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德光

作品数:29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一般工业技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文化科学
  • 11篇艺术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3篇作品选
  • 12篇选登
  • 12篇作品选登
  • 6篇艺术
  • 4篇
  • 3篇油画
  • 3篇教学
  • 2篇人文
  • 2篇人文艺术
  • 2篇设计素描
  • 2篇素描
  • 2篇扶贫
  • 2篇扶贫战略
  • 2篇创意产业
  • 1篇当代青年
  • 1篇地方经济
  • 1篇地方经济社会
  • 1篇地方经济社会...
  • 1篇雕刻
  • 1篇雕刻艺术

机构

  • 29篇湖南涉外经济...

作者

  • 29篇金德光
  • 7篇罗云
  • 5篇段少军
  • 4篇熊长虹
  • 4篇马银芳
  • 2篇丁超
  • 2篇龙志河
  • 1篇江成
  • 1篇肖保英
  • 1篇何玲
  • 1篇吴芳
  • 1篇彭雨
  • 1篇张卫平
  • 1篇王智勇
  • 1篇蒋卫平
  • 1篇陈祥杰
  • 1篇杨刚
  • 1篇蔡克文
  • 1篇李银兴
  • 1篇王静

传媒

  • 11篇科技进步与对...
  • 4篇艺术教育
  • 2篇美与时代(创...
  • 1篇上海包装
  • 1篇包装世界
  • 1篇大舞台
  • 1篇美术
  • 1篇美术观察
  • 1篇文艺研究
  • 1篇编辑之友
  • 1篇美术大观
  • 1篇湖南包装
  • 1篇艺海
  • 1篇美术教育研究
  • 1篇文化产业导刊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教师作品选
2015年
蔡克文金德光王智勇龙志和蒋卫平张卫平陈祥杰易彬罗云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作品选登
2021年
李银兴金德光肖保英杨刚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作品选登
2021年
丁超郭柯兰马银芳金德光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作品选登
2023年
江成喻紫薇金德光彭雨
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2015年
文章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例,指出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应以就业为核心,采用实用、实战、实操、实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初步实现课程内容项目化、训练流程化、知识运用化、技能实践化等教学目标,有效构建学生的职业知识系统,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学生能够零距离就业,使民办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形成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金德光
关键词: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
美术教育创新模式的探讨
2008年
美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是美术教育的首要任务。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认为首要的是要有创新型的教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一书中指出:“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他更多地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
金德光
关键词:美术教育教育创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科教育
精准扶贫战略下湘西民族传统手工艺创意产业开发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湖南湘西聚居着26个少数民族,各民族都创造了各自文化独特而又技艺精湛的民族传统手工艺:蜡染、刺绣、织锦、银饰、彩扎、藤编、草编、竹编、木雕、石雕、剪纸、挑花等,现已分别入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当今以机械化与工业化为特征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民族地区也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急剧转型期,民族传统手工艺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式微甚至消亡的危机,因而加强民族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成为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从动态的创意产业开发角度来推动民族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不仅传承与保护了湘西民族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在发展湘西文化产业新业态、延伸文化旅游的产业链结构、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为当地政府提供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制度设计与实践指导价值。
金德光
关键词:文化创意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作品选登
2023年
罗云金德光王静段少军
精准扶贫战略下如何发动湘西民族传统手工艺创意产业
2017年
湖南湘西聚居着26个少数民族,各民族都创造了各自文化独特而又技艺精湛的民族传统手工艺:蜡染、刺绣、织锦、银饰、彩扎、藤编、草编、竹编、木雕、石雕、剪纸、挑花等,现已分别入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当今以机械化与工业化为特征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民族地区也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急剧转型期,民族传统手工艺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式微甚至消亡的危机,因而加强民族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成为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从动态的创意产业开发角度来推动民族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不仅传承与保护了湘西民族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在发展湘西文化产业新业态、延伸文化旅游的产业链结构、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为当地政府提供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制度设计与实践指导价值。
金德光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创意产业扶贫战略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作品选登
2019年
段少军金德光罗云熊长虹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