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青

作品数:4 被引量:50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后
  • 1篇毒性
  • 1篇置换术
  • 1篇置换术后
  • 1篇伤口
  • 1篇伤口感染
  • 1篇手外科
  • 1篇术后伤口
  • 1篇人工髋关节
  • 1篇人工髋关节置...
  • 1篇人工髋关节置...
  • 1篇人工髋关节置...
  • 1篇髋关节
  • 1篇髋关节置换
  • 1篇髋关节置换术
  • 1篇髋关节置换术...
  • 1篇外科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免疫
  • 1篇细胞免疫功能

机构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余姚市人民医...
  • 1篇义乌市中心医...

作者

  • 4篇闫青
  • 3篇夏芳
  • 1篇吴汝平
  • 1篇夏永明
  • 1篇李维祥
  • 1篇陈勇杰
  • 1篇吴道立
  • 1篇田炳如
  • 1篇余玲
  • 1篇刘江
  • 1篇周子航

传媒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参莲胶囊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升高趋势,已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1]。由于非小细胞肺癌确诊多为中晚期,可手术者不足30%,放化疗成为其治疗的首选方法,常因其不良反应影响疗效。已有研究表明参莲胶囊对化放疗肺癌患者具有减毒增效作用[2]。红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有观察显示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存在继发性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3]。本文动态观察了参莲胶囊对化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陈勇杰吴道立田炳如夏永明李维祥夏芳闫青
关键词:红细胞免疫功能参莲胶囊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减毒增效作用癌发病率
手外科开放性创伤术后伤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讨手外科开放性创伤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预防对策,指导临床对其预防。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进行手外科手术的50例开放性创伤患者,分析导致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预防伤口感染的相关措施。结果 50例患者中有14例发生手术伤口感染,感染率为28.0%;伤口污染严重与污染较轻的患者感染率分别为42.8%与17.2%;手术时限>8h与≤8h伤口感染率分别为36.3%与21.4%;手术过程中有与无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切口感染分别为40.9%与17.9%;手术后存在死腔与无死腔的患者切口感染分别为52.4%与10.3%;术后组织坏死与无坏死的患者感染率分别为45.5%与14.3%;皮肤完整覆盖与未完整覆盖的患者感染率分别为52.2%与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做好各方面的消毒灭菌工作,手术过程中操作要规范合理,护士应协助手术医师尽快顺利的完成手术,并做好术后相关护理工作,以防止手外科手术伤口感染的发生。
夏芳闫青周子航
关键词:手外科伤口感染
降钙素原在鉴别不同类型脑膜炎中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鉴别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膜炎患者90例,将患者根据细菌培养及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分为细菌性脑膜炎组42例与病毒性脑膜炎组48例,于患者入院前及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PCT、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及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进行测定。结果治疗前,与病毒性脑炎组比较,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血清PCT水平及脑脊液PCT水平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经抗菌药物治疗后其血清PCT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进行PCT检测有助于不同病原体的早期诊断,并且通过PCT的检测能够判定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闫青余玲刘江夏芳
关键词:降钙素原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对策,为早期预防和控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2年12月在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992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发生感染的1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未发生感染的97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结果 992例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共发生感染15例,感染率为1.51%;检出病原菌15株,排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33.33%、20.00%、20.00%、13.33%、6.67%;患者年龄、有基础疾病、合并糖尿病、有激素长期应用史、术前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含量低、手术时间及引流时间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原因较多,与患者高龄、激素的长期应用、合并多种内科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根据高危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可降低感染发生率。
杜英勋吴汝平闫青周方伦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