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久洲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干扰素-γ诱导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黏附因子-1和干扰素-γ受体α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以体外培养的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MVECs)为研究对象,探讨干扰素-γ(IFN-γ)对于体外培养的RIMMVECs表达细胞黏附因子-1(ICAM-1)和IFN-γ受体α(IFN-γRα)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RIMMVECs,用不同浓度的IFN-γ对所培养的RIMMVECs进行诱导,通过荧光定量RT-PCR法和流式细胞术,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活化后的RIMMVECs表达ICAM-1和IFN-γRα的情况。结果浓度为20μg/L和40μg/L的IFN-γ可以激活RIMMVECs,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能提高ICAM-1的表达,并且6 h时达到高峰;20μg/L的IFN-γ刺激RIMMVECs后,可使其上调表达IFN-γRαmRNA,但是蛋白表达量却随着刺激时间逐渐降低;而40μg/L的IFN-γ刺激RIMMVECs 2 h后,IFN-γRαmRNA达到峰值,6 h之后,其表达量呈下降趋势,IFN-γRα蛋白浓度也随之逐渐降低;10μg/L的IFN-γ对于ICAM-1和IFN-γRα的表达无影响。结论 IFN-γ可能是通过影响微血管内皮细胞(MVECs)表面IFN-γRα分子和ICAM-1的表达,从而调控和参与细胞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
- 薛久洲崔永勇张涛刘树强段慧琴杨佐君胡格穆祥
- 关键词:干扰素-Γ干扰素-Γ受体Α微血管内皮细胞
- 小型猪经脉区皮肤微血管的三维重建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利用小型猪后肢膀胱经经脉线区皮肤连续组织切片,通过三维重建软件构筑后肢膀胱经经脉线区微血管三维图像。方法 3月龄中国农业大学Ⅲ系小型猪,经络定位仪定位后肢膀胱经。在第3腰椎与荐骨之间取1.2cm×0.5cm×0.5cm中间标有经脉线的皮肤。在取材皮肤的经脉线正下方真皮网状层与皮下组织交界处(距离表皮层约1mm),用刀片开一"V"型凹槽作为定位标记,制作经脉线皮肤垂直切面连续切片(厚10μm),每隔1张取1张,共取500张,进行微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显色。以定位标记为参照,采集二维图像,使用Neuro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构筑出的经脉线区微血管的图像具有立体感,可任意剖割并从不同方向显示其内部微血管构筑情况。结论利用小型猪经脉线区皮肤免疫组织化学微血管显色的连续组织切片,结合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能够进行经脉线区皮内微血管的三维构筑,并可从任意角度观察。
- 吕钊君张涛郭洋薛久洲李华胡平穆祥
- 关键词:微血管构筑经脉线三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