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磁共振
  • 7篇成像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血管
  • 3篇颅内
  • 2篇动脉
  • 2篇血管造影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中枢神...
  • 2篇原发性中枢神...
  • 2篇造影
  • 2篇神经系
  • 2篇神经系统
  • 2篇图像
  • 2篇皮样囊肿
  • 2篇中枢神经
  • 2篇中枢神经系统
  • 2篇中枢神经系统...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瘤

机构

  • 10篇惠州市中心人...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作者

  • 10篇邓小霞
  • 6篇刘锦文
  • 5篇肖俊强
  • 4篇钟兰生
  • 3篇程传虎
  • 3篇黄尧生
  • 2篇范远娴
  • 2篇黄旭东
  • 2篇卢光明
  • 2篇林翠君
  • 2篇曾纯英
  • 1篇孟悛非
  • 1篇司建荣
  • 1篇李苏建
  • 1篇刘武
  • 1篇赵敏

传媒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国CT和M...

年份

  • 3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199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b值对脑扩散加权图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分析不同b值对扩散加权成像(DWI)质量的影响。方法:15例健康志愿者,分别采用b值为500、1000、1500、2000、2500及3000 s/mm2,进行MR DWI检查,选取内囊后肢、大脑皮层、胼胝体膝部及背景等部位进行信号强度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T1WI和T2WI检查。结果:不同b值条件下,内囊后肢、大脑皮层、胼胝体膝部的信号强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背景噪声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着b值升高,组织的信号强度降低。不同b值条件下,内囊后肢、大脑皮层、胼胝体膝部的ADC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着b值升高,组织ADC值降低。结论:在1.5 T场强条件下,b值为1000和1500 s/mm2时扩散加权图像上组织对比较好,清晰度较高。
邓小霞司建荣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
MRA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技术要点及其在急性脑梗死诊治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MRA扫描并对图像作MIP重建。结果:76例均获得了清晰的血管图像,其中颅内大血管主干正常36例,主干及(或)分支狭窄30例,其中狭窄合并动脉瘤3例,烟雾病5例,动静脉畸形5例。结论:常规MRA具有无辐射、无创伤及不用对比剂等优点,成像效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相仿,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邓小霞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脑血管急性脑梗死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表现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典型和不典型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的PCNSL术前MRI资料,分析其发生部位、信号特征、强化方式、瘤周水肿、室管膜播散以及胼胝体累及情况。结果26例中7例为单发,19例为多发;其中基底节区、脑室旁白质、胼胝体区16例,半球凸面白质区7例,二者中同时伴室管膜下结节者13例;仅发生于脑室内者3例。累及胼胝体时,均可见典型"蝶翼征"。常规平扫实性部分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DWI呈明显高信号,ADC值降低明显。增强扫描24例实性部分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2例表现为边缘环状中度强化。脑室内病灶或室管膜下播散结节,均未见坏死区,增强均呈明显均匀强化。瘤周水肿因部位而异,基底节区、脑室旁白质、胼胝体区病灶水肿多呈轻度到中度,大部分以轻度为主;大脑半球凸面病灶水肿多较明显,呈中度到重度。结论绝大多数PCNSL表现较典型,MRI检查有助于提高正确诊断率。
肖俊强卢光明李苏建黄尧生邓小霞
关键词: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
移床技术在下肢动脉CE-MRA检查中的应用
2007年
目的:探讨移床扫描(MobiTrak)技术在下肢动脉CE-MR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临床上疑有下肢动脉疾病的病人进行CE-MRA检查。其中7例同时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4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11例患者下肢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和血栓形成,并得到DSA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靶血管显示优9例,良2例。结论:移床扫描技术能准确地整体评价下肢动脉病变,是一种创伤小、简便、可靠、有应用潜力的检查方法。
钟兰生邓小霞刘锦文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造影术减影技术图像增强
