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路帅

作品数:11 被引量:42H指数:5
供职机构: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脂肪
  • 4篇脂肪肝
  • 4篇中药
  • 4篇酒精
  • 4篇酒精性
  • 4篇酒精性脂肪肝
  • 4篇非酒精性
  • 4篇非酒精性脂肪
  • 4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胁痛
  • 3篇化瘀
  • 3篇化瘀中药
  • 3篇肝损伤
  • 2篇代谢
  • 2篇丹参
  • 2篇血性
  • 2篇乙酰辅酶A羧...
  • 2篇泽泻
  • 2篇增殖物激活受...
  • 2篇中风

机构

  • 10篇石家庄医学高...
  • 8篇河北中医学院
  • 2篇定州市人民医...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重庆三峡医药...

作者

  • 11篇路帅
  • 6篇郭建利
  • 3篇胡巍巍
  • 2篇张辉
  • 2篇王友明
  • 2篇王九凤
  • 2篇王银龙
  • 2篇鲍新民
  • 1篇张一昕
  • 1篇韩雪
  • 1篇郝蕾
  • 1篇刘宇
  • 1篇娄丽娟
  • 1篇王茜
  • 1篇石铖

传媒

  • 3篇河北中医药学...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消痰化瘀中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质代谢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研究消痰化瘀中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脂质代谢和肝脏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PEPCK) mRNA]表达的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正常组、造型组(模型组)、东宝肝泰(阳性药)组以及消痰化瘀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各组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复制NAFLD大鼠模型,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糖(FBG)、胰岛素(FINS)和肝组织中TC、TG的含量改变,观察肝组织PGC-1α和PEPCK mRNA的表达变化以及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消瘀化痰中药能降低模型大鼠TC、TG、FFA、ALT、AST、FBG、FINS的含量或活性,促进PGC-1α和PEPCK mRNA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IR)和肝组织的脂变程度。结论:消痰化瘀中药之所以具有治疗NAFLD的作用,可能与其能够调控PGC-1α和PEPCK mRNA表达,抑制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改善体内胰岛素抵抗水平,纠正脂类物质代谢的紊乱有关。
刘宇郭建利刘晨旭韩雪石铖路帅郝蕾张一昕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痞满脂质代谢PEPCK
解毒护肝方防治APAP致药物性肝损伤作用与肠道微生态的相关性探讨
2023年
目的:探讨解毒护肝方防治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作用与肠道微生态的相关性。方法:60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宾组及解毒护肝方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APAP)药液灌胃复制DILI模型,造模同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连续14 d。半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的含量或活性,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肝脏病理形态,16SrRNA测序法分析粪便中肠道菌群组成结构。结果:与正常组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LT、AST、DBIL、TBIL的含量或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肝细胞内可见大量的嗜酸性变和炎性细胞浸润,Chao1、Observed species、Simpson和Shannon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厚壁菌门、变形菌门相对丰度以及厚壁菌门/拟杆菌门(F/B)值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5),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解毒护肝方能显著改善肝组织病理损伤,显著降低血清中ALT、AST、DBIL、TBIL的含量或活性(P<0.01或P<0.05),显著升高Chao1、Observed species、Simpson、Shannon指数以及拟杆菌门相对丰度(P<0.01或P<0.05),显著降低厚壁菌门、变形菌门相对丰度以及F/B值(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厚壁菌门、变形菌门相对丰度与肝损伤标志物成正相关,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与肝损伤标志物成负相关。结论:解毒护肝方防治DILI的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菌群失衡有关。
胡巍巍彪雅宁彭小园巨晓刘晨旭路帅张一昕
关键词:胁痛药毒
益气活血开窍法治疗缺血性中风12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开窍法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益气活血开窍方,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行为能力评分的变化,并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可显著降低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评分,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开窍法可显著提高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生活行为能力,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王友明袁伟王银龙张辉王九凤路帅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
