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艳涛

作品数:28 被引量:10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主题

  • 14篇结构水
  • 12篇光谱
  • 12篇红外
  • 12篇红外光
  • 12篇红外光谱
  • 7篇岩石
  • 7篇岩石圈
  • 7篇包体
  • 6篇橄榄岩
  • 6篇下地壳
  • 6篇光谱分析
  • 6篇汉诺坝
  • 6篇红外光谱分析
  • 5篇麻粒
  • 5篇麻粒岩
  • 5篇辉石
  • 5篇含水
  • 5篇含水性
  • 5篇大陆下地壳
  • 4篇地壳

机构

  • 23篇中国科学技术...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南京大学
  • 2篇费拉拉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
  • 1篇皖西学院
  • 1篇武警黄金地质...

作者

  • 28篇郝艳涛
  • 26篇夏群科
  • 22篇杨晓志
  • 8篇盛英明
  • 6篇于慧敏
  • 3篇丁强
  • 3篇李佩
  • 3篇冯敏
  • 2篇樊祺诚
  • 2篇王汝成
  • 2篇杨燕
  • 1篇陈小明
  • 1篇杨贵才
  • 1篇刘少辰
  • 1篇李佩
  • 1篇雷能忠

传媒

  • 6篇岩石矿物学杂...
  • 2篇岩石学报
  • 2篇地球科学(中...
  • 2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矿物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地学前缘
  • 1篇2006年全...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1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辉石中结构羟基变温行为的红外光谱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运用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Micro-FTIR)技术观察了辉石(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中结构OH在原位连续加热、降温和阶段加热过程中的行为,从而更清楚地了解了缺陷氢在晶体结构中的位置及其结合机制。样品为安徽女山新生代玄武岩中的普通辉石巨晶和橄榄岩包体中的斜方辉石。温度从室温升到500℃,间隔100℃。实验结果表明,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的红外谱图随温度变化的趋势相同,即:OH的伸缩振动峰位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向低波数移动,而且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峰位的移动主要受H所取代的阳离子的位置或晶格空隙的热膨胀的影响。
杨燕夏群科李佩郝艳涛杨晓志
关键词:辉石红外光谱变温OH氢键
岩石圈中水分布的时空不均一性:来自汉诺坝和女山深源岩石的信息
<正>岩石圈中水的分布是研究地球不同层圈中水的含量、分布和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岩石圈的主要组成矿物(橄榄石、辉石、长石)都是名义上的无水矿物,但是这些矿物中都含有以缺陷形式存在的OH/H2O,构成了岩石圈中最重要的水库。
夏群科杨晓志郝艳涛
关键词:岩石圈汉诺坝
文献传递
大陆下地壳高电导率的起源:矿物中的结构水被引量:14
2006年
大地电磁学的测定结果显示,大陆下地壳可能具有异常高的电导率(10^-4~10^-2S/m)。认识这种异常现象的起源,对于更好地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和一些典型的地质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目前有多种机制试图对大陆下地壳高电导率现象进行解释,但是争论依然激烈,已有的模型(含水矿物模型、孔隙流体模型、颗粒边界石墨膜模型和正空穴电子对模型等)都不能提供令人信服的答案。对安徽女山下地壳麻粒岩包体中的主要组成矿物(斜长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的Micro-FTIR分析表明:这三种矿物普遍含有结构水,含量分别可以高至~1700×10^-6、-1600×10^-6和~2400×10^-6。麻粒岩中结构水的存在可能会对大陆下地壳的电导率分布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可能为认识其起源提供一个新的解释方法。
