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东晖

作品数:39 被引量:189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8篇动脉
  • 26篇冠状
  • 26篇冠状动脉
  • 15篇介入
  • 14篇冠状动脉介入
  • 12篇介入治疗
  • 12篇经皮冠状动脉...
  • 12篇病变
  • 10篇动脉介入治疗
  • 10篇心肌
  • 10篇冠状动脉介入...
  • 8篇经皮冠状动脉...
  • 7篇血管
  • 6篇心肌梗死
  • 6篇梗死
  • 5篇慢性
  • 5篇慢性完全闭塞
  • 5篇成纤维细胞生...
  • 4篇心病
  • 4篇血运

机构

  • 39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市心肺血...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锡林郭勒盟医...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39篇赵东晖
  • 29篇柳景华
  • 15篇范谦
  • 13篇吴铮
  • 9篇李世英
  • 9篇程姝娟
  • 8篇王韶屏
  • 8篇郑泽
  • 8篇张英川
  • 7篇李文铮
  • 7篇王健
  • 6篇朱小玲
  • 6篇吕昀
  • 6篇彭红玉
  • 6篇彭红玉
  • 5篇王平
  • 4篇郭成军
  • 4篇方冬平
  • 3篇王新
  • 3篇李芳

传媒

  • 10篇心肺血管病杂...
  • 8篇中国介入心脏...
  • 3篇内科急危重症...
  • 3篇中国医药
  • 2篇中华心律失常...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6
  • 8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合并缺血性卒中史的冠心病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年间行PCI 195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合并缺血性卒中与无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主要不良事件,对出现心源性死亡的患者进行回归分析。结果:1950例患者中,合并有缺血性卒中病史的患者234例。对比非缺血性卒中患者,前者的年龄更大、吸烟史患者更多、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和多支病变比例更高(均P<0.05)。平均随访时间(61.0±40.5)个月,有缺血性卒中史患者的心源性死亡(9.0%vs 5.4%)、脑梗死(6.4%vs2.5%)及脑出血的发生率(2.1%vs 0.7%)较无缺血性卒中患者高(均P<0.05)。患者发生心源性死亡的因素包括年龄、吸烟、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结论:合并有缺血性卒中史的冠心病患者心源性死亡、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发生率更高。诊断和治疗上要综合考虑患者年龄、吸烟史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因素。
赵东晖宁俊霞范谦柳景华葛广豪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缺血性卒中冠心病
磷脂及鞘磷脂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中的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危险因素,以及磷脂和鞘磷脂代谢差异与ISR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进行首次PCI手术的冠心病患者共412例,根据PCI术后1年是否发生ISR分为ISR组(35例)和非ISR组(377例)。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分析比对两组患者血液样本的代谢产物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冠心病患者PCI后ISR的危险因素。结果:非ISR组与ISR组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管病变数量、病变长度、支架内径、支架长度、后扩直径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非ISR组与ISR组患者血液代谢产物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为磷脂及鞘磷脂类代谢物的差异(均P<0.05)。结论:HDL-C、病变长度、支架内径及支架长度为冠心病患者PCI后ISR的影响因素,同时磷脂及鞘磷脂类代谢物在预测ISR的发生方面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苗旭光崔松柳景华程姝娟赵东晖吴铮范谦王新李世英王韶屏郑泽王平李文铮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支架内再狭窄代谢组学磷脂鞘磷脂
替罗非班联合腺苷应用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用腺苷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介入治疗的急性NSTEMI患者251例,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其中单药治疗组120例,术中给予替罗非班治疗;联合治疗组131例,术中给予替罗非班联合腺苷治疗。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和TIMI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MPG)、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血小板聚集率(PAR)、出血情况及随访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联合治疗组TIMI 3级和TMPG 3级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P<0.05)。术前及术后24、72 h 2组患者CK-M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7 d出血发生率、48 h PAR和30 d 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MACE发生率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单药治疗组(P<0.05)。结论与单用替罗非班相比,替罗非班联合腺苷可明显提高急性NSTEMI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且安全性方面与前者无明显差异。
赵东晖范谦柳景华
