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路鹏

作品数:16 被引量:43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土壤
  • 3篇GIS
  • 2篇地统计
  • 2篇地统计学
  • 2篇地下水
  • 2篇地下水埋深
  • 2篇亚热带
  • 2篇养分
  • 2篇有机碳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地利用变化
  • 2篇土壤全氮
  • 2篇土壤全磷
  • 2篇土壤属性
  • 2篇土壤养分
  • 2篇土壤有机
  • 2篇全氮
  • 2篇全磷
  • 2篇埋深
  • 2篇红壤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亚...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广东省国土资...

作者

  • 16篇路鹏
  • 9篇吴金水
  • 8篇苏以荣
  • 6篇牛铮
  • 5篇黄道友
  • 5篇宋变兰
  • 3篇刘守龙
  • 3篇肖和艾
  • 2篇郝晋珉
  • 2篇邹焱
  • 2篇彭佩钦
  • 2篇郭胜利
  • 2篇唐国勇
  • 2篇黄敏
  • 2篇李新波
  • 1篇牛灵安
  • 1篇李世华
  • 1篇王长耀
  • 1篇丁忠义
  • 1篇李宇

传媒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洞庭湖平原区土壤全磷含量地统计学和GIS分析被引量:125
2005年
以洞庭湖平原区典型景观单元为试点,利用GPS定位共取得651个耕层(0~20cm)土壤样品。通过对数转化、稳健统计、域法处理和Box-Cox转化4种数据处理方法对土壤全磷进行了正态分布性检验。结果表明,Box-Cox转化成功地使数据集服从正态分布并消弱了异常值的影响,应用地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了实验变异函数的计算和最适合模型的拟合,得出土壤全磷最好的理论模型为球状模型,随后用普通克立格估值方法绘制了土壤全磷的空间分布图。在经过不同趋势阶数土壤全磷克立格(Kriging)插值误差的综合比较的基础上,结果表明趋势效应参数宜选取二阶。Kriging估值标准差(KSD)被认为是内插象素值的标准差,并为提高全磷的制图精度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应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率克立格法研究了洞庭湖平原典型区的土壤全磷的空间分布并进行了风险性评价。结果表明,土壤全磷不同含量水平下的概率分布图对风险性评价、合理施肥和控制磷素的面源污染的管理实践将是十分有益的。
路鹏彭佩钦宋变兰唐国勇邹焱黄道友肖和艾吴金水苏以荣
关键词:地统计学平原区GIS分析土壤全磷洞庭湖平原变异函数
亚热带典型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预测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以1995年和2000年LandsatTM影像的土地利用空间数据为基础,计算出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相互转化的概率信息,分析了亚热带典型区域桃源县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动态、幅度、速度、空间分布特征和方向.应用马尔柯夫概率模型进行土地景观要素的情景模拟,预测出了2050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格局.结果表明:7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主要是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的不断扩张,林地的不断减小.变化方向为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毁林草开荒,建设用地扩展则表现为大量侵占耕地,水域变化是由耕地和林地转变而来.毁林草和农村扩展乱占耕地现象还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路鹏牛铮苏以荣吴金水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GIS马尔柯夫模型亚热带
应用特征波段和反射变形差的方法进行土壤属性估算被引量:3
2009年
传统的土壤分析是昂贵的、费时的并且可能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测定土壤参数具有快速、花费少和非破坏性的特点。利用GPS野外定位,在江西省的红壤站、鄱阳湖站和千烟州站周边共取得41个耕层(0-20cm)土壤样品。通过对土壤样品高光谱反射率的室内分析测定,研究了土壤在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光谱的反射特性。研究的目的是应用波谱反射建立一个新的研究方法来估算土壤属性含量值。随后应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对反射光谱数据进行分析,“B22+H13”光谱数据作为自变量,土壤属性含量作为因变量,建立了土壤属性含量的高光谱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进行了检验。结果是土壤的pH、有机碳、全氮、全磷、阳离子代换量和碱解氮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0.80,而TK、速效磷、速效钾的相关系数在0.68左右。结果表明,应用此方法估算一些土壤属性含量是可行的。
路鹏魏志强牛铮
关键词:土壤属性反射光谱
基于高光谱遥感土壤属性信息的量化反演研究
目前,土壤属性含量时空维上的测定仍然依赖于传统的化学方法,即野外采样然后进行室内化学分析。该方法存在费时、费钱等缺点,不适合大范围监测。为此,寻找一种快速、节省的土壤属性测定方法势在必行。20世纪80年代,高光谱分辨率光...
路鹏
关键词:土壤属性高光谱图像遥感技术
退耕还草对土壤水分养分演变的影响被引量:32
2003年