杨晓志夏群科于慧敏郝艳涛
关键词:电导率大陆下地壳麻粒岩结构水
河北汉诺坝玄武岩中橄榄岩包体矿物的含水性研究——微区红外光谱分析被引量:13
2007年
对12个来自河北汉诺坝玄武岩的橄榄岩包体中的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进行了详细的微区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Micro-FTIR)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的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颗粒都含有以OH形式存在的结构水。对部分粒径较大的辉石颗粒内部的多点分析表明,结构水含量表现出中心高边缘低的不均一分布。这种不均一分布的特征应该来自于包体上升过程中由于压力降低而引起的H扩散。如果用每个样品多个测定颗粒的中心部位的平均值来代表该样品,12个样品的单斜辉石水含量为48×10^-6~152×10^-6,斜方辉石水含量20×10^-6~55×10^-6。根据矿物水含量(假设橄榄石的水含量为2×10^-6)和它们的体积分数计算的全岩水含量为11×10^-6~48×10^-6。结合已经发表的橄榄岩包体数据来看,在岩石圈地幔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单斜辉石与斜方辉石之间水的平衡分配系数大约为2.2±0.6;岩石圈中水的分布可能具有纵向和横向上的不均一性。
郝艳涛夏群科杨晓志
关键词:结构水红外光谱橄榄岩汉诺坝
大陆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含水性的差异--山东莒南玄武岩中深源包体的初步观察被引量:7
2012年
对产于莒南晚中生代玄武岩中的镁铁质麻粒岩和橄榄岩包体矿物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显示,麻粒岩矿物和全岩中水含量分别为:单斜辉石300×10-6~1 180×10-6,斜方辉石80×10-6~169×10-6,斜长石717×10-6~1 239×10-6,全岩525×10-6~855×10-6;橄榄岩矿物和全岩中水含量分别为:单斜辉石466×10-6~746×10-6,斜方辉石187×10-6~304×10-6,橄榄石6×10-6~15×10-6,全岩81×10-6~245×10-6。从单矿物看,麻粒岩和橄榄岩之间水含量的差距不是很明显,但麻粒岩的全岩水含量明显高于橄榄岩,表明大陆深部岩石圈的水含量在垂向上具有不均一性。
杨贵才杨晓志郝艳涛夏群科
关键词:麻粒岩下地壳岩石圈地幔结构水
安徽女山新生代玄武岩中橄榄岩包体的水:微区红外光谱分析
<正> 名义上无水矿物(nominally anhydrous minerals,NAMs,橄榄石、辉石、石榴石等)可能构成了上地幔最主要的水储库的观点正在被逐渐接受。被玄武岩浆快速携带至地表的橄榄岩包体是上地幔的代表性...
夏群科郝艳涛杨晓志
文献传递
深部地球中水的分布和循环被引量:21
2007年
深部地球中的主要物相(橄榄石、辉石、石榴石等及其高压相变产物)是理想化学式中不含H的“名义上无水矿物”,以缺陷形式存在于它们结构中的OH/H2O(统称为结构水)的发现是近二十年来地球科学领域最重要的进展之一。从天然样品的观察和高温高压实验结果来看,深部地球矿物中普遍含有结构水,其总量可能远远超过了水圈。水在深部地球不同层圈中的分布可能具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不均一性。在板块俯冲过程中,即使温压条件超过了含水矿物的稳定范围,名义上的无水矿物(如石榴石、辉石等)也可以携带大量的水(质量分数至少数百10-6)进入深部地球,构成了壳幔之间水循环的重要途径。
夏群科杨晓志郝艳涛盛英明李佩
关键词:深部地球
苏北盆地新生代玄武岩中橄榄岩包体的含水性被引量:4
2009年
