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詹炜卿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化
  • 2篇脂肪
  • 2篇工程化
  • 1篇新生血管
  • 1篇新生血管化
  • 1篇血管基质
  • 1篇引导组织再生
  • 1篇引导组织再生...
  • 1篇脂肪瓣
  • 1篇脂肪移植
  • 1篇脂肪组织
  • 1篇脂肪组织工程
  • 1篇乳房
  • 1篇乳房重建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术
  • 1篇乳腺癌术后
  • 1篇软组织

机构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詹炜卿
  • 3篇鲁峰
  • 2篇黎小间
  • 2篇常强
  • 1篇高建华

传媒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吲哚美辛提高脂肪移植保留率的实验研究及相关机制探讨
目的:  脂肪移植近年来作为软组织修复重建的新兴技术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烧伤后的继发畸形、慢性创面、创伤、放射性损伤以及肿瘤切除术后的继发缺损。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尽管外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BRAVA的出现...
詹炜卿
关键词:脂肪移植吲哚美辛抗炎反应
文献传递
运用组织工程室技术诱导大体积工程化脂肪瓣的相关机制探讨
研究背景和目的 临床上因先天性畸形、外伤及肿瘤切除术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大体积软组织缺损一直是整形修复外科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2011年有近5百万例的修复重建手术,78%的源于肿瘤切除术后的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与重建。全球...
詹炜卿
关键词:大体积
文献传递
应用组织工程室实现工程化乳房构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估计全球范围内每年有130万新病例.当前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仍面临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感染、异物反应、包膜挛缩等.组织工程技术为实现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了新思路.2003年,Hofer等首先提出直接利用在体大血管进行组织工程的研究,即将在体血管转移到组织工程室内,为拟构建物提供血管基础、营养物质和生长空间,称为血管化的组织工程室.我们仅就利用组织工程室进行大体积脂肪组织构建的研究策略、新生脂肪的来源机制、乳房修复重建的研究现状,以及工程化乳房的未来展望做一综述.
詹炜卿高建华鲁峰
关键词:乳房重建工程化乳腺癌术后软组织缺损恶性肿瘤
血管基质片段促进体内组织工程室血管和组织新生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初步探讨兔脂肪组织来源血管基质片段(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SVF)促进组织工程室内再血管化和诱导组织再生的机制。 方法 取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24只,雌雄不限,体重2.5~2.8 kg;将Ⅰ型胶原支架与胸背动静脉束复合移植于背侧,外置圆柱形中空硅胶小室,并随机分为两组(n=12)。术后2周,实验组取颈背部脂肪垫按照胶原酶消化法分离SVF,DiI标记后将1 mL SVF细胞悬液(1 × 106个/mL)注入圆柱形中空硅胶小室内;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后2、4周取出新生组织行大体、组织学观察,4周时实验组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 结果 注射后2周两组新生组织呈圆柱形,表面可见明显血管网络分布及未完全降解的Ⅰ型胶原支架,实验组新生组织体积为(0.87 ± 0.11) mL,大于对照组的(0.72 ± 0.08)mL(t=2.701,P=0.011);4周时实验组未见支架残留,对照组可见有少许絮状支架残留,新生组织体积均较2周时缩小,分别为(0.74 ± 0.14)、(0.64 ± 0.10)m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24,P=0.093)。组织学观察示,注射后两组均有新生血管,且4周血管基本成熟,但无脂肪团或脂肪小叶形成;2、4周时实验组新生血管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t=6.291,P=0.000;t=5.445,P=0.000)。注射后4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示,实验组SVF在新生组织中存活并主要集中在新生组织边缘,部分血管内皮细胞同时表达CD31和DiI双阳性。 结论 兔SVF能促进组织工程室内新生组织的血管化并增加组织体积,但是在缺乏成脂微环境诱导下不能自主分化为脂肪细胞。
鲁峰常强詹炜卿黎小间
关键词:脂肪组织工程血管化
组织工程室内血管化和成脂化诱导微环境对脂肪组织再生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通过研究组织工程室内血管化和成脂化诱导微环境对新生脂肪组织的组织形态及结构的影响,探讨组织工程室模型成功诱导成熟脂肪组织新生的关键因素.方法 健康6个月龄新西兰大白兔24只,根据不同的诱导环境,应用组织工程室技术建立4种兔模型,每组6只:无轴型血供脂肪瓣组(脂肪组织原始体积记为0 ml)、单纯颗粒脂肪组(取0.6 ml对侧脂肪垫)、单纯轴型血管蒂组(原始血管蒂组织为0.05 ml)和轴型血管蒂脂肪瓣组(0.6 ml带蒂脂肪瓣).对血管化和成脂化诱导微环境进行分离或组合,8周后取出标本,观察大体形态,测量新生组织体积,并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术前与术后8周脂肪瓣体积大小、毛细血管数目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8周后,单纯颗粒脂肪组体积减小为(0.25±0.10) ml,最终脂肪颗粒被机体包膜包裹机化,难以诱导成熟脂肪组织新生;单纯轴型血管蒂组体积增加至(0.37±0.04) ml,但最终形成的组织只是纤维结缔组织;无轴型血供脂肪瓣组体积为(0.12±0.03) ml,由于基底缺少独立的血供,不足以支持大体积的脂肪组织新生;轴型血管蒂脂肪瓣组成功诱导出大块成熟脂肪组织新生,体积为(3.45±0.48) ml.8周后各组新生的毛细血管数目各不相同,每单一视野下计数后,无轴型血管供应的脂肪瓣组(15±3.5)个和单纯颗粒脂肪组(5±2.5)个分别与轴型血管蒂脂肪瓣组(22±5)个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组织工程室模型中,只有同时提供独立的血供和成脂微环境,才能最终诱导大体积的成熟脂肪组织新生。
鲁峰詹炜卿常强黎小间
关键词:引导组织再生术脂肪组织新生血管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