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艳莉
- 作品数:11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狼疮性膀胱炎2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提高对狼疮性膀胱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狼疮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结果,并复习国内报道的6例病例。结果:2例患者均为女性,尿路症状在肠道症状之后出现,均有输尿管扩张和肾积水,1例合并假性肠梗阻,糖皮质激素与环磷酰胺治疗效果好。复习文献中的6例患者均有输尿管扩张和肾积水,4例合并假性肠梗阻。结论:当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出现尿路症状或肠道症状时,应考虑狼疮性膀胱炎的可能性,积极完善相关检查,予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
- 李懿莎罗卉谢艳莉左晓霞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膀胱炎
- ^(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滑膜MMP-3和TIMP-1的影响被引量:20
- 2006年
- 目的观察^(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DP)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滑膜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的影响,探讨^(99)Tc-MD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机制。方法建立CIA大鼠关节炎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99)Tc-MDP组和甲氨蝶呤组。采用关节炎指数评分法评价其关节的炎症程度;观察关节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滑膜MMP-3和TIMP-1 mRNA水平。结果①模型组、甲氨蝶呤组、^(99)Tc-MDP组大鼠随着免疫时间延长关节炎指数(Al)评分增加。②模型组关节组织学评分均高于甲氨蝶呤组和^(99)Tc-MDP组(P<0.05);软骨破坏和骨质破坏评分,^(99)Tc-MDP组低于甲氨蝶呤组(P<0.05)。③模型组、甲氨蝶呤组、^(99)Tc-MDP组MMP-3 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模型组高于^(99)Tc-MDP组(P<0.05)。各组滑膜TIMP-1 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9)Tc-MDP明显减轻CIA大鼠的关节炎症状,延缓关节破坏的进展;^(99)Tc-MDP降低滑膜MMP-3 mRNA水平,可能是其治疗RA的机制之一;在延缓CIA大鼠软骨和骨质破坏的病理学改变及降低滑膜MMP-3 mRNA水平,其近期疗效优于甲氨蝶呤。
- 谢艳莉罗卉左晓霞周亚欧扶琼
- 关键词:关节炎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99M锝美罗酸盐
-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伴发肺间质病变临床分析
- 目的: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和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是一种以侵犯骨骼肌为主的全身性疾病,部分伴有全身器官受累。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 周亚欧左晓霞扶琼谢艳莉
- 文献传递
- 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肺间质病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和转录组表达谱
- 2023年
- 目的:分析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合并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和转录组表达谱,并进一步探讨DNA甲基化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收集19例SSc患者(SSc组)及18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PBMCs。SSc患者中有10例合并ILD(SSc合并ILD亚组)、9例未合并ILD(SSc未合并ILD亚组)。采用Illumina 450K甲基化芯片和Illumina HT-12 v4.0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和基因表达水平,研究DNA甲基化对Wnt/β-catenin和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分析发现:与SSc未合并ILD亚组比较,SSc合并ILD亚组存在71个高甲基化位点,98个低甲基化位点。转录组分析发现:与SSc未合并ILD亚组相比,SSc合并ILD亚组有164个基因表达上调,191个基因表达下调。SSc组患者PBMCs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有35个低甲基化基因,其中卷曲同源物1(frizzled-1,FZD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9(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9,MAPK9)、母亲DPP同源物2(mothers against DPP homolog 2,SMAD2)、转录因子7类似物2(transcription factor 7-like 2,TCF7L2)和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5B(wingless-type MMTV integration site family,member 5B,WNT5B)mRNA在SSc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SSc未合并ILD亚组比较,SSc合并ILD亚组中Dickkopf相关蛋白2(dickkopf homolog 2,DKK2)、FZD1、MAPK9等多个基因的mRNA表达虽上调,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趋化因子信号通路中有38个低甲基化基因,其中β-抑制蛋白1(β-arrestin 1,ARRB1)、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0(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10,CXCL10)、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6(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16,CXCL16)、FGR、中性粒细胞胞浆因子1C(neutrophil cytosolic factor 1C,NCF1C)mRNA在SSc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
- 谢艳莉赵洪军罗卉左晓霞李全贞刘思佳
- 关键词:系统性硬化症肺间质病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狼疮性膀胱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 2017年
- 目的分析狼疮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7例确诊的狼疮性膀胱炎的住院患者作为病例组,并选取性别、年龄及病程相匹配的无狼疮性膀胱炎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住院患者共135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间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初步探讨狼疮性膀胱炎的危险因素。结果狼疮性膀胱炎的发生率1.3%,主要表现为下尿路症状、双侧输尿管扩张及肾积水等;与对照组相比,狼疮性膀胱炎患者的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高于无狼疮性膀胱炎的患者,但狼疮性肾炎和蛋白尿的发生率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合并狼疮性膀胱炎组患者补体低于对照组,抗SSA抗体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狼疮性膀胱炎组SLEDA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胃肠道症状、低补体为狼疮性膀胱炎的危险因素。结论胃肠道症状及低补体为狼疮性膀胱炎的危险因素,抗SSA抗体与狼疮性膀胱炎密切相关。
- 戴晓丹肖亦之蒋莹谢晓韵黄婧谢艳莉宁旺斌赵洪军罗卉游运辉左晓霞周亚欧
- 关键词:输尿管扩张肾积水胃肠道症状抗SSA抗体
- 云克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 本文观察了云克即99Tc-锝亚甲基二膦酸盐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滑膜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及血清IL-1β的影响,探讨云克治疗类风湿...