对来自苏北盆地盘石山、练山和方山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中的50个橄榄岩包体矿物进行了系统的微区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Micro-FTIR)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的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颗粒都含有以OH形式存在的结构水,盘石山、练山和方山橄榄岩的单斜辉石水含量分别为64×10-6~183×10-6、37×10-6~102×10-6和41×10-6~177×10-6;斜方辉石水含量分别为16×10-6~61×10-6、13×10-6~45×10-6和21×10-6~74×10-6.几乎所有的橄榄石都没有检测到明显的OH吸收峰,暗示其水含量低于仪器的检出限(~2×10-6).根据矿物水含量(假设橄榄石的水含量为2×10-6)和它们的体积分数计算的盘石山、练山和方山橄榄岩全岩的水含量分别为12×10-6~52×10-6、7×10-6~25×10-6和13×10-6~44×10-6.结合已经发表的橄榄岩包体的数据来看,在岩石圈地幔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单斜辉石与斜方辉石之间水的平衡分配系数大约为2.2±0.4.结合已经发表的安徽女山和河北汉诺坝的橄榄岩数据,对比世界上其他地区橄榄岩的数据来看,华北的岩石圈地幔具有低的水含量:华北橄榄岩的单斜辉石水含量多<200×10-6,而世界上其他地区(包括南非克拉通、美国新墨西哥地区、美国Colorado高原、美国盆岭省地区、墨西哥南部、法国中央地体以及加拿大WestKettle地区)橄榄岩的单斜辉石水含量多>200×10-6;华北的斜方辉石水含量多<100×10-6,而世界上其他地区多>100×10-6;华北的橄榄岩全岩水含量多<50×10-6,而世界上其他地区多>100×10-6.华北岩石圈地幔的低水含量有可能是由于上升软流圈的热侵蚀造成的,因此目前的华北岩石圈地幔可能大部分都是中生代岩石圈减薄后的残余,而不是新生地幔.
雷能忠夏群科郝艳涛李佩冯敏
关键词:结构水橄榄岩苏北盆地
大别山沙村辉长岩中长石的结构水及其对岩浆演化的指示被引量:5
2006年
本文报道了大别山沙村地区碰撞后辉长岩的化学组成和其中斜长石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10个辉长岩从化学组成上分为两组,代表了两个不同的岩浆。斜长石普遍含有结构水,以OH的形式存在,含量为213×10^-6~658×10^-6(H2O的质量分数)。结合大别山榴辉岩的数据来看,由长石中结构水含量推测的原始岩浆的富水特征可能与其源区中含有俯冲断离的榴辉岩有关。两组辉长岩中的长石都表现出水含量与全岩Mg^#值的负相关关系,即随着结晶分异的进行,岩浆中的水含量在逐渐减少。这可能是由于角闪石的连续结晶和/或岩浆的去气作用造成的。沙村长石水含量与全岩Mg^#值之间的相关性说明后期热液蚀变事件没有改变长石中的水,它们依然有效地保存了原始信息。
郝艳涛夏群科丁强杨晓志于慧敏盛英明
关键词:结构水红外光谱长石辉长岩
大别山双河超高压榴辉岩中的水:微区红外光谱分析被引量:8
2005年
大陆深俯冲板块到一定深度后(约90~110km),几乎没有含水矿物存在,超高压岩石中名义上无水矿物(NAMs)成为俯冲板块中水的主要载体,是示踪超高压变质流体的重要途径.对大别山双河地区超高压榴辉岩中的石榴石和绿辉石进行了详细的微区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MicroFTIR)分析.FTIR结果显示所有石榴石和绿辉石颗粒都含有结构水,以OH的形式存在,其含量范围分别为(30~1860)×10-6和(360~620)×10-6.榴辉岩全岩水含量为(300~750)×10-6,表明即使是在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温压条件下,榴辉岩也可以至少携带数百10-6的水进入深部地球.对石榴石颗粒内部的多点观察发现,结构水含量的分布出现2种情况:(1)颗粒内部的均一分布;(2)核部水含量高而边部低.石榴石颗粒边部的低水含量可能是抬升过程中由于压力降低引起的H扩散所致,扩散出来的H可能构成了早期退变质流体的重要来源.对于同一样品来说,结构水含量在绿辉石和石榴石之间的比值为0.5~3.5.
盛英明夏群科郝艳涛王汝成陈小明
关键词:石榴石绿辉石榴辉岩结构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