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燕萍
- 作品数:2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两种不同吸痰方法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氧供的影响
-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吸痰方法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氧供的影响,以便选择更加有效的吸痰方式,减少对氧供的影响。方法对在重症监护室(ICU)的ARDS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应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S)和密闭...
- 葛燕萍张连东
-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气管内吸痰氧供
- 文献传递
- 无框架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 目的比较无框架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与保守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62例出血量40~70 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无框架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治疗组)与保守疗法治疗(对照组)。其中32例患者采用无框架...
- 张连东姜颢徐兴凯施巍谭美春张浩葛燕萍赵希敏祝熹
- 文献传递
- 针刺治疗危重病引起呃逆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 目的:观察针刺对危重病引起呃逆的治疗作用及护理体会.方法:65例危重病引发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山莨菪碱肌注,治疗组给予针刺攒竹、中脘、内关、足三里,两组均给予良好的护理,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
- 葛燕萍裴新军张连东
- 关键词:针刺治疗临床护理疗效评价
- 无框架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比较无框架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FSTPD)与保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64例出血量40~70 mL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32例患者采用FSTPD(治疗组),32例患者采取保守疗法(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常见并发症有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肾脏损害、脑心综合征、神经源性肺水肿及死亡,治疗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 接受FSTPD组常见并发症及死亡率较保守治疗组明显降低.
- 姜颢张连东葛燕萍林兆奋赵宝龙徐兴凯施巍谭美春张浩刘颖周丽红
- 关键词:并发症脑出血高血压
- 针刺治疗危重病引起呃逆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 目的:观察针刺对危重病引起呃逆的治疗作用及护理体会.方法:65例危重病引发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山莨菪碱肌注,治疗组给予针刺攒竹、中脘、内关、足三里,两组均给予良好的护理,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
- 葛燕萍裴新军张连东
- 关键词:呃逆针刺疗法临床疗效
- 针刺治疗危重病引起呃逆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 2011年
- 目的观察针刺对危重病引起呃逆的治疗作用及护理体会。方法 65例危重病引发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山莨菪碱肌注,治疗组给予针刺攒竹、中脘、内关、足三里,两组均给予良好的护理,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有效率为55.17%,二者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护理配合针刺对危重病引起呃逆的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 葛燕萍裴新军
- 关键词:针刺危重病呃逆护理
- 无框架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 目的比较无框架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与保守疗法组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并发症。方法对62例出血量(60~70ML)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无框架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与保守疗法治疗,其中32例患者采用无框架立体定向钻...
- 姜颢张连东赵宝龙徐兴凯施巍谭美春张浩葛燕萍刘颖周丽红
- 关键词:无框架立体定向保守疗法钻孔引流术高血压性脑出血
- 文献传递
- 无框架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 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有相当数量患者死于严重的并发症。为了探讨有效地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新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院自2003—12~2008—10对6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了分组治疗。发现无框...
- 张连东姜颢林兆奋葛燕萍徐兴凯施巍谭美春张浩刘颖周丽红赵宝龙
- 关键词:无框架立体定向高血压性脑出血钻孔引流术
- 文献传递
- 青霉素类药物引起不同程度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体会
- 过敏反应是青霉素最常见、最严重的反应,发生率约为5%~10%.常见的过敏反应表现为药热、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等,一般停药后可自行消失.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发生率约为万分之一,其症状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循环衰竭、昏...
- 张连东葛燕萍俞晓敏
- 关键词:青霉素类药物过敏性休克疗效评价
- 青霉素类药物引起不同程度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体会
- 过敏反应是青霉素最常见、最严重的反应,发生率约为5%~10%。常见的过敏反应表现为药热、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等,一般停药后可自行消失。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发生率约为万分之一,其症状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循环衰竭、昏...
- 张连东葛燕萍
- 关键词:青霉素类药物过敏性休克变态反应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