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阿嘎佐诗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牛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民族
  • 2篇民族国家
  • 1篇艺术
  • 1篇艺术表现
  • 1篇艺术人类学
  • 1篇人类学
  • 1篇人类学家
  • 1篇奴隶
  • 1篇奴隶制
  • 1篇种族
  • 1篇民族认同
  • 1篇结构主义
  • 1篇进化论
  • 1篇家支
  • 1篇个案
  • 1篇功能主义
  • 1篇国族
  • 1篇非物质文化
  • 1篇非物质文化遗...
  • 1篇俘虏

机构

  • 4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牛津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阿嘎佐诗
  • 1篇梁永佳

传媒

  • 3篇西北民族研究
  • 1篇广西民族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3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从地方到民族国家——以新加坡为个案
本文希望通过对莱佛士酒店博物馆、新加坡民族国家庆典仪式的描述,揭示新加坡作为一个独特的民族国家,对于人类学有关民族、民族主义、民族国家问题的某些重要理论构成的挑战.目的在于通过对新加坡这个特殊民族国家的研究,为东南亚区域...
阿嘎佐诗
关键词:民族国家
文献传递
阅读艺术人类学被引量:3
2006年
人类学家将艺术视为文化表现(representation of culture),将其作为理解、把握、研究文化的路径之一,由艺术表现探寻艺术与文化之间的相关性。人类学对艺术的研究,根据关注点和采用理论方法的转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萌芽,主要是从进化论的科学式研究到历史特殊论;兴起,采用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大理论范式的民族志,
阿嘎佐诗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人类学家艺术表现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进化论
小凉山的俘虏、亲属和奴隶被引量:5
2005年
20世纪50年代集体化改革之前小凉山奴隶制度特有的社会经济进程表明,诺苏社会曾是一个拥有奴隶的社会,但它并不是奴隶社会。该结论基于其他关于奴隶制研究中的传统观念即在奴隶社会中奴隶制是体系得以维持的关键所在。1956年之前,小凉山的生产目的是生计而不是市场。此外,小凉山的精英阶层更依赖于系谱或继嗣,而不是财富;另一个相关论点是,在诺苏身份和认同的决定中,亲属比等级发挥了更为基础的作用。
安.麦克斯韦.希尔阿嘎佐诗
关键词:奴隶制民族认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外的凉山毕摩被引量:2
2023年
文章讨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毕摩文化与实践中的毕摩文化之间的差异。作为文化遗产的毕摩文化通常被制作遗产的各方认为面临传承危机,主要表现为经文的散失和毕摩绘画、毕摩音乐等技艺后继乏人;而实践中的毕摩文化则生机勃勃,嵌入凉山彝族人的生活。文章指出:作为文化遗产的毕摩文化的危机意识,根源于文化遗产制作中设定的“历史价值”;而实践中的毕摩文化则是一个“总体现象”,它全方位地动员对于凉山彝族人至关重要的亲属关系与社会关系。实践中的毕摩文化之所以生机勃勃,是由于彝族人的宇宙观,具体体现为一种泛灵世界的价值。
阿嘎佐诗
关键词:毕摩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论
从地方到民族国家
本文希望通过对莱佛士酒店博物馆、新加坡民族国家庆典仪式的描述,揭示新加坡作为一个独特的民族国家,对于人类学有关民族、民族主义、民族国家问题的某些重要理论构成的挑战。目的在于通过对新加坡这个特殊民族国家的研究,为东南亚区域...
阿嘎佐诗
文献传递
在种族与国族之间:新加坡多元种族主义政策被引量:15
2013年
本文在总结新加坡种族格局的形成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国的偶然独立造成的国族认同困境和新加坡政府40年来处理种族问题的主要政策,涉及住房、语言、教育、国防等方面。其经验和教训对中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梁永佳阿嘎佐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