关键词: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替罗非班腺苷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诱导内源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表达水平变化对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引起的鼠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 通过观察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引起心脏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时,内源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基因表达及蛋白分泌水平的变化,以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刺激内源性FGF21生成增加时,对ox-LDL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内源性FGF21对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离并培养成年Wistar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给予ox-LDL溶液,建立心脏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以实时(real time)PCR及ELlSA法分析FGF21基因及蛋白水平变化,并给予PPARα配基苯扎贝特(分为50、100及200μmol/L组),诱导FGF21高表达,ELISA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10、50及100μg/ml ox-LDL溶液组,FGF21基因表达及蛋白分泌越来越高.50及100 μg/ml ox-LDL组FGF21 mRNA表达水平,100 μg/ml ox-LDL组FGF21蛋白分泌水平,200 μmol/L苯扎贝特组诱导FGF21水平均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P均<0.05).200 μmol/L苯扎贝特+100μg/ml ox-LDL组细胞凋亡水平显著低于100 μg/ml ox-LDL组(P<O.05).结论 ox-LDL诱导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时FGF21分泌水平可反应性增高,且呈剂量依赖性.PPARα配基苯扎贝特可引起FGF21表达水平增高,对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提示FGF21可能作为一种心血管内源性保护因子,拮抗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心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柳景华吕昀张立克杜杰曾翔俊郝刚赵东晖汪国忠张英川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脂蛋白类LDL细胞凋亡
无保护左主干末端病变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远期效果评价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研究不同血管重建方式对无保护左主干(ULMCA)末端病变患者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意义。方法连续收录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ULMCA末端病变的22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06例置入药物洗脱支架(PCI组),116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组),观察两组患者在12个月及3年发生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研究不同血管重建方式对ULMCA末端病变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12个月期间,主要终点事件如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1.05,P=0.32和χ2=1.04,P=0.38),靶血管重建以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5.45,P=0.02和χ2=6.63,P=0.01)。累积3年随访,PCI组与CABG组相比全因死亡率降低33%(10.38%比12.07%,χ2=0.47,P=0.45),但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是后者的1.87倍(2.1%比0,χ2=1.04,P=0.38)。PCI组靶血管重建率是CABG组4.17倍(20.76%比8.62%,χ2=6.63,P<0.01),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02%比20.68%,χ2=4.78,P=0.03)。结论 ULMCA末端病变采用PCI或CABG进行血管重建是安全有效的。对解剖结构适合PCI且患者拒绝或不宜行CABG的ULMCA末端病变患者来说,药物洗脱支架PCI术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替代治疗方案。
包哈申吕昀柳景华赵东晖汪国忠李果黄方炯王盛宇谢进生张英川
关键词: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药物洗脱支架
既往失败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再次尝试成功的预测因素及短期预后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既往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失败再次尝试成功的预测因素和术后短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入选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既往CTO-PCI失败再次尝试的患者。使用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价再次PCI的技术成功预测因素。观察终点为术后30 d内全因死亡、Q波心肌梗死、急诊再次血运重建、卒中和出血事件。结果共194例CTO病变患者入选本研究。技术成功率为66%。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闭塞段<20 mm(OR 2.94,95%CI 1.36~6.37)、非钙化病变(OR 2.93,95%CI 1.36~6.30)、远端着陆区充足(OR 4.46,95%CI 2.06~9.66)、Rentrop分级≥2级(OR 5.98,95%CI 2.46~14.51)和首选策略为逆向(OR 10.28,95%CI 3.58~29.50)均为再次尝试成功的预测因素(均P<0.05)。术后30 d整体卒中发生率为2.1%,轻微出血发生率为14.4%,严重出血发生率为2.6%,未发生其他不良事件。结论既往失败CTO-PCI患者再次尝试技术成功的预测因素包括闭塞段<20 mm、非钙化病变、良好的着陆区、Rentrop分级≥2级和首选逆向途径。再次CTO-PCI的成功率尚可接受,需要警惕出血和卒中事件的发生。
李文铮吴铮彭红玉赵东晖赵烨婧郑泽王韶屏李世英程姝娟李佳宣郭祈涵刘昊柳景华
关键词:慢性完全闭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