丹参、泽泻对NAFLD大鼠脂代谢及PPARα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究丹参、泽泻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东宝甘泰组和丹参水煎剂组、泽泻水煎剂组、丹参-泽泻(丹泽)水煎剂组。通过喂饲高脂饲料建立NAFLD模型,同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mRNA表达,HE法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各用药组均能明显改善血脂和肝功能(P<0.01),升高肝组织PPARαmRNA的表达(P<0.01),尤以丹泽组降脂作用更为明显。结论:丹参、泽泻和丹泽水煎剂能显著改善NAFLD大鼠脂代谢紊乱,改善肝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肝组织中PPARαmRNA表达有关。
路帅郭建利彪雅宁陈健石铖韩雪
关键词:丹参泽泻胁痛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消痰化瘀中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探讨
2019年
观察消痰化瘀中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肝脏SREBP-1c和ACCm RNA的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60只SD大鼠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东宝肝泰)组以及消痰化瘀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复制NAFLD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血清TC、TG、FFA、ALT、AST和肝组织中TC、TG、FFA的活性或含量改变,观察肝脏SREBP-1c和ACCm RNA的表达变化以及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消瘀化痰中药高、中、低剂量组血中TG、TC、FFA、ALT、AST和肝组织中TG、TC、FFA的活性或含量明显降低(P <0. 05) ,肝脏SREBP-1c和ACCm 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 05) 。结论:调控SREBP-1c和ACC基因的过度表达,抑制脂质合成,促进脂肪酸氧化,减少肝脏脂质沉积,可能是消痰化瘀中药对NAFLD的治疗作用机理之一。
鲍新民郭建利路帅韩雪张一昕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乙酰辅酶A羧化酶
消痰化瘀中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PGC-1α mRNA表达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消痰化瘀中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disease, NAFLD)模型大鼠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PPAR)γ辅助活化因子-1α (PPARγ coactivator-1α, PGC-1α)mRNA表达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探讨其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东宝肝泰组及消痰化瘀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通过饲养高脂饲料复制NAFLD大鼠模型。消痰化瘀中药高、中、低剂量组灌胃消痰化瘀药液43.34、32.50、21.67 g/kg,东宝肝泰组灌胃东宝肝泰片混悬液0.9 g/kg,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1次/d,连续8周。观察各组大鼠血清TC、TG、ALT、AST、FBG、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HOMA-IR)和肝组织中TC、TG、FFA水平,采用PCR检测肝组织PGC-1α mRNA表达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消瘀化痰中药高、中、低剂量组血清TG[(0.55±0.10)mmol/L、(0.58±0.09)mmol/L、(0.67±0.11)mmol/L比(1.18±0.15)mmol/L]、TC[(1.48±0.24)mmol/L、(1.69±0.27)mmol/L、(1.74±0.27)mmol/L比(3.29±0.26)mmol/L]、FFA[(251.08±48.18)μmol/L、(277.53±56.73)μmol/L、(291.82±48.67)μmol/L比(432.19±67.83)μmol/L]、ALT[(29.32±4.17)U/L、(31.26±4.74)U/L、(33.56±5.18)U/L比(47.21±8.67)U/L]、AST[(11.05±2.18)U/L、(12.15±2.67)U/L、(12.96±2.93)U/L比(19.43±3.68)U/L]、FBG[(5.68±1.22)mmol/L、(6.86±1.36)mmol/L、(7.94±1.82)mmol/L比(11.88±2.54)mmol/L]、FINS[(8.48±1.22)mmol/L、(9.55±1.95)mmol/L、(9.96±1.74)mmol/L比(12.96±2.67)mmol/L]水平降低,HOMA-IR[(1.91±0.26)、(2.91±0.65)、(3.52±0.58)比(6.89±1.21)]降低,肝组织中FFA[(242.19±35.13)μmol/L、(259.78±29.33)μmol/L、(277.62±34.29)μmol/L比(436.48±52.15)μmol/L]、TG[(23.65±3.28)mmol/L、(24.41±3.15)mmol/L、(25.37±3.59)mmol/L比(15.98±2.
郭建利路帅刘晨旭刘宇韩雪郝蕾张一昕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
