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俊

作品数:288 被引量:851H指数:18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经济管理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8篇期刊文章
  • 92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6篇学位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1篇农业科学
  • 15篇理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电气工程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80篇甘蔗
  • 43篇甘蔗品种
  • 30篇性状
  • 24篇选育
  • 21篇甘蔗实生苗
  • 20篇实生
  • 20篇宿根
  • 18篇育种
  • 18篇蔗种
  • 18篇实生苗
  • 16篇种质
  • 15篇柠檬
  • 15篇甘蔗新品种
  • 13篇区试
  • 12篇栽培
  • 12篇宿根性
  • 12篇品系
  • 12篇根系
  • 9篇育苗
  • 8篇蔗糖

机构

  • 250篇云南省农业科...
  • 21篇云南省甘蔗遗...
  • 17篇四川大学
  • 14篇长江大学
  • 9篇云南农业大学
  • 9篇石河子大学
  • 9篇云南云蔗科技...
  • 4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云南省植保植...
  • 3篇中国热带农业...
  • 2篇中国工程物理...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澳大利亚联邦...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井冈山学院
  • 1篇云南农业职业...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保山学院
  • 1篇云南热带作物...
  • 1篇四川省植物工...

作者

  • 288篇赵俊
  • 174篇刘家勇
  • 170篇赵培方
  • 159篇吴才文
  • 119篇陈学宽
  • 109篇夏红明
  • 105篇杨昆
  • 105篇昝逢刚
  • 85篇姚丽
  • 73篇覃伟
  • 69篇赵丽萍
  • 53篇吴转娣
  • 39篇赵勇
  • 29篇朱建荣
  • 28篇杨洪昌
  • 26篇范源洪
  • 23篇高俊燕
  • 22篇李进学
  • 19篇木万福
  • 18篇杨长楷

