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介入
  • 4篇动脉
  • 3篇心病
  • 3篇介入治疗
  • 3篇护理
  • 3篇冠心病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动脉介入
  • 2篇介入术
  • 2篇经皮冠状动脉...
  • 2篇经皮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PCI
  • 1篇滴注
  • 1篇动脉瓣
  • 1篇动脉穿刺
  • 1篇动脉内
  • 1篇心脏

机构

  • 6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闫慧霞
  • 5篇郜玉珍
  • 2篇韩丽琴
  • 2篇赵元红
  • 2篇魏臻
  • 2篇赵丽
  • 1篇闫丰
  • 1篇李俊男
  • 1篇郑洁
  • 1篇边云飞
  • 1篇区宁
  • 1篇李彦红
  • 1篇武文静
  • 1篇周文静
  • 1篇杨志明
  • 1篇秦卫伟
  • 1篇宋雅玲
  • 1篇赫崇平
  • 1篇高奋
  • 1篇冀永红

传媒

  • 2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对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的调查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调查了解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对各类护理行为关怀性的评价。方法:运用关怀行为评价量表,抽取720例接受心脏介入诊治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①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对于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具有差异;②患者在心脏介入治疗术前和术后对于某些护理行为关怀性的评价具有差异(P<0.05),③患者对护理行为关怀性的评价受个人因素的影响(P<0.05)。结论:根据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对于护理行为关怀性的不同评价,制定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为心脏介入治疗患者提供关怀照顾。
郜玉珍郑洁赵丽闫慧霞韩丽琴
关键词:心脏介入治疗护理行为
PCI后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健康教育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8年
赵元红郜玉珍闫慧霞李素梅武文静
关键词:PCI术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不良生活方式支架内再狭窄
山西省首例TAVR联合PCI治疗病例报告
2018年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valve stenosis,AS)是一种常见的进展性心血管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增加,一旦出现症状,预后很差。若不及时干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3年。以往重度AS的治疗需心外科开胸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创伤和风险大,一些高危患者失去手术机会。
李彦红杨志明闫丰李俊男秦卫伟边云飞高奋巩书文赫崇平郜玉珍黄爱玲闫慧霞李保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
改良式桡动脉穿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急骤,病情凶险,一旦出现心梗症状且胸痛超过20 min不缓解应立即救治[1]。早期介入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微创治疗(PCI)的患者是否能及时地介入打开冠状动脉罪犯的血管、再次介入重建冠状动脉的血运,是及时救治AMI患者的一个重要技术[2]。经皮桡动脉穿刺置管术是目前冠心病介入治疗较为理想的途径[3],具有暴露少,方便操作,易于固定和压迫止血的特点。相对于股动脉穿刺,桡动脉搏动细弱且易痉挛、易滚动,患者疼痛敏感性高,穿刺难度较大,因此具有较低的成功率[4,5]。为提高桡动脉穿刺治疗的成功率,缩短穿刺置管的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我们要着眼于解决临床实际的问题,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优化护理和服务的细节,旨在改善和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6],通过使用U型凝胶垫枕,本研究对桡动脉的一次性穿刺治疗方法进行了改善,临床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李梦思闫慧霞兰禹任英英魏臻
关键词:桡动脉穿刺冠心病介入治疗股动脉穿刺优化护理置管术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生活质量的评价被引量:5
2010年
宋雅玲闫慧霞赵丽周文静郜玉珍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生活质量冠心病患者社会医学模式PCI术前后
目标性监测联合集束化管理对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陪护人员隔离护具使用率及手卫生合格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目标性监测联合集束化管理对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陪护人员隔离护具使用率及手卫生合格率的影响。方法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从2019年7月开始对呼吸道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陪护人员开展目标性监测联合集束化管理,实施管理前收治呼吸道多重耐药感染50例为实施前组,实施目标性监测联合集束化管理后收治呼吸道多重耐药感染为51例实施后组。将实施前后6个月患者陪护人员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隔离用具使用率、环境消毒情况及手卫生合格率进行比较,分析目标性监测联合集束化管理对医院感染防控的价值。结果实施后5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陪护人员感染例数明显低于实施前13例(P<0.05);实施后组陪护人员戴口罩(94.11%)、穿隔离衣(80.39%)、戴手套率(98.03%)均高于实施前组(70.00%、62.00%、7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027、4.911、9.683,均P<0.05),实施后组陪护人员手卫生(82.35%)、物体表面(76.47%)、空气合格率(78.00%)均明显高于实施前组(64.00%、58.00%、6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41、3.915、5.450,均P<0.05)。结论目标性监测联合集束化管理可有效控制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陪护人员感染情况,提高隔离护具使用率及手卫生合格率。
魏臻田小荣李梦思区宁闫慧霞
关键词:手卫生目标性监测集束化管理
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滴注1,6-二磷酸果糖局部疼痛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点滴1,6-二磷酸果糖(FDP)的局部疼痛状况,评价采用山莨菪碱液湿敷加局部皮肤按摩的护理干预方法减轻患者静脉点滴FDP时局部疼痛的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山莨菪碱液湿敷及局部皮肤按摩。在静脉点滴FDP结束时用长海痛尺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输液结束时疼痛程度评分。结果:对照组97%的AMI患者静脉点滴FDP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轻度疼痛患者34%,中度疼痛患者47%,重度疼痛患者16%。研究对象在不同的护理干预下,静脉点滴FDP结束时实验组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MI患者静脉点滴FDP时局部疼痛的发生率比较高。山莨菪碱液湿敷加局部皮肤按摩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静脉点滴FDP的局部疼痛。
韩丽琴赵元红闫慧霞冀永红郜玉珍张丽玉
关键词:局部疼痛护理干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