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玉凤
- 作品数:21 被引量:90H指数:6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Wernicke脑病的临床和影像学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分析Wernicke脑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对15例Wernicke脑病的临床表现、MR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Wernicke脑病的临床症状多样化,其中表现为精神症状12例(80.0%),视力障碍或眼外肌麻痹8例(53.3%),共济失调9例(60.0%)。头颅MR检查,13例(86.7%)出现第三、四脑室及中脑导水管周围、乳头体T1加权低信号,T2加权FLAIR相高信号;治疗后复查明显好转。结论 Wernicke脑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有发生精神症状、视力障碍或眼球活动异常、共济失调的患者应想到Wernicke脑病的可能性。MR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 邵玉凤韩漫夫陈婷夏军
- 关键词:WERNICKE脑病磁共振成像
- 尤瑞克林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TCD及CTP的影响和疗效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联合应用TCD及CTP观察尤瑞克林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尤瑞克林治疗组(试验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处理(包括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的一般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治疗。采用NIHSS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变化,采用Barthel指数记分法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30、90 d的NIHSS评分和BI指数。应用TCD对患侧的Vmean、Qmean、Zc、R和DR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应用CT灌注成像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梗死区rCBF、rCBV、rTTP和r MTT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TCD及CTP的各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经2周治疗后,发现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尤瑞克林组的改善幅度尤为显著,两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可明显改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梗死区的微循环和血流再灌注。
- 邵玉凤韩漫夫任力杰冯宏业
-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尤瑞克林TCDCTP
-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超声评估与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0
- 2019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8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稳定斑块组(97例)和不稳定斑块组(88例),应用二维超声对所有斑块特征进行评估,所有对象均进行血浆Lp-PLA2检测。结果:不稳定斑块组血浆Lp-PLA2水平较高,与稳定斑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的形态不规则、表面溃疡、偏心指数>2、斑块内部液化等特征均与血浆高Lp-PLA2有相关性(P<0.05)。血浆Lp-PLA2过高是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浆Lp-PLA2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相关,Lp-PLA2过高是影响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 李振洲邵玉凤陈胜华关晓韵吴欣殷罗舒榆
- 关键词:颈动脉磷脂酶A
- 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
-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mo cysteine,H cy) 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60 例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检测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应用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
- 韩漫夫任力杰周竹青邵玉凤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E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9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RPLES患者常见病因为高血压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意识障碍、痫性发作和视觉障碍等。影像学检查显示双侧大脑后部白质水肿,大脑皮质亦可累及。MRI显示T1W1为稍低或等信号,T2W2和FLAIR为高信号,ADC图呈高信号。结论RPLES发病机制为急性大脑白质血管源性脑水肿。影像学特点为大脑后部白质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及时有效的治疗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不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 陈婷邵玉凤周艳霞韩漫夫
- 关键词: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影像学
- 超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 目的探讨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在我院神经科住院的患者185例(男107例,女78例),包括脑梗死患者109例,其余76例为变性病及神经遗传病患者,两组年龄,性别比例,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
- 韩漫夫邵玉凤李竞葛朝莉陈婷
- 文献传递
- 高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14
- 2009年
-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在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225例(其中脑梗塞患者133例),排除了应激、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影响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疾病,全部患者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测,观察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斑块的检出情况及斑块评分、管腔的狭窄率,作为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根据血管彩超的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对照组。用微粒子透射增强免疫法(超敏)检测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分别比较颈动脉粥样硬化组与对照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别,分析高敏C反应蛋白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斑块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130例)与对照组(95例)比较,二者之间的高敏C反应蛋白存在明显差异(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高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评分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807和0.3024。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较对照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高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 邵玉凤韩漫夫陈婷任力杰
-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动脉粥样硬化彩超斑块
- 大鼠急性脑出血后对重要脏器的影响及外周血核因子-κB表达的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脑出血后肝、肾、肺功能和形态改变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核因子-κB活性。方法采用脑内注射凝固自体动脉血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于24 h后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核因子-κB(NF-κkB)活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水平及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并取肝脏和肺组织固定、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肝、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大鼠脑出血24 h后血清中的ALT、AST、BUN和Cr含量均有显著增加,NF-κB活性升高,SaO2下降,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观察发现脑出血大鼠的肝脏及肺脏有炎性反应改变。结论大鼠急性脑出血后其肝脏、肾脏、肺脏的功能和结构均受到一定损害,外周血淋巴细胞NF-κB表达升高。
- 邵玉凤韩漫夫任凯杨欣建
- 关键词:脑出血肝功能肾功能核因子-ΚB
- 抑郁症患者情绪加工异常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抑郁症情绪加工异常的脑功能特点。方法对24例青年首发抑郁患者及对照组进行HAMD量表评定,采用DTI对脑白质FA值测量,并进行情绪图片刺激的fMRI扫描,得出相关指标及影像学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抑郁组相比对照组的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部位有:左右额叶(左额叶抑郁组0.324±0.090,对照组0.467±0.072,P〈0.01)、胼胝体膝(抑郁组0.614±0.146,对照组0.734±0.063,P〈0.01)、扣带回前部(抑郁组0.222±0.035,对照组0.343±0.021,P〈0.01);抑郁组额叶FA值与病程呈负相关(r=-0.555,P〈0.01)。情绪刺激图片的脑激活区包括额、顶叶皮层一皮层下网状系统、边缘系统及下丘脑,并且两组受试识别情绪图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抑郁患者存在情绪加工异常,额叶白质纤维束破环和灰质异常可能是其病理基础。
- 任力杰李俊李岳峙韩漫夫邵玉凤周竹青
- 关键词:抑郁症情绪加工弥散张量成像功能磁共振
- 创伤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建立可重复的大鼠创伤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实验模型。方法 Wistar大鼠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脂多糖组(B组)和实验组(C组)。B组在完成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后注入脂多糖(LPS,12 mg/kg),C组采取手术切除1/3肝脏及锤击右侧股骨3次的方法,而A组在同等条件下不进行有创实验。2 h后采血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UN)和肌酐(Cr)的含量,12 h后处死大鼠,取大鼠肺及肝脏组织做病理切片并HE染色。结果 B组及C组大鼠在建模后血清AL T、AST、UN和Cr含量明显增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大鼠血清UN,Cr含量较B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观察发现B组及C组大鼠的肝脏和肺脏有组织损伤及明显的炎性反应;B组及C组其肝脏及肺的病理变化差别不明显。结论此方法可较方便的制作大鼠创伤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动物模型。
- 任凯邵玉凤杨欣建刘黎军王大平
-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