- 谢艳莉
- 关键词:关节炎胶原诱导性基质金属蛋白酶白介素-1Β云克
- 文献传递
- 云克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清IL-1β的影响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观察云克(99Tc-MDP)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清IL-1β的影响。【方法】建立CIA大鼠关节炎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云克组,甲氨蝶呤组,后三组分别予以生理盐水,云克和甲氨蝶呤干预。采用关节炎指数评分法评价其关节的炎症程度;观察关节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评分;放射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IL-1β水平。【结果】①关节炎指数评分:模型组、甲氨蝶呤组、云克组大鼠随着免疫时间延长,关节炎指数评分增加。36 d后模型组持续高于云克组和甲氨蝶呤组(P<0.05);44 d后甲氨蝶呤组高于云克组(P<0.05)。②组织病理学评分:模型组关节组织学评分均高于甲氨蝶呤组和云克组(P<0.05);炎性细胞渗出评分,云克组与甲氨蝶呤组无显著差异(P>0.05);软骨破坏和骨质破坏评分,云克组低于甲氨蝶呤组(P<0.05)。③模型组鼠血清IL-1β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模型组血清IL-1β水平明显高于甲氨蝶呤组、云克组(P<0.05);甲氨蝶呤组血清IL-1β水平高于云克组(P<0.05)。【结论】①云克明显减轻CIA大鼠的关节炎症状,延缓关节破坏的进展。②云克降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IL-1β的水平,从而阻止关节的破坏,可能是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之一。③在延缓CIA大鼠软骨和骨质破坏的病理学改变及降低IL-1β含量方面,云克的近期疗效均优于甲氨蝶呤。
- 罗卉左晓霞谢艳莉周亚欧王彦平
- 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合并严重感染的危险因素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住院患者合并严重感染的危险因素,为SLE患者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SLE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严重感染分为严重感染组与非严重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并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463例SLE患者,其中严重感染组144例,非严重感染组31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4.50岁(OR=4.958,P<0.001)、心血管系统受累(OR=6.287,P<0.001)、血液系统受累(OR=2.643,P=0.003)、血清白蛋白<20 g/L(OR=2.340,P=0.036)、C反应蛋白与红细胞沉降率的比值≥0.12(OR=2.430,P=0.002)、糖皮质激素剂量≥8.75 mg/d(OR=2.465,P=0.002)、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OR=2.847,P=0.037)是SLE患者合并严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心血管系统受累、血液系统受累、低血清白蛋白的SLE患者发生严重感染的风险较高。C反应蛋白与红细胞沉降率的比值增大提示患者可能合并严重感染。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以及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会增加严重感染的风险。
- 王秀娇左晓霞谢晓韵罗卉张卫茹段力平赵洪军李懿莎周亚欧李通谢艳莉刘思佳蒋莹巫世瑶黄婧朱红林吴俊娇宁旺斌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抑制剂
- 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继发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近年收治的48例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SLE患者及41例未合并感染的SLE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研究。结果:SLE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部位以肺部、神经系统、泌尿系统为主,致病真菌以白色念珠菌、曲霉菌为主。随着病程、免疫抑制药及抗生素使用时间的延长,低蛋白血症、白细胞减少等合并症的出现,SLE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SLE继发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增高。结论:发生深部真菌感染的SLE患者主要的临床特点是病程长,免疫抑制药或抗生素使用时间长,合并有低蛋白血症及白细胞减少等。CRP及TNF-α这两项指标在真菌感染中可能有重要作用,可作为诊断真菌感染的参考指标。
- 邓红香游运辉刘萍赵洪军周亚欧谢艳莉左晓霞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深部真菌感染
- 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合并Addison病1例
- 2021年
- Addison病少见,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更罕见。本文报告1例中年女性患者,2012年诊断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系统性红斑狼疮,此次发病以恶心、呕吐、皮肤黏膜变黑、低血压、低钠血症及肺部感染为主要表现,行血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节律、抗磷脂抗体等检查后最终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合并Addison病,予以激素、抗感染、抗凝等治疗后好转,门诊随访病情稳定。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结缔组织病患者的肾上腺损害,警惕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危象。
- 李志兰彭一张卫茹谢艳莉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抗体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