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素芹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英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托尼·莫里森
  • 3篇莫里森
  • 3篇黑人
  • 2篇英语
  • 2篇黑人女性
  • 2篇《最蓝的眼睛...
  • 1篇大学生
  • 1篇修辞
  • 1篇修辞法
  • 1篇修辞特点
  • 1篇英汉
  • 1篇英汉互译
  • 1篇英语习语
  • 1篇英语写作
  • 1篇用语
  • 1篇语言
  • 1篇语言表达
  • 1篇喻体
  • 1篇女性形象
  • 1篇女主人公

机构

  • 4篇大连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贾素芹
  • 2篇梁华

传媒

  • 2篇大连大学学报
  • 1篇辽宁教育行政...
  • 1篇沈阳工程学院...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托尼·莫里森两部早期作品《最蓝的眼睛》和《秀拉》的主题探讨及写作风格分析
作为一名作家,莫里森无疑是成功的。1993年,她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美国黑人作家。这标志着黑人文学正式登上世界文坛。莫里森最早的两部作品-《最蓝的眼睛》和《秀拉》的问世为她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奠定了基...
贾素芹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秀拉》托尼·莫里森美国黑人女作家黑人女性形象
文献传递
从《最蓝的眼睛》看莫里森对黑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被引量:6
2008年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一直致力于弘扬黑人传统文化。在《最蓝的眼睛》中她传承了黑人口头文学的艺术形式,把黑人口头文学中常出现的自然、时间等手段成功地引入到小说创作当中,并且运用多视角叙述、"碎片化"语言及意识流等现代主义手法,使古老的民间传说绽放出新的光辉。
贾素芹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黑人文化
论文化差异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被引量:3
2004年
本文对影响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影响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根本因素的观点,并具体分析了中西方在"语言表达""写作思维""习惯用语""写作方式"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对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阐述了在加强西方文化的教学过程中,增加西方文化知识教学内容、加强阅读、背诵句子、学习和锻炼西方人写作的方法等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方法。
梁华贾素芹
关键词:文化差异大学生英语写作语言表达写作能力习惯用语
英语习语的修辞特点及英汉互译过程中修辞法的运用被引量:2
2006年
英汉习语集中了各种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反论、矛盾修饰法、夸张等,了解英语习语的修辞特点及英汉互译过程中修辞方法的运用,有助于学习英语语言。
贾素芹梁华
关键词:英语习语修辞特点喻体
文化冲突下的成长困惑——托尼·莫里森两部早期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佩科拉、秀拉是托尼.莫里森最早的两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她们不同的成长经历展现了处于弱势地位的黑人女性在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艰难的心路历程。通过对这两位女性的分析,揭示了一个真理:美国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只有继承民族文化价值和审美观,才能在以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社会中健康生存,如果摒弃自身文化价值观念,结果只能是自取灭亡。
贾素芹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黑人女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