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妇女
  • 4篇保健
  • 3篇孕产
  • 2篇影响因素
  • 2篇育龄
  • 2篇育龄妇女
  • 2篇孕产妇
  • 2篇贫困
  • 2篇剖宫产
  • 2篇剖宫产率
  • 2篇人工流产
  • 2篇流产
  • 2篇妇幼
  • 2篇妇幼保健
  • 2篇避孕
  • 2篇产妇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疾病
  • 1篇新生儿疾病筛...
  • 1篇宣传教育

机构

  • 8篇北京市西城区...
  • 5篇北京市西城区...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北京海淀妇幼...

作者

  • 14篇闫学明
  • 6篇田艳玲
  • 5篇张莹
  • 5篇夏宏伟
  • 4篇邵文杰
  • 3篇杜晓娜
  • 1篇刘春兰
  • 1篇金英楠
  • 1篇高广月
  • 1篇王冰
  • 1篇钟赋真
  • 1篇初里楠
  • 1篇赵银珠
  • 1篇孟超
  • 1篇夏庆

传媒

  • 4篇中国妇幼健康...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卫生软科学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1
  • 1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及其对妇幼保健质量的评价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现状及出生人口特点,探讨科学管理模式,提高妇幼保健质量。方法: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对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在北京市西城区各级助产机构签发与换发的全部《出生医学证明》进行数据导出并与助产机构核对后,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北京市西城区《出生医学证明》的首次签发率为92.70%,废证率为0.46%;②2013年出生人口健康状况良好者占99.43%,出生男女性别比为107;平均分娩孕周为38.75周;平均出生身长为49.83em;平均体重为3303.77g,平均分娩年龄为30.28岁;③2013年的剖宫产率为45.09%,阴道助产率为4.78%,剖宫产率随产妇分娩年龄的增大而增高,剖宫产率在早产儿、足月儿和过期产儿3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Y。=112.962,P〈0.05)..结论:2013年西城区助产机构《出生医学证明》的首次签发率和废证率管理规范,新生儿出生自然情况部分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应进一步做好孕产期保健,提高助产技术,降低剖宫产率,保障母婴安全。
金英楠高广月闫学明
关键词:出生医学证明妇幼保健
2001—2010年西城区剖宫产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从常住人口角度了解近10年北京西城区孕妇剖宫产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资料来源于2001—2010年在户籍所在地社区服务中心建立《北京市母子保健健康档案》的西城区常住孕产妇;并将获取孕产妇人口学、孕产期保健和分娩资料录入北京市统一数据库内,分析剖宫产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 2001—2003年,西城区常住孕妇剖宫产率从54.3%上升到最高为62.1%,2006—2010年剖宫产率持续下降,其中2010年的剖宫产率最低为54.7%。10年平均剖宫产率为57.6%;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出生体质量进入回归模型,年龄大者剖宫产率高(P<0.001);与正常体质量儿相比,低体质量儿与巨大儿的产妇剖宫产率均较高(P<0.001);文化程度大学以下者与大学及以上的相比,剖宫产率较高(P<0.001)。结论西城区常住人口剖宫产率2005年以来呈下降趋势,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高龄、低文化程度以及高、低出生体质量可能影响剖宫产率,多层面的健康教育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
闫学明
关键词:剖宫产术影响因素
非意愿妊娠妇女避孕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了解非意愿妊娠的主要原因及非意愿妊娠妇女避孕知识的态度与行为,为减少非意愿妊娠、减少人工流产和提供流产后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在北京市西城区4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医疗机构中自愿要求流产的非意愿妊娠妇女,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户籍对选择避孕方法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婚姻状况在选择避孕方法时,仅在“避孕药具的价钱”的选择上有统计学意义(X2=20.400,P〈0.05)。不同户籍人群,本市能正确回答“多次人工流产可以增加不孕症的几率”、“安全期避孕最适合青少年使用”、“口服避孕药的正确服用方法”、“紧急避孕药在房事前服用”、“如避孕失败可用紧急避孕药作为后备方法”这几个问题的比例均高于外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5.326、8.105、10.877、8.643、7.268,均P〈0.05)。结论有效减少城市流动人口和未婚人群的非意愿妊娠,才能减少人工流产;避孕效果与能否正确计算安全期、避孕套使用技巧及方法密切相关;促进避孕药具有效使用,从而减少流动人口和未婚人群的非意愿妊娠,减少育龄妇女重复流产。
田艳玲闫学明杜晓娜
关键词: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避孕生殖健康
北京市西城区流动妇女孕产期保健现状调查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流动妇女孕产期保健现状及需求。[方法]采取到工作现场、入户访谈、小组访谈等形式对流动妇女进行调查。[结果]西城区流动妇女孕前检查、定期产前检查率低;普遍反映医院分娩费用偏高;希望通过多途径获得保健知识。[结论]建议加强健康教育,以人为本,为流动孕产妇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张莹夏宏伟闫学明邵文杰田艳玲