传媒

  • 56篇中国糖料
  • 17篇湖南农业大学...
  • 15篇西南农业学报
  • 8篇长江蔬菜
  • 8篇热带作物学报
  • 6篇中国蔬菜
  • 5篇北方园艺
  • 5篇甘蔗糖业
  • 5篇亚热带农业研...
  • 5篇中国作物学会...
  • 4篇中国南方果树
  • 4篇江西农业学报
  • 4篇植物遗传资源...
  • 4篇长江大学学报...
  • 3篇种子
  • 3篇物理学报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黑龙江农业科...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9篇2022
  • 11篇2021
  • 10篇2020
  • 21篇2019
  • 14篇2018
  • 25篇2017
  • 15篇2016
  • 20篇2015
  • 24篇2014
  • 17篇2013
  • 17篇2012
  • 22篇2011
  • 20篇2010
  • 19篇2009
  • 13篇2008
  • 10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2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实生苗培育阶段花叶病抗性筛选方法
本发明属于甘蔗早期抗病选育技术领域,尤其是实生苗培育阶段花叶病抗性筛选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防治媒介蚜虫和清除田间病株对甘蔗花叶病的控制效果并不明显,抗病育种年限长,占用大量试验用地和后期资金的问题,所述实生苗培育阶...
杨昆张跃彬赵培方刘家勇覃伟吴才文赵俊
文献传递
磷素对不同基因型甘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盆栽方法,以ROC22、云蔗06–407、云蔗05–211为试验材料,研究磷素(磷浓度分别为0.2、1 000μmol/L,分别记为P1、P2)对3个甘蔗品种(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1处理下,云蔗06–407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直径、根体积、茎径、冠鲜重、冠干重比P2处理分别增加了19.50%、31.63%、11.11%、42.25%、14.21%、39.99%和36.31%,ROC22、云蔗05–211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茎径、冠鲜重、冠干重均低于P2处理;在P2处理下,ROC22具有较高的磷利用效率,在P1和P2处理下,云蔗06–407的磷利用效率均较高。综合分析结果表明,P1处理下,云蔗06–407的根系和地上部生长较好;P2处理下,ROC22、云蔗05–211的根系和地上部生长较好。
赵丽萍刘家勇昝逢刚赵培方赵俊朱建荣杨昆覃伟姚丽夏红明陈学宽吴才文
关键词:甘蔗根系形态磷利用效率
新疆龙蒿开花习性及花芽分化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对新疆龙蒿整个生长周期的动态观测,发现新疆龙蒿在5月下旬~7月初进行花芽分化,其过程可分为花轴分化期、花序分化期和花器官分化期;顶生花芽和侧生花芽均由营养锥分化而成;舌状花为雌花,管状花为两性花。
赵俊沙毓沧杨长楷木万福辛建华
关键词:花芽分化
一种甘蔗健康种苗高效繁育方法
一种甘蔗健康种苗高效繁育方法,该方法针对甘蔗为无性繁殖作物,繁殖系数低,甘蔗种植用种量大,且经数年种植后,甘蔗易感病,导致种性退化、大量减产和品质下降等问题而提出,通过种苗温水脱毒处理、种苗催芽、外植体剥离接种、诱导培养...
侯朝祥陈学宽毕艳赵培方尹兴祥崔杰赵俊吴才文王炎炎
文献传递
红肉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L.)果实香气物质的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红肉型‘四季桃’番石榴果实中的挥发性组分及其特征香气组分。‘四季桃’番石榴果实达到可食成熟度时,果皮呈现为黄绿色,果肉为红色;在‘四季桃’番石榴果实中共检测出醇类、醛类、酯类、萜类及酸类共62种挥发性物质;酯类物质的种类最多,共检测到24种酯类物质,但醛类物质对番石榴果实香气的贡献率最高,达到56.39%;62种挥发性组分中检测到7种特征香气组分,分别为己醛、2-己烯醛、丁酸乙酯、乙酸-3-甲基丁酯、戊酸乙酯、己酸乙酯和乙酸己酯,其中草香型的己醛和2-己烯醛及果香型特征的己酸乙酯对果实香气的贡献率较大。
李国鹏静玮袁源林丽静赵俊李积华
关键词:番石榴顶空固相微萃取香气
云南早熟高糖甘蔗品种的选育及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分析了早熟高糖甘蔗品种对蔗糖产业发展的作用,从亲本评价、品种的引进和选育等方面总结了云南甘蔗选育早熟高糖品种取得的成就,讨论了云南开展选育早熟高糖品种的优势和潜力。
吴才文刘家勇陈学宽赵俊赵培方夏红明杨洪昌杨昆昝逢刚姚丽覃伟吴转娣赵丽萍李纯佳漆丽萍朱建荣
关键词:甘蔗品种早熟高糖育种
一种甘蔗水培营养液及其配制方法、水培甘蔗种质的方法
一种甘蔗水培营养液及其配制方法、水培甘蔗种质的方法,所述营养液包括以下成分:硝酸钙800‑1200mg/L、硝酸钾400‑600mg/L、硫酸铵100‑200mg/L、磷酸二氢钾150‑300mg/L、硫酸镁400‑60...
赵丽萍陈学宽刘家勇吴才文覃伟赵俊赵培方昝逢刚赵勇姚丽吴转娣夏红明胡鑫
文献传递
云南冬春蔬菜生产现状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云南冬春蔬菜是利用冬春季节云南气候地理优势种植蔬菜,是进一步加大冬季农业开发力度中成长最快的产业,已经成为云南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收入渠道之一。分析了云南冬春蔬菜生产现状,就解决相关制约因素提出了一些建议。
赵俊王晖李亚红付思明代建菊但忠
关键词:冬春蔬菜
不同调控技术对柠檬秋花果的调控效应被引量:7
2012年
采用0.66%促花剂、0.3%磷酸二氢钾、0.1%多效唑,通过喷施促花剂3次(T1)、喷施多效唑3次(T2)、喷施促花剂3次+环割+扭枝(T3)、喷施促花剂3次+环剥0.5 cm(T4)、喷施促花剂3次+环剥0.5 cm+喷施磷酸二氢钾3次(T5)、滴水线处深沟断根+环剥0.5 cm+喷施促花剂3次(T6)等调控技术来调控柠檬秋花果生产,以喷清水为对照(CK)。结果表明:各处理均使柠檬开花数、开花枝条数增加,除T1、T3外,其余处理柠檬开花期进程均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表现为7月29日开花数较小,8月13日开花数达最大值,10月15日时开花数最小;各处理对柠檬单株果数、单株产量、单株优质套袋鲜果质量、单株加工果质量和总产量的影响较大,按指标数值排序,均表现为T6、T4、T5、T3、T1、T2、CK依次减小,其中,T6处理的产值(21.5万元/hm2)和利润(13.9万元/hm2)均最高,利润是对照的2.8倍。综合考虑,滴水线下深沟断根+环剥0.5 cm+喷施促花剂3次可作为柠檬反季节生产调控技术应用于生产实际。
李进学彭满秀周东果多建祖赵俊岳建强
关键词:柠檬
森锰锌类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筛选高效、安全、经济的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方法]研究了保护性杀菌剂代森锰锌不同用量、不同剂型、用药次数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并进行大面积示范,并与保护性杀菌剂丙森锌、喹啉铜,与复配制剂霜脲·锰锌、氟吡菌胺·霜霉威、丙森锌·霜脲、锌烯酰·吡唑酯、精甲·霜灵以及丙森锌和氟吡菌胺·霜霉威组合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不同剂型代森锰锌防治差异不大,但防治效果随施药次数的增加而提高;在马铃薯晚疫病已经发生的情况下施用保护性杀菌剂,基本没有任何防治效果。70%丙森锌WP和68.7%氟吡菌胺SC组合以依次各使用2次为宜;2次70%丙森锌WP+3次68.7%氟吡菌胺SC组合防治效果最好。[结论]为开展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提供了参考。
李亚红张冬英朱建良赵俊罗嵘桂富荣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