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朋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大菱鲆
  • 8篇幼鱼
  • 5篇鱼油
  • 5篇脂肪水平
  • 4篇幼鱼生长
  • 4篇黄鱼
  • 4篇非特异性免疫
  • 4篇大黄鱼
  • 3篇脂肪酸组成
  • 3篇植物油
  • 3篇抗氧化
  • 3篇大菱鲆幼鱼
  • 2篇血浆生化指标
  • 2篇鱼类
  • 2篇脂肪
  • 2篇脂肪沉积
  • 2篇脂肪分解
  • 2篇籽油
  • 2篇LPL
  • 2篇存活

机构

  • 1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作者

  • 12篇谭朋
  • 11篇麦康森
  • 11篇艾庆辉
  • 8篇徐玮
  • 7篇周慧慧
  • 7篇张彦娇
  • 6篇彭墨
  • 4篇刘付志国
  • 1篇杜建龙
  • 1篇董小敬
  • 1篇郭华荣
  • 1篇陈强
  • 1篇廖凯
  • 1篇崔坤

传媒

  • 2篇水产学报
  • 2篇第九届世界华...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油替代鱼油对大黄鱼非特异性免疫力、抗氧化能力和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植物油替代鱼油后导致大黄鱼免疫炎症反应,从而降低其免疫力。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以初始体重为(8.93±0.21g)的大黄鱼(Larimichthyscrocea)幼鱼为研究对象,研究饲料中植物油(亚麻籽油:豆油=1:1)...
谭朋
关键词:大黄鱼植物油非特异性免疫力
菜籽油替代鱼油对大菱鲆幼鱼生长、脂肪酸组成及脂肪沉积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菜籽油替代鱼油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幼鱼生长、脂肪酸组成以及脂肪沉积的影响。以菜籽油分别替代0、33.3%、66.7%和100.0%的鱼油,配制4种等氮等脂实用饲料。选择初始体重为(5.89±0.02)g的大菱鲆幼鱼42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每种饲料随机投喂1组试验鱼,养殖周期为92 d。结果表明:1)随菜籽油替代水平的升高,大菱鲆幼鱼的终末体重和特定生长率均有下降的趋势,而肝体比则有升高的趋势,其中全菜籽油组的终末体重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全鱼油组(P<0.05),肝体比则显著高于全鱼油组(P<0.05)。菜籽油替代水平并未显著影响大菱鲆幼鱼的存活率、饲料效率、摄食率和表观净蛋白质利用率(P>0.05)。2)菜籽油替代水平并未显著影响大菱鲆幼鱼的体成分、肌肉脂肪含量以及饲料脂肪表观消化率(P>0.05),但显著影响了大菱鲆幼鱼的肝脏脂肪含量(P<0.05)。66.7%菜籽油组和全菜籽油组肝脏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全鱼油组(P<0.05)。3)肝脏和肌肉脂肪酸组成与饲料脂肪酸组成呈正相关关系;相对于全鱼油组,66.7%菜籽油组和全菜籽油组肌肉和肝脏中C18∶2n-6(亚油酸)和α-C18∶3n-3(α-亚麻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C20∶5n-3(EPA)和C22∶6n-3(DHA)含量显著下降(P<0.05)。综上可知,从营养品质角度考虑,在大菱鲆幼鱼饲料中菜籽油替代鱼油水平应低于66.7%
彭墨徐玮麦康森周慧慧谭朋杜健龙艾庆辉
关键词:菜籽油鱼油脂肪酸组成脂肪沉积大菱鲆
饲料中脂肪水平对大菱鲆幼鱼生长、血浆生化指标和脂肪分解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大菱鲆幼鱼(初始体重为9.49±0.03g)生长、血浆生化指标和脂肪分解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鱼油/豆油(1:1,w/w)为主要脂肪源,配制脂肪含量为3.41%、8.01%、11.87%、15...
艾庆辉彭墨徐玮麦康森谭朋周慧慧张彦娇刘付志国
关键词:大菱鲆血浆生化指标LPL
植物油替代鱼油对虹鳟、花鲈和大黄鱼组织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以初始体质量分别为(11.24±0.07)、(18.60±0.36)和(8.93±0.21)g的虹鳟、花鲈和大黄鱼幼鱼为研究对象,用植物油(亚麻籽油∶豆油=1∶1)分别替代0%(FO,对照组)、50%(FV)和100%(VO)的鱼油来配制3种等氮(粗蛋白含量为41%)等脂(粗脂肪含量为12%)的实验饲料。通过投喂实验探讨不同植物油替代鱼油水平对虹鳟(淡水鱼)、花鲈(广盐性鱼类)和大黄鱼(海水鱼)肝脏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差异。70 d投喂实验后发现,随着替代水平增加虹鳟、花鲈和大黄鱼的肝细胞中脂肪滴累积程度逐渐增高,相同替代水平下肝细胞中脂肪滴累积程度为大黄鱼>花鲈>虹鳟;肠道组织中杯状细胞随植物油替代水平升高而增多,而在大黄鱼全植物油组出现脂肪滴累积和上皮细胞死亡现象。以上结果表明,植物油替代鱼油对虹鳟组织结构影响最小,对大黄鱼影响最大。