关键词:流动妇女保健
北京西城区536名不同职业状态贫困妇女健康状况调查被引量:5
2011年
新的健康观包含心理健康,因此评价健康状况要在身体指标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方面的内容。2006年西城区妇幼保健所为辖区贫困妇女做妇女病普查时,在传统的妇科、乳腺检查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项常见的精神疾病的筛查,从身心两方面了解贫困妇女的健康状况。
夏宏伟闫学明邵文杰田艳玲张莹
关键词:贫困妇女妇女病普查妇幼保健所
2007-2011年北京市西城区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现状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北京市西城区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苯丙酮尿症筛查及可疑病例复诊情况,总结管理方式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影响。【方法】对2007-2011年北京市西城区新生儿疾病筛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7-2011年西城区共筛查新生儿43 264名,平均筛查率98.75%,可疑病例406例,复诊率98.28%。【结论】及时调整管理方法,注重环节管理,可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复诊率,减少疾病导致的残疾。
王冰闫学明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筛查复诊率
西城区118例染色体畸形流行特征分析
2012年
目的了解近年来北京市西城区医院监测染色体畸形发生情况。方法对2005年10月1日~2010年9月30日间北京市西城区产科医院孕13周一产后7d的胎儿及新生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率及顺位等分析。结果 (1)监测到染色体畸形118例,发生率为30.39/万;(2)监测到24种染色体畸形,发生率前三位依次是唐氏综合征(17.25/万)、18-三体(3.09/万)、特纳征(5.08/万);(3)染色体畸形患儿产前诊断率为75.42%,活产率为21.19%,其母亲高龄构成比为54.24%。结论西城区具有较高的染色体畸形产前诊断率;监测到染色体畸形种类较多。
闫学明夏宏伟
关键词:染色体畸形
唐氏筛查高危孕产妇妊娠结局随访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唐氏高危人群妊娠结局、超声筛查等情况,了解经唐氏高危者与出生缺陷的关系,完善出生缺陷的二级预防.方法 对2008年10月1日-2009年9月30日间北京市西城区产科医院随机抽取466名唐氏筛查高危患者,对每例孕产妇妊娠结局通过病案室调取病历及电话进行随访.结果 ①不同年龄组中唐氏高危筛查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22.396,P=0.001);②466例唐氏筛查高危孕妇,妊娠结局异常67例(14.4%),其中出生缺陷42例;③42例出生缺陷中,19例由超声筛查发现,14例由唐氏筛查羊水穿刺发现,4例超声筛查及唐氏筛查同时发现异常,3例唐氏筛查与超声筛查均未发现异常.结论 ①21-三体高危与孕妇年龄有关;②唐氏筛查高危与妊娠结局异常、出生缺陷相关;③唐氏筛查与超声筛查互为补充.
钟赋真闫学明赵银珠孟超
关键词:唐氏筛查超声筛查
北京市西城区256例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育龄妇女主要死因,为制订育龄妇女疾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6至2010年西城区育龄妇女死亡资料,并计算粗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和死因构成、年龄别死因构成等指标.结果 2006至2010年西城区育龄妇女总死亡率为25.84/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外因(意外伤害和自杀等)、原因不明、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死因别死亡率在1.11/10万~12.62/10万之间.不同年份育龄妇女的死因顺位并不完全相同,但不同时期育龄妇女第1位的死因始终是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由20~29岁、30~39岁、45~49岁的第4位逐渐上升至第2位;乳腺癌、消化系统癌症、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是西城区育龄妇女前3位的肿瘤死因.交通事故、自杀是西城区育龄妇女损伤、中毒和外因死亡类别的前2位.结论 应根据西城区育龄妇女自身的死亡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疾病防治策略.
张莹初里楠闫学明
关键词:育龄妇女死亡率
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与出生缺陷监测工作质量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通过分析北京西城区孕产妇在不同系统管理程度下,其出生缺陷的监测情况,评价孕产妇系统管理对提高出生缺陷监测工作的影响,为进一步做好本区妇幼保健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各社区孕产妇系统管理情况及其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漏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系统管理率高的社区与系统管理率低的社区比较,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越高的社区,出生缺陷漏报率越低;加强孕产妇系统保健后,出生缺陷漏报率由20%降低至0。结论加强孕产妇系统保健工作,可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漏报率,是提高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工作质量的有力措施之一。
张莹夏宏伟闫学明
关键词:孕产妇系统管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