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爱民

作品数:22 被引量:109H指数:7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细胞
  • 6篇肿瘤
  • 5篇免疫
  • 4篇细胞免疫
  • 4篇基因
  • 4篇红细胞免疫
  • 4篇恶性
  • 4篇恶性肿瘤
  • 3篇蛋白
  • 3篇凋亡
  • 3篇凋亡抑制
  • 3篇真核
  • 3篇真核表达
  • 3篇肿瘤患者
  • 3篇细胞免疫功能
  • 3篇免疫功能
  • 3篇核表达
  • 3篇红细胞免疫功...
  • 2篇凋亡抑制蛋白
  • 2篇凋亡抑制蛋白...

机构

  • 20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21篇邹爱民
  • 10篇张利朝
  • 8篇张惠中
  • 8篇张盈华
  • 6篇殷缨
  • 5篇林芳
  • 5篇高萍
  • 5篇陶秦渝
  • 3篇康志荣
  • 2篇王海燕
  • 2篇郝晓柯
  • 2篇侯毅鞠
  • 2篇沈建军
  • 2篇刘茂贤
  • 1篇张银刚
  • 1篇许鹏
  • 1篇陈军
  • 1篇刘懋贤
  • 1篇张莉
  • 1篇范德刚

传媒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肿瘤
  • 1篇陕西医学检验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8
  • 1篇199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在肿瘤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2004年
目的:克隆、表达SVV基因,并探讨其在肿瘤预后中的作用。方法:从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出SVV基因片段。将SVV基因片段插入载体pGEM-TEasy中,经全自动序列分析仪测序正确后用NdeⅠ/XhoⅠ双酶切,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RSET-C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RSET-c-SVV,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菌株。取工程菌,经IPTG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鉴定并初步纯化。结果:经RT-PCR,测序和酶切鉴定,成功地克隆了人SVV基因;经IPTG诱导的重组质粒pRSET-C-SVV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6500u的蛋白,与预期的结果相符。结论:成功克隆了人肿瘤细胞的抗凋亡基因SVV,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出SVV蛋白。该基因的高效表达为进一步探讨以SVV为基础的肿瘤的防治及预后判断提供工具。
侯毅鞠张惠中张盈华邹爱民
关键词: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基因表达预后肿瘤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及血小板参数与脑梗死面积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6
2002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发病过程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及血小板(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意义及与梗死面积的相关性。方法检测53例脑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NO、NOS、PLT、PDW、MPV的含量。结果脑梗死急性期MPV、NOS显著增高(P<0.05);PDW、NO显著增高(P<0.01);PLT显著减低(P<0.01)。NO、NOS分别与PDW、MPV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PLT呈负相关。结论PDW、MPV、NO、NOS的变化值随梗死面积的增加而增加,PLT则随梗死面积增加而减少。
邹爱民张盈华张利朝殷缨陶秦渝
关键词: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血小板脑梗死面积
生存素(Survivin)的克隆表达及生物医学意义初步探讨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克隆、表达肿瘤特异性凋亡抑制因子 (生存素 ,Survivin) ,并对其生物学意义进行研究。方法 :从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提取总RNA ,用RT PCR方法扩增出SVV基因片段。将SVV基因片段插入载体pGEM TEasy中 ,经全自动序列分析仪测序正确后用NdeⅠ /XhoⅠ双酶切 ,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 pRSET C中 ,构建重组表达载体 pRSET c SVV ,并转化大肠杆菌BL2 1菌株。取工程菌 ,经IPTG诱导表达 ,对表达产物进行SDS PAGE鉴定并初步纯化。结果 :经RT PCR测序和酶切鉴定 ,成功地克隆了人SVV基因 ;经IPTG诱导的重组质粒pRSET c SVV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165 0 0U的蛋白 ,与预期的结果相符。结论 :成功克隆了人肿瘤细胞的抗凋亡基因SVV ,并在大肠杆菌BL2 1中表达出SVV蛋白。该基因的高效表达为进一步探讨以SVV为基础的肿瘤诊、治奠定了实验基础。
侯毅鞠张惠中张盈华张利朝邹爱民
关键词:生存素SURVIVIN基因克隆基因表达生物医学
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免疫和细胞因子与自由基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 研究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白细胞免疫功能及自由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协调发展.方法: 检测116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RBC- C3bRR,RBC CICR,IL- 2,TNF- α及MDA,SOD,GSH PX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肿瘤组RBC CICR,TNF -α,MDA显著增高(P<0. 01 ),而RBC C3bRR,IL- 2,SOD,GSH -PX,显著降低(P<0 .01).结论: 机体自由基,红细胞及T细胞亚群之间互为网络,共同发挥抵制和吞噬肿瘤细胞的作用.
高萍邹爱民
关键词:自由基肿瘤
脑梗死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测定的意义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在脑梗死患者发病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检测 5 3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和 4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NO、NOS和HDL -c的含量 ,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脑梗死患者NO和NOS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 ,其中皮层动脉梗死组高于腔隙性梗死组 (P <0 0 1,P <0 0 5 )。而脑梗死组HDL -c显著低于对照组 ,其中皮层动脉梗死组低于腔隙性梗死组 (P <0 0 1) ,NO与HDL -c呈现负相关关系 (r =- 0 5 5 6 ,P <0 0 1)。结论 脑梗死患者体内自由基反应及HDL -c合成失去平衡 ,观察NO、NOS及HDL -c值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邹爱民张盈华张利朝殷缨陶秦渝
