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仕栋
- 作品数:4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1年
- 以长沙市南郊山地丘陵区为研究对象,选择7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次生林地、经济林地、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撂荒地、苗圃地、坡耕地)研究了城乡交错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颗粒组成主要集中在1~0.05mm和<0.001mm两个粒级范围内,土壤质地以重壤土和轻粘土为主。随着人为干扰程度的减弱,土壤砂粒(1.0~0.05mm)、土壤粉粒(0.05~0.01mm)百分率逐渐下降,<0.01mm的土壤物理性粘粒百分率增加。自然、半自然状态利用方式的林地(次生林地、经济林地、杉木人工林地)土壤总孔隙度、含水量普遍较高,土壤密度低于坡耕地、苗圃地、撂荒地、采伐迹地,而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及氮、磷、钾含量普遍高于坡耕地、苗圃地、撂荒地、采伐迹地。
- 方晰洪瑜金文芬陈仕栋
- 关键词: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理化性质
- 湖南省土壤有机碳密度、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 本论文根据湖南省第2次(1986年)土壤普查资料,估算了湖南省主要土壤类型的有机碳库密度和储量,采用ArcGIS技术研究了湖南省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了影响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因素,并结合湖南省第4次(1995年...
- 陈仕栋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碳储量碳密度
- 湖南省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被引量:16
- 2011年
- 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估算,对土壤碳库变化及土壤固碳潜力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根据湖南省第2次土壤普查资料,估算了湖南省主要土壤类型的有机碳库储量和密度,并采用ArcGIS技术估算了湖南省各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湖南省土壤有机碳库为18.45×108 t,表层土壤有机碳库为7.13×108 t,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达116.30t.hm-2,红壤、黄壤和水稻土作为湖南省面积分布最广的土壤类型,其有机碳储量占湖南省土壤有机碳总储量的82.51%,其有机碳密度分别为105.62t.hm-2、110.11t.hm-2和137.31t.hm-2;山地草甸土、黄棕壤、水稻土有机碳密度较高,而紫色土和潮土有机碳密度较低;在空间分布上,湘西北、湘西南和湘南地区土壤表层有机碳储量较高,湘中湘东丘陵区和湘北洞庭湖平原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较低,湖南省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总体上比较均匀,主要在90~140t.hm-2范围内变动。
- 陈仕栋方晰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库土壤碳密度
- 冰灾后城市森林不同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特性及其对土壤因子的响应被引量:2
- 2011年
- 为探究冰灾后城市森林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的演变特征,对长沙天际岭林场冰灾后3种恢复植被的栾树人工纯林、蕨草地、针阔混交林冬夏两季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活度、土壤理化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夏初不同植被恢复类型0-15cm土层土壤微生物活度以针阔混交林最高(0.302),蕨草地次之(0.261),栾树人工纯林最低(0.192);3类植被中栾树人工纯林土壤冬季放线菌活力最弱,夏季细菌活力最弱;栾树人工纯林、针阔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冬季以真菌、细菌为主,夏季以真菌、放线菌为主,蕨草地无论冬夏土壤微生物活动都以真菌和细菌为主,放线菌活动较弱;在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旺盛时期,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同时土壤微生物能忍受较高的土壤含水量、要求较低的土壤容重,在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衰弱时期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微生物数量不相关或呈负相关,此时土壤微生物要求较低的土壤含水量、较高的土壤容重。总之,栾树人工纯林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力比自然恢复的常绿次生针阔混交林及以姬蕨为主的蕨草地差,而后两者表层土壤微生物性状相比针阔混交林地优于蕨草地。
- 陈建国田大伦闫文德项文化方晰陈仕栋
- 关键词:土壤因子微生物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