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奎
- 作品数:16 被引量:54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债权实现中的私力救济现象研究——以民间借贷纠纷为视角被引量:4
- 2015年
- 债权人绕开司法程序,借助催债公司维护其自身权益,这是债权人实施私力救济之表现。面对债务人的不作为,债权人启动各种私力救济模式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就我国民间借贷领域而言,私力救济现象的滋生及凸显是由我国的特殊环境决定的。尽管灵活多样的私力救济模式可以消解纠纷,甚至会起到公力救济无可比拟的作用,但是从宏观视阈而言,私力救济却会引发系列问题。私力救济可以被作为国家实施强制力的诱因或者支持,但不应被放开或者过度纵容,更不应被视为独立于公力救济的权利救济途径。强调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的有效衔接则是对私力救济之存在的理性定位。
- 赵忠奎
- 关键词:债权私力救济公力救济民间借贷纠纷
- “卡时代”下“部门货币”层次性监管之补正
- 2014年
- 数字化及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促使我们步入电子社会,电子商务也因此得以迅猛发展。与电子商务相对应,支付体系也发生变化,卡支付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现金支付手段。目前,越来越多的承载一定信息的卡开始被人们使用,除银行卡外。
- 赵忠奎
- 关键词:非金融机构支付体系发卡机构洗钱活动持卡消费
- “可以适用习惯”的司法应对:以逾期加价条款为样本被引量:11
- 2021年
- "法律-习惯"双阶法源格局的确立,彰显了我国民法典的开放性品质,但习惯适用规则的缺位,使得法源意义上的习惯陷入适用"空置化"的窘境。作为商事习惯的逾期加价条款存在"结算条款"和"违约金条款"性质之争,致使法院在处理相关纠纷时呈现不同裁判路径。"民商不分"造成既有违约金立法存在"隐藏的漏洞"的客观后果,也致使当事人通过逾期加价条款规避现有违约金司法调整制度并演变为一种商事习惯,对此现象法院应谨慎而又合理地作出司法应对。"法源"意义上的习惯应为事实上的习惯而非习惯法。商事实践中大量非标准事实的集结,宣告司法三段论中"事实与规范二分法"的崩溃。"等置模式"可使案件与规范变得更有推论力,但也考验着法官的归纳推理能力,在商事领域尤为显著。源于近代中国的商会"理案"制度经改良后,可作为优化形式逻辑推理的辅助手段。
- 赵忠奎
- 关键词:商事习惯法源
- 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完善——以法学实践教学之不足为视角被引量:4
- 2017年
- “热门专业,冷门就业”是对当前我国法学教育的总体评价。据《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法学专业从2010年到2015年连续六年均为“红牌”专业。就业率低和专业不对口的现实严重刺痛了法律教育者的心。然而,诚如部分学者所言,
- 赵忠奎
- 关键词:法学实践教学法律创新型学生就业专业不对口
- “三权”抵押融资担保法律激励探析被引量:5
- 2014年
- 当前各地试行的"三权"抵押融资担保业务,对缓解农业生产经营者融资难的困境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相关顶层设计的缺失应依赖物权法定缓和理论之应用予以填补。"三权"抵押融资担保业务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充分推行,则需要与其相关的法律激励体系之构建予以保障,并以农村内生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为目标。过度依赖政府财政补贴、片面强调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在"三权"抵押融资中的作用,无益于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经营者融资难的困境,而且与农村内生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相背离。
- 赵忠奎
- 关键词:农村法律激励内生金融
- 公司实际出资人执行异议之诉理论检视与裁判路径选择被引量:5
- 2020年
- 实际出资人执行异议之诉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衍生的又一难题,隐名出资行为及股权基础关系的变化均会引发此类诉讼。鉴于司法实践中"同案异判"现象普遍,理论界形成"权利外观优先保护论"与"权利外观优先保护质疑论"两种截然不同观点。为弥补既有研究的"回避性""不充分性"及"论证逻辑漏洞",破解纠纷"无解"的窘境,可在归纳与罗列"合约规制"与"公权规制"所涉具体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利益衡量,结合利益保护的社会效果,得出利益保护的价值取向。按此路径,"隐名出资情境下"及"股权转让合同生效阶段"登记股东债权人利益更具优先保护的正当性,作为制度工具的"权利外观标准"恰与该价值取向契合。在"股权转让合同生效+公司受通知与认可阶段"严格适用实体法解决纠纷多有不公,可借鉴《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引入股权异议登记制度,赋予实际出资人(股权受让人)对抗登记股东债权人的权利。
- 赵忠奎
- 关键词:执行异议之诉外观主义
- 银行自助渠道非正常交易之责任倾斜配置机理
- 2014年
- 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在内的银行自助渠道是科技推动金融创新的结果,银行自助渠道在使客户逐渐脱离传统银行繁琐手续之时,又将他们拉入一种布满风险的境地。客户过错、技术风险都会引发非正常交易,规范传统银行业务的法规对其已有"难以承受其重"之感。相关法律规范的出台彰显了法律回应性特征,在责任分配上,我国先后出台的法规体现了一种从"偏离"走向"回归"的趋势。而立法内容及逻辑上的不足,使得责任倾斜配置仅局限在理论层面,为此,现有法律制度必须对其作出回应。
- 赵忠奎
- 对赌协议效力认定路径的偏失与矫正
- 2016年
- 目次一、问题的提出:管制思维逻辑下的对赌协议效力认定二、对赌协议的异化:对赌协议效力认定中被忽略的因素三、对赌协议效力认定路径的偏失四、对赌协议效力认定路径的矫正五、结语一、问题的提出:管制思维逻辑下的对赌协议效力认定对赌协议发轫于美国投资领域,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 赵忠奎
- 农地抵押地方“试错”的证成、限制与出路被引量:5
- 2015年
- 在中国《物权法》采纳物权法定原则的大背景下,各地展开的农地抵押探索活动,实质上是一种渐进式"试错"行为。农地抵押地方"试错"行为与法治建设并不相悖,这是其存在的正当性依据,而农地财产功能的挖掘、农村内生金融之构建,也呼吁该种"试错"行为出现。农地抵押地方"试错"行为并非没有局限,需要在"试错"的主体、程序、期限等方面受到限制。在具体的农地抵押地方"试错"行为中,应扭转对财政的过分倚重,适度放开农地抵押参与主体,通过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充分挖掘农地财产功能,推动农地抵押实质性进展。
- 赵忠奎
- 关键词:农村金融物权法定农地抵押
- 公司章程“另有规定”与司法裁定的适用被引量:2
- 2013年
- 一、问题意识与论证目的
200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有许多亮点,而最引人关注的当属其赋予了公司较高的自治权限。“公司自治”被确立为2005年《公司法》修订的主题,这表明修订后的《公司法》遵从了这样一种立法指导思想:在遵循强制性规范、指导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相结合的前提下,突出强调任意性规范的作用。
- 赵忠奎
- 关键词:公司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任意性规范裁定公司自治强制性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