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鸭桥

作品数:50 被引量:154H指数:6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7篇农业
  • 5篇生态
  • 5篇特色农业
  • 4篇农村
  • 4篇农业产业
  • 4篇现代农业
  • 4篇集体林
  • 3篇生态文明
  • 3篇实证
  • 3篇农业发展
  • 3篇文明建设
  • 3篇乡村
  • 3篇粮食安全
  • 3篇林权
  • 3篇林权制度
  • 3篇旅游
  • 3篇民族
  • 3篇可持续发展
  • 3篇集体林权
  • 3篇集体林权制度

机构

  • 45篇云南农业大学
  • 6篇云南省社会科...
  • 1篇云南省高原特...

作者

  • 49篇赵鸭桥
  • 6篇路遥
  • 5篇李学坤
  • 5篇王奇
  • 4篇宋丽华
  • 4篇普雁翔
  • 3篇周铝
  • 3篇李宏
  • 3篇胡晶
  • 3篇赵梅
  • 2篇张毅
  • 2篇张榆琴
  • 2篇刘婕
  • 2篇龙蔚
  • 2篇谭淑娟
  • 2篇起建凌
  • 2篇喜超
  • 2篇彭成圆
  • 1篇李业荣
  • 1篇徐涛

传媒

  • 9篇云南农业大学...
  • 4篇社会主义论坛
  • 4篇中国集体经济
  • 3篇经济体制改革
  • 3篇全国商情
  • 3篇农业展望
  • 3篇经济研究导刊
  • 2篇广西农业机械...
  • 1篇中国乡镇企业
  • 1篇粮食科技与经...
  • 1篇改革与战略
  • 1篇云南行政学院...
  • 1篇当代经济
  • 1篇甘肃农业
  • 1篇林业经济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甘蔗糖业
  • 1篇林业经济问题
  • 1篇南方国土资源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6
  • 6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水源保护区可持续发展之路——以昆明市盘龙区松华街道新街社区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城市水源区对于城市人民的生存、城市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水源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存在着显著的矛盾。本文以昆明市的城市饮用水源地——松华坝水源区新街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研究和多次调研,提出了水源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希望为政府部门做出长期决策和战略部署提供参考依据,并对当地农户改善生活、生产条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徐涛槐永刚赵鸭桥路遥龙蔚陈坤曾艳
关键词:水源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城乡一体化
粮食安全的制度基础——“恒产恒心”的土地制度
2012年
粮食安全不仅涉及生产技术问题,也涉及生产激励问题,恒产恒心的土地制度就是激励生产者保障粮食安全的制度基础。协调的利益关系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核心,粮食安全是土地制度安排的优先目标,粮食安全是土地资源分配的主要准则。
普雁翔赵鸭桥宋丽华
关键词:粮食安全土地制度
耕地“非粮化”的影响因素和出路研究——以开远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例被引量:5
2022年
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耕地作为土地资源的精华部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资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对促进乡村振兴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现代农业的推进不可避免地造成耕地“非粮化”现象的日趋严重。为此,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访谈及模型分析的方法,深入、仔细了解开远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过程中周边地区耕地“非粮化”的实际情况,发现造成研究区域内耕地“非粮化”的原因及显著因素。并据此,从明晰政策导向,理顺防止机制、流程;识别耕地“非粮化”类型,区别控制非粮化;合理利用耕地,规范耕地用途管制;精准激励,更新成本收益思路;培育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5个方面提出防止耕地“非粮化”的建议。
苏秋艳赵鸭桥
关键词:非粮化粮食安全影响因素
关于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2013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矛盾的多发、突发和集中,社会事件层出不穷,在处理这些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时候,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社会管理方面存在诸多"盲点"和薄弱环节,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亟需改革。我国长期以来奉行的"自上而下,大一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和体制是社会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所以,建立"重心下移,权力下放"的社会管理模式是目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
