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宇

作品数:35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颅脑
  • 8篇颅脑损伤
  • 8篇脑损伤
  • 8篇出血
  • 7篇蛋白
  • 6篇手术
  • 5篇动脉瘤
  • 5篇外伤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4篇重度颅脑损伤
  • 4篇细胞
  • 4篇颅内
  • 3篇动脉
  • 3篇心疝
  • 3篇血性
  • 3篇髓鞘
  • 3篇髓鞘碱性
  • 3篇髓鞘碱性蛋白

机构

  • 33篇河北大学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保定市第一中...
  • 1篇保定市中医院
  • 1篇保定市第二医...
  • 1篇北京清华长庚...

作者

  • 35篇袁宇
  • 11篇李春晖
  • 11篇王冀伟
  • 10篇史彦芳
  • 7篇丁亚楠
  • 6篇刘海鹏
  • 5篇宋建立
  • 5篇方川
  • 5篇胡福广
  • 4篇郭毅
  • 3篇邸辉
  • 3篇郑克彬
  • 3篇杜磊
  • 3篇王秋霞
  • 3篇张波
  • 2篇孙晓枫
  • 2篇王佳良
  • 2篇魏海亮
  • 2篇陈涛平
  • 2篇李志红

传媒

  • 3篇脑与神经疾病...
  • 3篇医学信息(医...
  • 3篇河北医药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山东医药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刊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4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内动脉瘤计算血流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aneurysm,IA)是血管局部病变引发的囊性膨出病理变化,检查结果多显示发生于Willis环动脉分又及周围,这是最常见的诱发蛛网膜下出血的病理因素,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IA有复杂的发生进展及破裂机制和影响因素。目前的研究认为患者年龄、遗传因素、血脂水平、血压水平、动脉粥样硬化、血流动力学异常以及环境影响都有关联。
翟贺鑫袁宇王佳良杜磊刘海鹏王冀伟李春晖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一种吸引器头以及吸引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吸引器头以及吸引器,该吸引器头包括吸引器头主体,所述吸引器头主体上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调节孔的开口大小的调节部件。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吸引器头,通过调节调节部件在吸引...
金文哲李春晖李志红丁亚楠刘海鹏郑克彬袁宇邸辉
文献传递
89例重度颅脑损伤的手术体会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和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提高重度颅脑损伤的救治效果。方法:选取重度颅脑损伤患者89例进行病例回顾,结合文献资料,总结重度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及抢救效果。结果:出院后随访6个月,本组患者恢复情况:良好5例,轻度残疾14例,重度残疾32例,植物生存17例,死亡21例。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的诊疗应当重视,加强病情观察,随时发现病情变化,有手术指征者及时手术,抢救患者的生命及提高预后。
袁宇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高颅压开颅手术脑膨出
IA夹闭术、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IA破裂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IA)夹闭术和介入方法行血管栓塞术治疗IA破裂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显微镜下IA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IA破裂58(显微手术组)、48例(介入治疗组)。出院前行全脑血管造影复查,采用GOS量表对疗效进行分级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GOS分级结果相比,P>0.05;术后造影结果显示显微手术组完全夹闭53例,介入治疗组完全闭塞35例,两组相比,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P>0.05。介入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显微手术组(P<0.01)。结论显微手术和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均是有效的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法。
宋建立王冀伟袁宇史彦芳方川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
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在胶质瘤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 (LSD1)在胶质瘤及非肿瘤脑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50例新鲜胶质瘤标本和10例非肿瘤脑组织标本.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LSD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SD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LSD1 mRNA相对表达量在脑组织中为2.32 ×10^-3±2.23 ×10^-3,Ⅱ级胶质瘤为6.86x10^-3±2.72x10^-3,Ⅲ级胶质瘤为4.58×10^-2±6.82×10^-3,Ⅳ级胶质瘤为5.86×10^-2±1.31×10^-2;LSD1蛋白在脑组织中阳性标记指数为(7.50±4.33)%,Ⅱ级胶质瘤中为(16.21±4.82)%,Ⅲ级胶质瘤中为(40.24±5.46)%,Ⅳ级胶质瘤中为(48.26±6.91)%.结论 LSD1在胶质瘤中高表达,并且其表达量随胶质瘤级别的增高而增高。
邸辉方川史彦芳田春辉袁宇孙强杜磊李春晖
关键词:胶质瘤
垂体腺瘤中高迁移率蛋白A 2的表达及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高迁移率蛋白A2(HMGA2)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法检测55例垂体腺瘤组织中HMGA2蛋白的表达。结果:HMGA2在无功能垂体腺瘤中无表达,在功能性垂体腺瘤中表达,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结论:HMGA2的高表达在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王冀伟丁亚楠王秋霞单小松刘海鹏袁宇杨坤
关键词:垂体腺瘤侵袭性
脑微透析技术在癫痫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癫痫作为一种常见的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反复发作和不可预知的特点,单一且常规的监测手段如脑电图对癫痫的预测或治疗指导起到的效果有限,因此结合新的手段可以进一步预测或指导其治疗。脑微透析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其能够对大脑中的化学物质浓度等变化进行监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地预测癫痫的发作,并且能研究其发生背后的机制,对治疗起到一定指导作用。本文就目前改进时间分辨率的脑微透析技术、微型化取样探针、光遗传学结合脑微透析技术作一综述,旨在为检测癫痫发作中的脑神经化学物质提供新的思路。
李小杰谭冬杜玉民袁宇
关键词:癫痫脑微透析技术
髓鞘碱性蛋白免疫治疗对出血性卒中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主动免疫,对大鼠出血性卒中的保护作用,探讨其预防继发性脑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8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BP、卵白蛋白(Ovalbumin,VOA)、PBS和空白对照四组(n=21)。制备脑出血模型后24小时内,用不完全福式佐剂(In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IFA)乳化的MBP、VOA、PBS分别免疫三组大鼠,对照组只做脑出血模型,在相应时间点行为学评分,并标本取材,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和神经微丝蛋白200(Neurofilament protein,NF200)免疫染色,电镜观察血肿周围脑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MBP组免疫后第1~3天行为学评分明显优于其它三组(P<0.05);(2)出血免疫后第1~5天,MBP组GFAP阳性细胞数与其它三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后三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3)MBP组NF200阳性细胞数在免疫后第3~14天与后三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后三组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4)免疫后第7天,MBP组神经元亚细胞器较丰富,神经微丝排列整齐,其他三组亚细胞器变形或消失,神经微丝排列紊乱。结论MBP免疫治疗能阻断出血性卒中的继发性脑损害,促进神经症状的改善,即血肿周围神经元的恢复。
胡福广张皓峰魏海亮袁宇孙晓枫王立群
关键词:髓鞘碱性蛋白自身免疫脑出血
细胞骨架蛋白SM22α和Calponin参与乳腺癌、胃癌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
史建红崔乃鹏袁宇王伟李颖马振峰郑立双李雪王冰赵明智
课题分析了细胞骨架蛋白Sm22α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探讨了Sm22α参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制。通过明确Sm22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乳腺癌侵袭相关蛋白M...
关键词:
关键词:乳腺癌胃癌
大株红景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外伤后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外伤后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外伤后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对照组(15例)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以10 d为1个疗程。比较头颅CT两组脑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脑梗死面积明显缩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两组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使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和依达拉奉治疗外伤后脑梗死较单一使用依达拉奉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冀伟袁宇杨坤丁亚楠
关键词:外伤后脑梗死大株红景天注射液依达拉奉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