董小敬谭朋麦康森蔡佐楠徐瀚林艾庆辉
关键词:虹鳟大黄鱼鱼油植物油营养
饲料中脂肪水平对大菱鲆幼鱼生长、血浆生化指标和脂肪分解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大菱鲆幼鱼(初始体重为9.49&#177;0.03g)生长、血浆生化指标和脂肪分解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鱼油/豆油(1:1,w/w)为主要脂肪源,配制脂肪含量为3.41%、8.01%、11.8...
艾庆辉彭墨徐玮麦康森谭朋周慧慧张彦娇刘付志国
关键词:大菱鲆血浆生化指标LPL
饲料中脂肪水平对大菱鲆幼鱼存活、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大菱鲆幼鱼存活、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配制6种等氮等无氮浸出物饲料,使饲料脂肪含量依次为3.41%、8.01%、11.87%、15.73%、19.34%和22.68%。12周摄食生...
艾庆辉谭朋麦康森徐玮彭墨周慧慧张彦娇刘付志国
关键词:大菱鲆抗氧化
植物油替代鱼油对大黄鱼幼鱼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以初始体重为8.93&#177;0.21g的大黄鱼幼鱼为研究对象,用植物油(亚麻籽油:豆油=1:1)分别替代0%(FO,对照组)、50%(FV)和100%(VO)的鱼油配制成3种等氮(粗蛋白含量41%)等脂(粗脂肪含量1...
谭朋麦康森徐玮张彦娇周慧慧艾庆辉
关键词:大黄鱼植物油非特异性免疫抗氧化能力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菱鲆幼鱼TOR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研究旨在探究饲料脂肪水平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雷帕霉素受体(TOR)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大菱鲆幼鱼[初始体重(8.6±0.01)g]为实验对象,配制脂肪水平分别为11.69%(适宜脂肪组)和16.58%(高脂组)的2种等氮饲料在室内循环水系统中进行投喂实验,养殖周期为97d。结果显示:(1)饲料脂肪水平升高对大菱鲆幼鱼存活和特定生长率(SGR)无显著影响(P>0.05)。(2)与适宜脂肪组相比,肝脏中TOR和4EBP1m RNA水平在高脂组上调(P<0.05)而4EBP2 m RNA水平在高脂组下调(P<0.05)。此外,与适宜脂肪组相比,肌肉中TOR和4EBP1 m RNA水平在高脂组下调(P<0.05)而4EBP2 m RNA水平在高脂组无显著变化。(3)饲料脂肪水平显著影响AKT、TOR和4EBPs磷酸化水平。肝脏中p-AKT(T308和S473)/AKT、p-m TOR(S2448)/m TOR和p-4EBP1(T37/46)/4EBP1在高脂组显著高于适宜脂肪组,而p-p70S6K(T389)/p70S6K在高脂组显著低于适宜脂肪组。肌肉中p-AKT(S473)/AKT、p-m TOR(S2448)/m TOR和p-4EBP1(T37/46)/4EBP1在高脂组显著低于适宜脂肪组,而p-p70S6K(T389)/p70S6K在高脂组显著高于适宜脂肪组。结果表明:大菱鲆幼鱼肝脏和肌肉TOR、4EBP1和4EBP2的m RNA表达量与AKT、TOR、4EBP1和p70 S6K磷酸化受到饲料脂肪水平调控,饲料脂肪水平升高,激活了肝脏TOR信号通路,同时肌肉TOR信号通路受到部分抑制。
唐卓懿崔坤陈强谭朋廖凯麦康森艾庆辉
关键词:大菱鲆脂肪水平基因表达磷酸化
三种重要经济鱼类不同规格个体之间脂肪酸组成的差异
大黄鱼,鲈鱼和大菱鲆是三种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为探究三种鱼不同大小个体之间脂肪酸组成的差异,每种鱼分别选取三个规格测定全鱼,肌肉,肝脏和脂肪组织中的脂肪酸组成:S1(小规格),S2(中等规格)和S3(大规格)。
任为李经奇谭朋蔡佐楠麦康森徐玮张彦娇艾庆辉
关键词:大黄鱼鲈鱼大菱鲆脂肪酸组成
饲料中脂肪水平对大菱鲆幼鱼存活、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大菱鲆幼鱼存活、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配制6种等氮等无氮浸出物饲料,使饲料脂肪含量依次为3.41%、8.01%、11.87%、15.73%、19.34%和22.68%.12周摄食生...
艾庆辉谭朋麦康森徐玮彭墨周慧慧张彦娇刘付志国
关键词:大菱鲆抗氧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