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秀梅 作品数:6 被引量:38 H指数:4 供职机构: 烟台毓璜顶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乌司他丁抑制肝切除术后高迁移率族蛋白1的释放及对肝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肝切除术后患者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1(Hi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水平的影响及其对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12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乌司他丁组(63例),分别于术前1天和肝切除术后1,3,5,7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1活性,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结果乌司他丁治疗组ALT、AST、HMGB1活性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乌司他丁对TBIL的影响明显滞后于ALT和AST的变化,但是下降速度仍然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能抑制HMGB1释放,对肝切除术患者肝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黄庆先 贾秀梅 许政 张翠生 宋自芳关键词:乌司他丁 高迁移率族蛋白1 肝切除 丹参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30只,体重约300g,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丹参素预处理(Sal+I/R)组。I/R组解剖出肝脏中叶、左叶的门静脉、肝动脉以及胆管,夹闭1h,再灌注6h制作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al+I/R组于缺血前60min尾静脉注射丹参素40mg/kg; Sham组和I/R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再灌注6h后,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下腔静脉取血,检测ALT及AST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Nrf2、HO-1、p22phox、TGF-β1、p38 MAPK、ICAM-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丹参素预处理能够有效改善缺血再灌注大鼠肝脏组织形态结构,降低血清中ALT和AST水平;上调肝组织中Nrf2、HO-1、TGF-β1蛋白表达水平,抑制p22phox、p38MAPK、ICAM-1蛋白表达。结论丹参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氧化应激作用和抗炎症反应有关。 黄庆先 于永洋 王雪峰 贾秀梅 闫博关键词:丹参素 缺血再灌注 肝脏 炎症反应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并同时性肝转移癌切除二例分析 被引量:6 2006年 直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约有50%的结直肠癌最终发生肝转移。同时性肝转移约为15%~25%,异时性肝转移为20%左右。不经治疗的肝转移癌的中位生存期为5~9个月。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保证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我们在腹腔镜下完成了2例直肠癌根治术并同时性肝转移癌切除,报告如下。 黄庆先 宋占文 贾秀梅 孟珂伟 周先亭关键词:同时性肝转移 腹腔镜 中位生存期 肝转移癌 胃镜联合腹腔镜胃息肉切除术11例 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探讨胃镜联合腹腔镜切除胃部大息肉(直径〉2em)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气管插管全麻,术中胃镜直视下胃息肉定位,8字缝合牵引预切除处,腹腔镜下腔内线形切割吻合器一次完整切除病变。结果11例胃息肉均完整切除,手术时间30~120min,平均60min。术后病理证实切缘无残留,炎性息肉2例,增生性息肉4例,腺瘤性息肉3例,纤维性息肉2例。无出血、胃漏等并发症。11例随访6—39个月,平均21个月,息肉无复发。结论胃镜联合腹腔镜切除胃部大息肉可行,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黄庆先 贾秀梅 周先亭 王国斌关键词:胃镜 腹腔镜 胃息肉 丹参素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 观察丹参素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丹参预处理(Sal+I/R)组.解剖出肝脏中叶、左叶的门静脉、肝动脉以及胆管,应用小血管夹钳夹后造成肝脏左、中叶缺血,1h后恢复血流,构建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Sham)组按同样步骤解剖,但不阻断血流.丹参预处理(Sal+I/R)组于缺血前60 min经尾静脉注射丹参素40 mg/kg.再灌注6h后,各组随机各取10只大鼠,经下腔静脉收集血液标本及留取肝组织标本.再灌注12h后同样方法处理剩余大鼠.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肝脏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 Sal+ I/R组血清中ALT、AS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6 h:(350.47 ±69.65) U/L、(500.25±76.12) U/L、(165.32±23.46) ng/L、(65.31±9.52) ng/L;12 h:(250.47±36.78) U/L、(355.25±59.12) U/L、(130.65±34.31) ng/L、(103.38±18.46) ng/L]均低于I/R组[6 h:(550.34±82.31) U/L、(702.28±106.48) U/L、(300.13±49.28) ng/L、(95.55 ±29.21) ng/L;12 h:(490.34 ±89.68) U/L、(550.28±64.23) U/L、(260.00±60.08) ng/L、(180.32±38.12) ng/L,P=0.019];Sal+ I/R组肝脏组织中GPX和SOD的水平[6 h:(52.34±11.59)、(63.00±19.23) pg/ml;12 h:(68.32±21.45)、(81.00±17.65) pg/ml]高于I/R组[6 h:(30.12±5.12)、(43.00 ±7.45) pg/ml;12 h:(39.58 ±3.16)、(54.00±8.46) pg/ml,P=0.029];光镜下Sal+ I/R组肝脏组织损伤较I/R组轻.结论 丹参素可降低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清IL-6、TNF-α的水平,提高肝组织中GPX和SOD的水平,减轻缺血再灌� 黄庆先 贾秀梅 闫博 王雪峰 刘小方 Akash Masaud关键词:丹参素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自由基 抑制人高迁移率族蛋白1基因表达对胰腺癌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反义人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基因转染对人胰腺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对Bcl-2/bax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反义HMGB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nti-HMGB1,脂质体介导转染人胰腺癌细胞panc1,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RT-PCR方法检测HMGB1、Bcl-2和Bax表达水平,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情况。结果:成功构建pcDNA3.1/anti-HMGB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pcDNA3.1/anti-HMGB1可使panc1细胞HMGB1和Bcl-2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Bax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Bax/Bcl-2mRNA的比值显著升高,P<0.05。肿瘤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1;并出现G1期阻滞和凋亡细胞百分率增加。结论:反义HMGB1基因转染能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是胰腺癌基因治疗的策略之一。 黄庆先 贾秀梅 王国斌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胰腺肿瘤 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