合氮掺杂的炭气凝胶。考察间苯二酚和三聚氰胺比例、凝胶pH值及炭化条件等对气凝胶结构和催化氧还原活性的影响,采用XRD、XPS、低温氮气吸脱附等方法研究催化剂的结构。随pH值增加,MR气凝胶的介孔分布向小孔移动;当M/R物质的量比为6:1时,其介孔分布为3.0—4.0nm。钴复合炭气凝胶多孔结构中存在均匀分布Co金属颗粒和管状炭,Co金属颗粒粒径随炭化温度升高而增加。采用旋转圆盘电极研究催化剂在0.5mol/LH2SO4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氧还原活性。
- 陈胜洲杨旸陈伟平李良伟邹汉波
- 关键词:氧还原非贵金属
- 纳米氧化镁模板法制备氮掺杂炭电极材料被引量:3
- 2013年
- 六水氯化镁作为镁源,制备了粒径范围11~26nm的氧化镁,以纳米氧化镁为模板,将聚丙烯酰胺高温炭化,酸溶去模板,制备出高含氮量的多孔炭材料,并对材料进行XRD、SEM、孔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炭材料以层状为主,平均孔径为4.72nm,比表面积达1873m。/g;在1mol/LH2SO4电解液中,放电电流密度为1A/g时,电板材料的质量比电容达176F/g。
- 杨旸陈胜洲陈伟平林维明
- 关键词:负极材料模板法多孔炭材料
- 钻负载量对Co-PPy/C催化剂的氧还原电催化稳定性的影响
- 以VX-72R为载体,原位聚合制备出碳载聚吡咯(PPy/C)复合载体,采用浸渍法及高温热处理制备出Co-PPy/C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元素分析等多种表征方法,研究了催化剂的Co/Py配比、N含量、晶型结构、...
- 陈伟平陈胜洲杨旸林维明
- 关键词:钴吡咯氧还原溶出
- 文献传递
- 阻醇膜及阴极PTFE含量对被动式DMFC的影响
- 2014年
- 研究了聚吡咯(PPy)/Nafion膜及阴极聚四氟乙烯(PTFE)含量对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性能的影响。随着聚合时间的延长,PPy/Nafion膜的吸水率逐渐减小、质子导电率下降。当温度为25~30℃,空气湿度为80%~85%时,聚合35 min的PPy/Nafion膜组装的被动式 DMFC 电池性能最好,最大功率密度比未修饰的 Nafion 膜组装的电池提高18.9%;阴极含30% PTFE的电池性能最好,功率密度最高达14.74 mW/cm2。
- 陈伟平陈胜洲杨旸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