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深 作品数:11 被引量:26 H指数:4 供职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发展基金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吴中朝基于三焦水津代谢理论运用火针治疗下肢水肿经验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总结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方法:基于三焦水津代谢理论运用火针针刺委阳穴及足临泣穴治疗下肢水肿。结果:笔者跟随吴中朝教授学习并在临床治疗卒中患者下肢水肿过程,运用吴老经验,疗效明显。 谷深 陈旭 吴中朝关键词:水肿 中医师 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对中风患者经络状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确定异常经络对中风患者进行治疗,并与教科书辨证取穴法进行比较,观察两者疗效的差异,并分析王居易经络诊察法在中风病的相关辨证和治疗中有无优势。方法用随机法将138例中风后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20次后观察疗效,并比较3个月后疗效。指标采用中风后特定生活质量量表评分(SS-QOL)、经络分布状态及证型与经络分布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SS-QO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SS-QO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能改善中风后患者生活质量;两组治疗后S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SS-QOL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在改善中风后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有优势。中风患者的经络以手足太阴、手足阳明、足厥阴、手足少阳的经脉异常为主;手足太阳、足少阴、任督脉经络病变较少。各个证型与一定的经络具有相关性。结论中风患者经络分布具有特异性,不同证型与相应经络具有相关性。王居易经络诊察法在中风病的相关辨证和治疗中可以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 周炜 骆路 曹丽娟 赵济平 刘倩 谭双 刘海璇 张蓓 李源 李萌 李然 孟笑男 何玉伟 谷深 张树源 刘珊珊关键词:中风 经络辨证 针刺 针刺联合益气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益气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收治的240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历号双盲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牵引、推拿综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刺联合益气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腰椎活动度、腰椎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腰椎活动度、腰椎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DH患者采用针刺联合益气通络汤治疗效果显著,可增加腰椎活动度,改善腰椎功能,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 冯勇伟 曹凤 袁毅鹏 谷深 谷世喆关键词:针刺 益气通络汤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治疗中风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比较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与传统内科辨证疗法治疗中风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8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与对照组(76例),观察组脱落10例。观察组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先察经,再根据症候辨经、选经,确定治疗经络和穴位,并据此进行相应的针刺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内科辨证法加经验穴针刺治疗。均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20次。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价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均P<0.05),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3个月后随访,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增加(P<0.05),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均P<0.01),且两组间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较传统内科辨证疗法在改善中风病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疗效更持久。 周炜 骆路 曹丽娟 赵济平 刘倩 谭双 刘海璇 张蓓 李源 李萌 李然 孟笑男 何玉伟 谷深 张树源 刘珊珊关键词:中风 针刺 随机对照试验 运用腹诊思路治疗验案举偶 被引量:1 2018年 中医腹部诊查是传统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医诊查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1]。虽于宋元以后腹诊几近没落失传,但近几十年来随着针灸的全息化、国际化,腹诊研究已有崛起之势。笔者在多年运用腹针理论治疗患者的同时,逐渐对腹部诊查进行了深化学习,通过腹部诊查,结合自身理解和经验,诊治了数类疾病,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谷深 陈旭关键词:腹诊 糜烂性胃炎 咳嗽 瘙痒症 从痿论治卒中后肌张力低下的针灸治疗 被引量:1 2020年 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治愈率低的特点。中医将脑卒中纳入中风病的治疗范畴,根据传统思路,中风偏瘫患者一般采用针灸治疗,手段单一,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疗效。吴中朝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从痿论治中风偏瘫肢体不遂,提出了一个新的治疗思路,疗效显著。 谷深 陈旭 吴中朝关键词:针灸 痿证 名医经验 神阙穴贴药对中风患者常规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神阙穴贴药对中风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46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非穴贴对照组(对照组)、穴贴治疗组(穴贴组)。对照组122例患者接受病房中风病的常规治疗(针刺及常规西医治疗),穴贴组124例患者除接受病房中风病的常规治疗(同对照组)外加用穴贴神阙穴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SS-QOL)、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BREF)计分进行疗效评价,并对患者进行血液半胱氨酸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SS-QOL及WHOQOL-100BREF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S-QOL中的思维项得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贴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异常半胱氨酸患者治疗后SS-QO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贴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贴敷疗法可以提高中风后患者的思维能力,改善中风患者中高半胱氨酸患者的生存质量。 周炜 吕晖 索凤霜 王丽平 解越 刘淼 冯勇伟 李志亮 刘宇 刘海璇 张树源 郭珺 谷深 高森关键词:中风 穴位贴敷法 中药外敷 神阙 腹针三焦取穴经验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本课题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针刺手法为干预手段,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类型,观察运用腹针疗法针刺腹部诸穴调理三焦水津代谢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调节作用,探讨腹针疗法调理三焦水津代谢的取穴方法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临... 谷深 王丽平关键词:2型糖尿病 腹针疗法 取穴方法 基于吴中朝教授枕项功能带理论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2020年 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基于吴中朝教授“枕项功能带”理论运用针灸治疗颈椎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探讨依据枕项功能带理论针刺治疗颈椎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谷深 陈旭 吴中朝关键词:颈椎病 温针灸 毫针透刺 针刺配合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下肢水肿 被引量:3 2016年 脑卒中在我国目前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类疾病,卒中后因卧床,患肢肌肉无力,导致淋巴循环受阻,故下肢水肿发生率极高。基于三焦理论运用补泻手法针刺足临泣穴配合肌内效贴治疗下肢水肿,是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摸索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结合了针刺补泻手法,促进气血运行以治本,运用肌效贴扎促进皮下淋巴循环以治标,达到了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的目的,短期内就可明显改善卒中患者下肢水肿症状,从而为进一步康复赢得了时间。 谷深 陈旭 张祖善关键词:三焦 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