低场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参数选择的研究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刘锦文黄尧生赵敏孟悛非黄旭东曾纯英邓小霞范远娴
该项研究为国内首次在低场强磁共振方法上,实现脂肪抑制技术,能明显的增强组织间对比度,提高检查敏感性及鉴别T1加权高信号病变,减少造影剂使用,关键是准确设立脂肪零点时间,操作简便易行,诊断准确率高。
关键词:
关键词:低场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参数选择
颅内表皮样囊肿鳞癌恶变一例被引量:3
2008年
患者男.39岁,头晕、头痛1个月,症状渐加重,头痛以后枕部、头顶为主,为胀痛,无恶心、呕吐等。体检: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征。患者入院当天下午即出现神志不清,急行MR检查示:右侧环池一囊性病灶.沿脑池铸形生长,与邻近右颞叶分界不清,病灶T1WI呈类似于或高于脑脊液信号,但明显低于脑组织;T2WI呈高信号(明显高于周围脑组织、与脑脊液信号相近)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呈高信号(图1);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B)序列呈稍低信号,但明显高于脑脊液信号(图2);增强扫描部分囊壁呈薄层花环状明显强化并累及邻近右侧颞极(图3)。MRI诊断:表皮样囊肿与胶质瘤鉴别。
林翠君肖俊强程传虎黄尧生邓小霞
关键词:颅内表皮样囊肿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周围脑组织恶变鳞癌囊性病灶
MRCP在梗阻性黄疸定位与定性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MRCP在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54例梗阻性黄疸患者MRCP、MRI资料,着重分析MRCP在梗阻定位方面的作用及其形态学特征,并评价其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结果MIP三维重建图像可显示胆管全貌,MRCP对54例胆系梗阻的定位诊断均与手术、内镜所见相符,定位准确率为100%。恶性病变中,9例肝门区胆管癌呈突然截断,梗阻端呈圆钝状或平直状,3例胆总管下段癌呈偏心性、不规则性狭窄;11例胰头癌中8例呈乳头状,3例呈偏心性、不规则性狭窄;6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癌中5例呈鸟嘴状,1例呈渐行性狭窄。良性病变16例结石梗阻端呈倒杯口状;9例胆总管下段炎性狭窄呈渐行性改变。结论MRCP可明确定位梗阻部位,并初步定性诊断;结合MRI平扫、动态增强资料可显著提高良恶性鉴别诊断正确率。
邓小霞程传虎刘锦文钟兰生肖俊强
关键词:胰胆管成像磁共振梗阻性黄疸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术前行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资料,主要研究PCNSL的发生部位、信号特征、强化方式、瘤周水肿、室管膜播散以及胼胝体累及情况。结果26例中7例为单发,19例为多发;其中基底节、脑室旁、胼胝体区16例,半球周边白质区7例,同时伴室管膜下结节13例;仅发生于脑室内者3例。累及胼胝体时,均可见典型"蝶翼征"。常规平扫实性部分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等稍高信号。增强实性部分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24例,2例表现为边缘环形中度强化。脑室内病灶或室管膜下播散结节,均未见坏死区,增强呈明显均匀强化。瘤周水肿因部位而异,基底节、脑室旁、胼胝体区病灶水肿多轻度到中度,以轻度为主;半球周边病灶水肿多较明显,呈中度到重度。结论绝大多数PCNSL表现较具特征性,MRI检查有助于提高正确诊断率。
黄旭东肖俊强林翠君刘锦文邓小霞卢光明
关键词:淋巴瘤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
颅内表皮样囊肿MRI扫描序列的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FLAIR)以及常规平扫(T1WI、T2WI)在颅内表皮样囊肿诊断中的作用,比较各序列在病灶检出以及诊断特异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术前MR常规平扫、T2-FLAIR以及DWI资料。结果:33例T1WI呈低信号,1例T1WI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像未能抑制。T2WI呈高信号,稍高于脑脊液。T2-FLAIR囊内见不同数量的絮状稍高信号影,其中有4例仅在边缘出现少量絮状等高信号影。DWI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信号不均匀。结论:无论在颅内表皮样囊肿病灶检出还是在信号特异性方面,DWI均优于MRI平扫以及T2-FLAIR,是颅内表皮样囊肿最具诊断价值的扫描技术。
邓小霞程传虎刘锦文肖俊强钟兰生曾纯英范远娴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颅内表皮样囊肿
磁共振血管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的准确性。方法:研究对象为近1年本院明确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55例,其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39岁~81岁,平均年龄67岁。应用MRA检测所有患者的颅内动脉,并同时与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对比。结果:MR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的特异性为90.6%,敏感性为75.9%。MRA假阳性率为34.9%,假阴性率为4%。结论: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方面MRA有较好的可靠性,可指导临床医师进行临床个体化治疗。
邓小霞刘武刘锦文钟兰生
关键词:颅内动脉狭窄磁共振血管成像脑血管造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