关键词: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NOS脑梗死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检测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探讨中国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存在状况及意义。方法 选未经特殊治疗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 2 5例 ,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人 2 0例作为对照组。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IL_2、IFN_γ、IL_4、IL_10、TNF_α水平。以S_P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PBC患者CD+ 4 T细胞升高 ,CD+ 8T细胞下降 ,CD+ 4 /CD+ 8比值上升 (P <0 0 1)。PBC组IL_2、IFN_γ、TNF_α明显升高 (P <0 0 1) ,IL_10轻度上升 (P <0 0 5 ) ,IL_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PBC外周血CD+ 4 T细胞和Th1细胞因子占优势 。
何文革孙永涛邹爱民
关键词:PBC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亚群细胞因子CD4^+T细胞外周血T细胞
凋亡抑制蛋白Livin两种异构体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融合表达
2007年
目的构建凋亡抑制蛋白Livin两种异构体(Livinα和β)的原核细胞表达载体pET32a(+)-livinα和pET32a(+)-livinβ。方法设计合成扩增Livin基因异构体全长cDNA序列的特异性PCR引物,以Hela细胞总RNA为模板,RT-PCR获得Livin基因异构体全长cDNA序列,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和HandⅢ双酶切取所需目的片段,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的多克隆位点,经酶切、PCR鉴定,并经过测序证实后,构建成为Livin基因异构体表达载体(pET32a(+)-livinα、β)。将重组质粒转入表达菌株BL21,诱导表达收集菌液,超声碎菌,取其上清和沉淀分别进行SDS-PAGE电泳。结果成功获得Livinα和β全长cDNA序列,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成功获得大小为55kd左右的融合蛋白。结论Livin基因两种异构体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融合蛋白的制备,为进一步研究Livin异构体功能及在肿瘤细胞中的抗凋亡效应奠定了基础。此蛋白也可用于进一步抗体制备、免疫鉴定和诊断等研究。
邹爱民沈建军高萍林芳张惠中
关键词:凋亡抑制蛋白LIVIN凋亡原核表达
BMP_2-EGFP融合蛋白的构建及其生物活性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构建BMP2/pLEGFP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并检测其表达的融合蛋白的生物活性。方法: 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BMP2/pLEGFP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并通过酶切和PCR鉴定。脂质体法转染COS 7细 胞,用荧光显微镜检测和Westernblotting分析其在COS 7细胞表达,细胞活性实验和动物体内异位成骨实验进一 步检测融合蛋白的生物活性。结果:经酶切和PCR鉴定重组质粒BMP2/pLEGFP构建成功。转染COS 7细胞后, 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blotting检测均显示融合蛋白在细胞中表达;分泌的产物经细胞活性实验和动物体内异位成 骨实验证实具有BMP2和EGFP的双重蛋白活性。结论:基因重组技术成功构建BMP2/pLEGFP重组体,重组体表 达的融合蛋白具有GFP和BMP2的双重活性。
张银刚郭雄师常宏邹爱民许鹏
关键词:BMP2基因转染真核表达生物活性
恶性肿瘤细胞及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livi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的两种异构体livinα、和livinβ在多种肿瘤细胞系及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各类肿瘤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HeLa、SBC-2等12种肿瘤细胞和50例不同肿瘤组织及20例癌旁组织中livinα和livinβ的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2个细胞系中8个细胞系的livin mRNA表达为阳性,分别为HeLa、SPCA-1、SBC-2、PC14、MKN45、LOVO、HHCC、A549,其中A549为弱表达,且livinα的表达强于livinβ;HL-7702、Hep-2、7721、K562四种细胞中livin表达为阴性;50例肿瘤组织中livin mRNA表达阳性率为64.0%,而在癌旁组织中为2%。Livin mRNA的表达与肿瘤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Livin在肿瘤细胞系及肿瘤组织中表达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livin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以livin为靶位的肿瘤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了有力依据。
邹爱民沈建军高萍林芳张惠中
关键词:凋亡抑制蛋白类LIVIN基因表达
恶性肿瘤患者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通过对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探讨恶性肿瘤患者三类细胞免疫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阳性的巨噬细胞数来测定巨噬细胞吞噬率;应用针对CD系列的单克隆抗体作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T细胞亚群CD4和CD8的百分率及其比值;应用免疫粘附酵母菌花环法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肿瘤组的巨噬细胞吞噬率、T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免疫功能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蓍性差异(P<0.05)。巨噬细胞吞噬率与CD4/CD8比值、红细胞免疫RBC-C3bRR及RBC-ICR均有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免疫功能均有显著降低,对于肿瘤患者的诊治有一定的意义。
张盈华殷缨张惠中张利朝郝晓柯邹爱民陶秦渝
关键词:恶性肿瘤流式细胞仪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