研究了高原沟壑区 1984~ 1998年种植小麦和退耕种植苜蓿期间 ,土壤水分、土壤有机碳氮含量的演变。结果表明 ,种植小麦在不施肥的条件下从 1984年到 1998年 ,0~ 30 0 cm土层水分和耕层有机碳氮含量都保持相对稳定 ,增施氮磷肥或在氮磷肥基础上配施有机肥土壤 80~ 2 0 0 cm土层水分有降低趋势 ,而耕层有机碳氮含量分别提高 14 %~ 6 0 %和 12 %~ 5 5 %。地表植被在 1984年由作物改种苜蓿后到 1998年 ,0~ 30 0 cm土层土壤水分由 1984年的 2 0 %逐渐降低至 10 % ,耕层有机碳氮含量分别增加 2 3%~ 77%和 2 0 %~ 6 8%。无论种植小麦还是退耕种植苜蓿耕层以下土层的有机碳氮含量从 1984年到 1998年变化不大。在雨养农业区 ,水分利用效率是制约土壤水分和养分呈现相反变化的重要因素。
郭胜利路鹏党廷辉
关键词:退耕还草土壤水分小麦苜蓿
红壤丘陵区村级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与制图被引量:20
2007年
以红壤丘陵区桃源县的王家墙村为例,通过GPS定位共取得522个耕层(0~20cm)土壤样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红壤丘陵区村级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规律并进行了空间异质性的比较.结果表明:在各向同性下土壤有机碳的变程最大,为261m:全氮次之,为208m;全磷最小,为133m.在村级尺度下有机碳和全氮的分形维数较低分别为1.874和1.886,全磷的分形维数较高为1.939.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在NE150°方向上呈现出明显的条带状梯度变化,并表现出了极为相似的空间分布格局.地形的梯度变化直接导致了景观格局相应的变化,进而形成了有机碳和全氮的空间格局从高值区到低值区的梯度变化.土壤全磷的空间斑块分布变得更加琐碎并呈现镶嵌的“星空”状分布,而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条带状分布,在NE150°方向上也没有形成对称的分布格局,这与其自身不易移动的特性有关.从标准化变异函数的曲线可以看出,土壤养分空间结构的变化与分形维数的变化规律一致.
路鹏苏以荣牛铮吴金水
关键词:土壤养分红壤丘陵区
基于主成分分析红壤有效含水量估算模型被引量:14
2007年
季节性干旱是南方红壤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土壤有效含水量是评价土壤对植物给水能力的重要因子之一。该文以红壤为研究对象,在江西省采集了34个红壤样品,测定了土壤田间持水量、永久萎蔫系数、有机质含量、土壤容重、土粒密度和土壤质地组成(砂粒,粉砂粒和黏粒)的百分含量等土壤物理参数,并对这些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建立经验回归模型,相关系数为0.87。结果表明:区域红壤有效含水量可以通过土壤物理参数估算,通过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于大面积估算土壤有效含水量是可行的。
李世华牛铮路鹏王长耀冯小燕
关键词:红壤有效含水量主成分分析
亚热带红壤丘陵典型区土壤全氮的空间变异特征被引量:34
2005年
在GIS支持下,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耕层土壤全氮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Kriging插值方法绘制了土壤全氮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在步长间隔60m下,土壤全氮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其相关距离为208m。在NE30°、NE120°两个方向上具有典型的几何异向性结构特点;在NE60°、NE150°两个方向上具有典型的带状异向性结构特点。Kriging插值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全氮的空间分布表现为条带状和斑块状分布。土壤全氮高值斑块区的分布与地势相对低洼的地形部位相吻合。地形是影响土壤全氮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
路鹏黄道友宋变兰黄敏刘守龙苏以荣肖和艾吴金水
关键词:土壤全氮GIS
湖南省桃源县县域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典型相关分析被引量:17
2006年
利用亚热带桃源县19801、995、2000年3个时期的TM影像及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定量分析方法,分析该区域的景观格局特征和变化。结果表明:县域整体景观水平以林地和水田为景观基质,其他景观类型作为斑块镶嵌其中。斑块的平均面积和斑块平均边缘在逐年下降,平均每年分别下降497.90 hm2和646.95 m,说明景观的破碎程度在逐年加强。研究区域的景观均匀度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而优势度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表明景观格局有向小景观要素转化的趋势。同时应用典型相关分析,对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进行统计分析,诊断出主要驱动因子为劳动力总数、劳动力密度、农村社会总产值等,不同的典型变量对应着不同的驱动因子。
路鹏苏以荣牛铮吴金水
关键词:驱动力
集约化农业生产区浅层地下水埋深的时空变异规律被引量:10
2008年
揭示区域地下水埋深的时空变异规律,可为地下水资源评价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收集和实测河北南部平原—曲周县1990和1999年两个时期地下水埋深的资料,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时期地下水的平均埋深分别为4.64m和9.81m,它们的空间相关距离分别为13.6km和10.4km,呈递减趋势。由于该区地形地貌和种植业布局的转变,导致了地下水埋深空间分布呈南深北浅的趋势。从1990年到1999年,地下水埋深具体变化为>9.81m的区域从无增加到324.0km2,<4.6m的区域从281.8km2减少至15.3km2。地下水大量开采和种植业布局的转变是该区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
李新波郝晋珉胡克林路鹏牛灵安
关键词:集约化农区地下水埋深地统计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