益气活血开窍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血脂和血黏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开窍法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血脂和血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疗法,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开窍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行为能力评分、血脂及血黏度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行为能力评分明显降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全血高切黏度、全面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行为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G、TC、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开窍法可调节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血脂代谢,降低血黏度,提高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生活行为能力。
王友明袁伟王银龙张辉王九凤路帅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血脂血黏度
消痰化瘀中药对NAFLD大鼠SREBP 1c/FAS/ACC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观察消痰化瘀中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肝脏SREBP-1c、FAS和ACCm 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60只SD大鼠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东宝肝泰)组以及消痰化瘀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复制NAFLD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血清TC、TG、FFA、ALT、AST和肝组织中TC、TG、FFA的活性或含量改变,观察肝脏SREBP-1c、FAS和ACCm RNA的表达变化以及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消瘀化痰中药高、中、低剂量组血中TG、TC、FFA、ALT、AST和肝组织中TG、TC、FFA的活性或含量明显降低(P<0.05),肝脏SREBP-1c、FAS和ACCm 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结论调控SREBP-1c、FAS和ACC基因的过度表达,抑制脂质合成,促进脂肪酸氧化,减少肝脏脂质沉积,可能是消痰化瘀中药防治NAFLD的作用机理之一。
鲍新民郭建利刘晨旭路帅韩雪娄丽娟张一昕
关键词:胁痛脂肪酸合成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
解毒护肝通络方对药物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解毒护肝通络方对药物性肝损伤(DILI)小鼠的保肝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C57BL/6N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对乙酰氨基酚(APAP)组、阳性药(水飞蓟宾)组及解毒护肝通络方高、中、低剂量组。上午采用APAP药液灌胃复制DILI小鼠模型,下午灌胃相应药物治疗,持续14天。小鼠处死后,收集血清、肝脏、回肠、结肠组织以及粪便用于后续指标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APAP组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的含量或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肝脏、回肠和结肠组织均出现病理损伤,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肠道组织闭合蛋白(Occludin)和闭锁小带蛋白-1(ZO-1)表达水平以及拟杆菌门和S24-7相对丰度均显著降低(P<0.01,P<0.05),厚壁菌门、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比值(F/B)和毛螺菌科相对丰度升高(P<0.01,P<0.05)。与APAP组比,解毒护肝通络方能显著改善小鼠肝功能以及肝脏、回肠和结肠组织病理损伤,降低血清LPS含量(P<0.01),升高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肠道组织中occludin和ZO-1蛋白表达水平以及拟杆菌门、S24-7的相对丰度(P<0.01,P<0.05),降低F/B、厚壁菌门和毛螺菌科相对丰度(P<0.01)。结论解毒护肝通络方可能通过恢复肠道菌群失调,保护肠黏膜屏障,降低肠道通透性,进而达到保肝的目的。
李思潼彪雅宁刘晨旭顾亚茹胡巍巍路帅张一昕
关键词: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
药物性肝损伤发病机制及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2023年
本文调研了药物肝损伤发病机制以及其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状况。化学药物DILI发病研究在药物的肝毒性、线粒体功能障碍或损伤、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中草药DILI当前研究主要由药物自身毒性引起,主要体现在药物本身的毒性成分、使用不当、产地、储存和炮制方法等方面。DILI的诊断和治疗研究主要集中在寻找特异性和灵敏性较好的生物标志物。目前鉴别肝损伤的生物标志物主要有ALT、AST、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以及反映胆红素和胆汁酸代谢的指标。测定肝再生的生物标志物如甲胎蛋白、白细胞衍生趋化蛋白2、丁酸和磷脂酸等的诊断价值还需继续深入研究。
胡巍巍彪雅宁王茜王茜路帅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发病机制生物标志物肝再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