王奇焦家良赵鸭桥
关键词:社会管理社会管理创新公众参与
都市型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旅游园区建设研究——以昆明市西山区为例
2013年
发展都市型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农业旅游园区作为都市型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城市周边高原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以及新农村建设影响深远。本文以昆明市西山区为例,对昆明市农业高原特色旅游园区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农业旅游园区发展有效途径。
起建凌赵鸭桥李业荣贾高宏卢迎春
关键词:都市农业旅游园区
新农人语境下传统村落生态振兴分析与展望——以云南大墨雨村为例
2019年
在新农人参与下,传统村落的生态振兴如何实现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运用单一案例研究法分析云南大墨雨村新农人可持续社区建设经验,结果表明,传统村落实现生态振兴需要建立"小而美"的闭合循环生态系统、发展可持续的地方经济、创造文化层面的可持续、建立可持续的社会关系等4个方面;新农人建设可持续社区、实现生态振兴的局限性在于生态建设方式适用范围有限、新农人发展带动能力较弱和可持续社区建设目标的稳定性较差。最后,对传统村落生态振兴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张新蕾赵鸭桥
关键词:传统村落
基于云南省迪庆青稞产业发展的现代农业多功能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新时代,迪庆州青稞产业多功能实践的侧重点有所转变,其内涵也愈加丰富。本文从研究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青稞产业的发展现状出发,深入探索新时代青稞产业新功能嬗变的内涵及其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拓展和优化建议,旨在通过充分拓展青稞产业的多种功能,极大提高其综合效益,为不易于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迪庆青稞产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供可行的路径和理论指导。
格茸取次赵鸭桥张新蕾
关键词:青稞农业多功能
加强农产品及服务品牌建设被引量:1
2019年
'农产品及服务'概念的提出,就是要把农产品的概念从传统的种植、养殖和加工农产品方面扩展到同时包含农业提供的服务功能,如农业环境、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康养、农业教育、农耕文化等方面,充分体现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满足当代消费者对农业的多样化需求。
赵鸭桥
关键词:农产品生产经营者高原特色农业
昆明市都市型现代农业旅游园区建设研究——以昆明市西山区为例
2014年
昆明市都市型现代农业旅游园区作为提升都市农业的重要发展模式和有效建设载体,在园区建设总体上遵循了因地制宜建园区、注重效益建园区、强化带动建园区等原则,从现代农业的生产、生态、生活、文化功能来看,突出农业生产功能,重视农业生态功能,拓展农业的生活、文化功能。所有分园区均体现了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提高农业效益示范带动功能。在分园区建设中,采取多方筹措资金,加大科技与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了土地生产能力。园区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开展新品种选育、新技术研究、科技成果孵化等工作,园区成为了农业科技创新应用的先行区。
起建凌赵鸭桥业荣刘婕
关键词: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业旅游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生产条件
云南贫困山区粮食生产能力多点储备与应急机制探讨被引量:1
2012年
储备粮食生产能力的出发点是,既能按市场经济规律发展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又能够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的双重目标。一方面,农业结构的调整将使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与粮食自给率下降之间的矛盾突出出来。另一方面,地下水超采,土壤污染,草地、耕地及林地的退化,湖泊污染等环境危机和气候变化加剧了未来农业发展的不确定性,这些挑战进一步突出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保障粮食安全中的根本地位。基于上述理念,结合云南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提出在粮食供求稳定时,将粮食的生产能力蕴藏在特色农业之中,即"藏粮于地"、"藏粮于科技"、"藏粮于民"、"藏粮于调控",具体通过坝子保粮、坡地增粮,保持平坝与山区的动态平衡;通过森林加粮,粮食生产能力向食物生产能力外延扩展;通过以特换粮,食物生产能力向农业生产能力扩展。在危机发生时,启动应急机制将蕴藏在特色农业之中的资源投入粮食生产中。
普雁翔赵鸭桥宋丽华
关键词:贫困山区应急机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