应激性高血糖与老年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灌注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应激性高血糖(SHG)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老年患者心肌灌注的影响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首次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且于12 h内成功实施急诊PCI的老年非糖尿病患者459例,依据入院即刻血糖值分为正常组(血糖<7.0 mmol/L,148例)、升高组(血糖7.0~11.1 mmol/L,169例)、高糖组(血糖>11.1 mmol/L,142例)。对比各组患者术后心功能指标、心肌灌注情况,术后随访12个月,记录各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情况。结果正常组、升高组、高糖组术后心肌灌注血流分级(TMPG)2~3级比例、ST段回落良好比例及左室射血分数均逐渐下降,而肌酸激酶同工酶-MB峰值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高糖组患者累积无MACE生存率[76.1%(108/142)]较正常组[89.2%(132/148)]、升高组[85.8%(145/169)]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SHG是老年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 SHG可能导致老年STEMI患者行急诊PCI后心肌灌注下降,同时也可使MACE的发生率增高。
吴铮朱小玲李文铮李世英彭红玉王健赵东晖
关键词:高血糖症心肌再灌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5年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7
2020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5年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诊断为AMI行PCI治疗的3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近1年内(2019年)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将患者分为心力衰竭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57例]和非心力衰竭组(LVEF>50%,301例)。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心肌梗死后5年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AMI患者PCI治疗后5年心力衰竭发生率为15.9%(57/3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比值比=3.962,95%置信区间1.208~8.997,P=0.020)、术前肌钙蛋白I(TnI)(比值比=1.033,95%置信区间1.011~1.056,P=0.003)、术后TnI(比值比=1.028,95%置信区间1.005~1.052,P=0.016)、B型脑钠肽(BNP)(比值比=1.002,95%置信区间1.000~1.003,P=0.010)、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值比=1.391,95%置信区间1.112~1.727,P=0.003)、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比值比=16.371,95%置信区间1.696~157.976,P=0.016)是AMI后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LVESD较BNP、术前TnI水平较术后TnI水平有着较好的预测敏感度与特异度。结论年龄≥65岁、术前TnI水平、LVESD、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是AMI患者PCI治疗5年后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因素。
程子超赵东晖孙浩轩杨杰何松原赵锦阳田佳瑜杨晓纯范谦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冠脉支架术后血清hs-CRP与PAPP-A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CHD)患者支架置入术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妊娠相关蛋白A(PAPP-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成功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CH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20mg/d,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5mg/d,2组患者其他药物应用情况无差异。于支架置入术后即刻和术后12周抽取外周血,观察血清hs-CRP和PAPP-A的变化。结果与术后即刻相比,术后12周观察组和对照组hs-CRP及PAPP-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给予瑞舒伐他汀5mg相比,给予瑞舒伐他汀20mg可使行支架置入术的CHD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降低。
王新赵东晖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支架置入
X线二维成像的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分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冠状动脉起源异常(AOCA)分型方法,以及对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操作的指导作用。方法:LARAO分型方法是在X线二维透视下,采用左前斜和右前斜体位确定异常起源冠状动脉的开口位置,并将AOCA分为3型:I型为对侧冠状动脉开口周围型,II型为升主动脉或对侧主动脉窦前壁型;III型为其他型。采用LARAO分型对2013年我中心19例AOCA的起源位置、手术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结果:19例异常起源冠状动脉病例有5例LARAO I型(26.3%),13例LARAO II型(68.4%),而LARAO III型仅有1例(0.53%)。对侧冠状动脉开口周围和升主动脉/对侧主动脉窦前壁是AOCA的常见区域。I型AOCA的理想导管是对侧造影导管,而大多数II型患者(76.9%)最终选择AL导管完成手术。与采用LARAO分型之前的手术相比,这种分型可明显减少导管使用数量、对比剂剂量和X线曝光时间。结论:LARAO分型是一种适用于二维X线影像的新型分型方法,对AOCA的冠状动脉造影也有着良好的指导价值。
彭红玉柳景华王长华吴铮赵东晖李世英郑泽王韶屏王平李文铮朱小玲程姝娟
关键词: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冠状动脉造影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